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民間剪紙起源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遙遠的古代起,中華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為中華文明和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貢獻自己的才智。而剪紙在中國農村是歷史悠久、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各民族民間剪紙的起源,一起來了解下吧!

  少數民族民間剪紙的起源


 



 

  我國雕鏤工藝起源於舊石器時代的石器穿孔,歷經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刻劃、鏤空、巖畫藝術,商周的骨玉及金屬鏤空藝術,兩漢木雕、漆繪、繪繡、剪金箔、畫像石藝術等,及至漢代以後逐漸發展的剪紙藝術。中原漢族地區,隨著紙的發明,很多原來的薄片鏤刻藝術均採用紙張為原料,使得剪紙藝術深入到生活的各方面。而相對封閉的少數民族,由於紙張傳入較晚,而且相對於當地盛產的一些原材料來說紙張也較貴,所以客觀上對於流傳已久的剪鏤雕刻工藝得以在少數民族中繼承下來,並在民俗生活中廣泛的使用。在我國北方從東到西,無論是生活在大興安嶺的鄂倫春族樺樹皮剪紙、赫哲族魚皮剪紙、蒙古族皮革剪刻,還是西北高原哈薩克族皮革毛氈剪刻,都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薄片材料鏤刻的技藝與民俗生活的結合。

  世界上每個民族早期幾乎都有過巫術信仰與巫術行,我國各少數民族也不例外,早期大多都有過多神信仰或原始宗教,而且源於信仰產生的民俗節慶活動也較多見。漢代以來的“人日”節日習俗,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占卜活動,古老的前兆迷信觀念和生命崇拜觀念起著重要作用,“人日”戴的“人勝”被作為祛邪鎮鬼、求吉避禍的靈物,後來發展到民間招魂、求子、祭祖、祈福活動中也作為生命巫術的道具出現。滿族剪紙中千姿百態的“姥媳人”女神群像,起源於薩滿教的原始崇拜。在南方少數民族中,湘鄂桂一帶的土家族剪紙菩薩的“求子”儀式,瑤族農曆7月14日的剪小人祭祖,布依族新婚夫婦剪8個小人“搭花轎”儀式求子,壯族的剪童子“還花”習俗等,都是人形剪紙的求育護生巫術的體現。日川滇一帶的彝族畢摩在做法事時,剪刻的各種日月星辰等的幾何形狀也是求吉避禍用的剪紙符號,起到巫術作用。除了原始宗教外,雲南地區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群眾也用虔誠的心理剪刻大量的佛教常見的蓮花、佛盒、大象等形象還有熱帶地區各種常見的花草樹木的形像用以娛神以求吉祥。

  少數民族剪紙是少數民族服飾的依託,少數民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早已有之。服飾作為人類文化的顯性表徵,不同的少數民族服飾,是不同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誌,反映了社會關係的發展和人的意識的豐富,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裝飾習俗和其中蘊藏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審美追求。其中部分是某種自然物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遺留”,或者表現出不同民族時代的變遷、民族的遷移、等級的差別和一些特殊的財產觀念,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們對自我實現的不同追求。歷史上由於元代蒙古族統治、清代滿族掌權,北方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已經逐漸走入宮廷。而地處偏遠的南方各民族服飾民俗也逐漸發展著,各少數民族地區各民族節日盛裝“亮彩”習俗,姑娘繡制精美嫁衣嫁裙習俗,婚戀期贈送精美荷包、腰帶等習俗都是促使南方少數民族民間剪紙花樣不斷翻新、廣泛流傳的重要因素。伴隨著少數民族服飾的發展與變遷,作為服飾附屬品的剪紙花樣也在不斷變化著。

  不管是宋代的大量中原人南遷西去,還是元代東擴,也不管是“絲綢之路”、“下西洋”等因戰爭、通商等官方行為而進行的大型人口遷徙,還是民族族群內部小型的流動搬遷,中國歷史上形成的各民族間大雜居小聚居格局,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元一體,同時也交流頻繁。明初及明代中葉,佛、道文化相繼傳入長江上游的麗江,相關的經蟠剪紙也隨之傳入。明清歷時300多年陸續繪製而成的麗江白沙壁畫,其繪製者之一張道士的後裔就有擅長剪紙者,當地佛寺的和尚也多是剪紙好手。清代出現的專門雕剪繡花樣的剪紙藝人遊走四方,邊刻剪邊出售,為城鄉婦女的家庭刺繡提供可依樣繡花的底樣,並促使民間剪紙的跨地域交流,擴大了民間剪紙的影響,使這門古老的手工藝術具有更大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清代,因滿族人有剪紙的習俗,致使剪紙進入宮廷,歷代皇帝舉行婚禮作洞房用的故宮坤寧宮,房頂、牆壁上按滿族習俗裱紙,貼黑色剪紙。舍族、土家族、鬆佬族、白族、彝族等與漢族雜居的少數民族的服飾花樣剪紙中可以看出大量的漢族吉祥文化的借用。

  少數民族民間剪紙的文化特徵是一種隱性的超自然思維現象,在慣常的思維空間應用上採取跳躍式的選擇,是對自然對人生的一種獨有的判斷。少數民族剪紙是少數民族心靈的表達,對應著人類心靈的某種特定感受和特定體驗,訴諸人的視覺、聽覺和內部感覺和想象,並因此激起人們新的種種情感和想象。藝術本來就是一種妙不可言的非理性文化,它的真正的特徵在於隱性和無標度性,對它的認識和理解全在領悟與不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