高中散文教學策略
長期以來,散文獨特的美的特徵更吸引了很多讀者的欣賞,並受到相關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這從散文在高中教材中所佔的比重可以略窺一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一
[摘要]:語文是高考的三大主科之一,也是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語文教師一直探索的問題。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的經驗,分析了古代詩歌、外國小說、散文、寫作四個方面的教學策略,以期能夠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1、古代詩歌的教學策略
中華古代詩詞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精髓,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奇葩瑰寶。這些詩詞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詞人對生活的感悟。通過古代詩歌,我們可以瞭解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繁榮程度以及歷史的發展規律和趨勢等等。學習古代詩歌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我國的傳統文化,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審美情趣。詩歌的學習能夠對學生健康成長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教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語調,能夠正確的斷句,把握節奏,這是準確理解詩歌內容的前提,這樣才能體會詩歌的魅力。其次,掌握總旨,讀懂詩歌內涵,這是把握詩歌精髓的重要環節。古代詩歌是通過意象來表達感情的,要讀懂詩歌,就要先了解這些意象,進而體會意象傳遞的情感。這是一個反覆的過程,需要反覆誦讀。最後,學習詩歌,只讀準字音、節奏,讀懂了詩歌的意思和情感,還很不夠,還需要進一步體會詩歌的內涵,能夠從詩歌傳遞的情感中正確的瞭解歷史。
2、外國小說的教學策略
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一起組成語文這門課的教學內容,但由於文化、習俗、信仰等方面的差異,外國文學的身份又比較特殊。它富含吸引人的、引人好奇心和探索心的異國情調,其中描繪的是異國人的思想感情,無論是主題結構,還是細節描述都屬於異國文學。這就必須要“因文制宜”,根據文化的不同,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的教學策略主要有一下兩種:一是轉換閱讀法,由於是異國文化,學生缺少真實的體驗,這就影響了學生對主題思想的理解。但是許多作品表達的情感都是中外相通的,因此可通過場所變換,情景模擬等形式對文章主旨做深層理解。第二種是比較閱讀法,就是在以本國文化為背景,讓學生理解外國文學所要傳遞的情感。根據平行比較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同中求異,異中求同,進而加深學生地主題的理解。可以比較題材相似的文章,如老舍的《濟南的冬天》與喬治的《冬天之美》,中心相似的也可以進行比較,如《孔雀東南飛》與《羅密歐與茱麗葉》等。比較閱讀不僅僅限於中西文章的對比,也可用於一篇文章前後對比,區域性和整體對比等等。恰當運用這些方法,會對學生學習外國文章有非常大的幫助,但切記不可生拉硬套,牽強附會而致功倍事半。
3、散文的教學策略
3.1散文欣賞的常規策略
我們在欣賞散文作品時,往往遵循一定的層次,即瞭解意蘊、分析情感、分析語言,通過這幾個環節的深入瞭解,把握散文的語言、意境、內涵和作者的情感,從而更好的品味散文的藝術特點。很多學生在思想認識上存在偏差,認為學習語文只是為了應付高考和升學,本身對語文的興趣可能並不高,特別是類似散文這樣晦澀難懂的文章,更是缺乏學習熱情。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課堂的氛圍,在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下讓學生欣賞到散文的優美意境,使學生產生對散文的興趣,而興趣會促進學生的學習。散文教學的步驟主要包括解釋瞭解寫作背景、文字內容、把握整體思路、分析文章細節、體會文章所傳達的情感、探討文章的藝術表現手法。如在學習“現代散文選讀”教材中胡適的《我的母親》時就可以按照散文教學的步驟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好的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感情。新課標要求教學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以此來為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
***一***發揮審美語文功能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的確,語文教學是一門美的藝術,高中散文教學更是美育的重要陣地。因此採用鼓勵吟誦法教學,吟誦是學生對文字的朗讀,學生通過對散文優美文字的語感體驗,進一步感受和理解形象的內在意蘊,喚起學生對作品和對自身生命力的體驗和確證。語言文字的東西是需要反覆吟誦的,尤其是散文,一定要給學生吟誦文字的時問,因為散文生動的語言無需教師做過多的分析,過多的分析會破壞散文原有的意境,而通過朗讀,文中的深刻含義和豐富情感自然而然地就表達了出來。學生的吟誦為課堂教學拉開了情感的序幕,也實現了文字對學生的美的傳遞。同時,教師應用充滿激情的聲調來朗讀文中富有情感的語段,用美的語調來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進散文的美麗殿堂。教師自身的朗讀應比磁帶、課件中的錄音更具感染力,教師的優美朗讀能造成一種聲音在教室迴盪的藝術效果。好的散文語言就如同詩一樣優美,在朱自清的抒情散文中,語言優美流暢,樸素簡潔,清新雋永,給人以美的享受。他注意修辭,語言優美,用字遣詞功夫頗深,例如《荷塘月色》中用“瀉”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態,用“浮”形容薄薄的霧氣輕盈的情態,準確而傳神。朱自清擅長運用整齊而又有變化的短句,加之有規律的停頓,抑揚有致的句調,從而構成了自然活潑、明快錯落的抒情節奏。例如《綠》描寫了梅雨潭和它的綠色。作者寫坐在梅雨亭看到的景色時雲在頭上流著,草叢透著綠意,瀑布衝下,撞擊在岩石之上,飛花碎玉船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點點楊花,如此描繪靜觀景物,真如工筆畫一般,讀來如見其景,如聞其聲。因此,在學習時,可以先為學生描繪一副“綠意盎然”的畫面,通過這個特定的審美情境,帶領學生進入文字的情感世界,領悟文字所營造的美學意蘊,從而使其受到審美薰陶。
***二***廣泛涉獵散文課程資源,在語文教學課程中,散文所佔比重之大,重要性之重,我們在廣泛學習課程資源的過程中,應該加強教師的課內與課外資源組合,學生的課上與課下的資源搜尋。全面廣泛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散文的能力和寫作筆記。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大量廣泛地引用相關課內外課程資源,知道閱讀和寫作。加強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將直接引起教育觀念、方法、手段、模式和教學組織形式等方面的變革;學生的主體性將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習興趣、創新能力等方面將有全新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認識到開發和利用校外課程資源的必要性、掌握開發和利用校外課程資源的形式、把握開發和利用校外課程資源的原則。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目標性原則:明確教學目標,根據需要選擇校外課程資源。
2、數量、質量並重的原則:根據教學內容、進度選擇校外課程資源,數量要適當,課程資源要配合教學內容,充分發揮課程資源的效能。
3、易用性***包括經濟性***和可行性原則:校外課程資源必須容易操作,省時、高效。
4、多種感官配合原則:使用校外課程資源時,儘量組合不同型別的資淅,促進學生的理解。
5、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校外課程資源的寶貴程度因教育的地理環境不同而差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