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第二輪複習策略
語文是基礎性比較強的一門學科,語文成績的提高雖然靠的是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學習語文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用對方法做什麼事情都會事半功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語文二輪複習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語文第一輪複習,一般是對語文學習的能力層級進行拆解分化,通過專題複習來逐項落實考試大綱對考生語文能力的要求。那麼,在高三第二輪複習中,我們怎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呢?我們的建議是,不妨反其道而行之,以考試說明為基礎,以考綱要求的語文學習能力層級為核心,抽象出各專題之間相通的規律性的東西,對專題進行整合,以此為突破口,優化學生解題思維,進而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可從以下幾個角度對專題進行有機的優化整合。
一、在識記層面整合字詞的音、形、義
考綱指出: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從考綱來看,考查識記能力的題型有:字音、字形、文學常識、名句默寫等。這些題也是歷年各省市的必考題型,但複習過程中不應壁壘森嚴,而應彼此溝通、前後勾連。
以形旁定義
對於漢字中的形聲字,可以根據形旁辨識字義,由一個偏旁理解幾乎所有含有這一偏旁的字,這是一種高效的識記方法。如“阪上走丸”的“阪”字,從阜,從反。“阜”字甲骨文寫作解,像山崖邊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勢或升降等意義。“阜”字作為寫在字形左邊部首變形為“阝”,因此含“阝”多與山崖、臺階、地勢有關,如陡、陝、陂、陌、隕、阪、陣、陸、際、防、陰、陽、階等等。這樣就好理解阪是斜坡的意思,就不會辨不清到底是“阪上走丸”還是“板上走丸”了。同樣,就不會誤將“隕落”“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中的“隕”誤認作是“殞”。這一個字可能涉及字形、近義詞辨析、名句默寫等題型。
2.以義定形
有些漢字詞語容易寫別字,如果結合字義來識別,在解答字形辨析題時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方法在默寫中也是很有用的。2014年全國大綱卷情景默寫考查了荀子《勸學》的句子“以蚯蚓為例,論證了為學必須鍥而不捨,堅持不懈;同篇中與之相反的例證是:‘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橫線上要填“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考生在答題時往往把“鱔”的偏旁“魚”誤寫為“蟲”。其實,按照意義定音的方法想想這裡的“鱔”是鱔魚,是一種魚,而不是昆蟲,就不會寫錯字了。當然,古詩文還有通假字、古今字等現象,以義定形還要活學活用。如2014年遼寧卷名句默寫“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_______,_______”,這裡橫線上要填“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個“尊”字就往往被誤寫為“樽”。其實這兩個字是古今字的關係,不明白這一點的學生在默寫時出錯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在理解層面咬文嚼字與整合術語概念
考綱指出:理解,指領會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高考對理解層級的考查涵蓋了字、詞、句、段、篇等方面,而以字詞句的考查為重點。在這個層面,我們要整合與詞句理解相關的題目,強化學生咬字嚼句的能力。就字詞理解而言,我們可從以下角度整合:
1.以詞辯句
在辨析病句的時候,可以嘗試通過辨析詞語的含義辨別語句是否含有語病,像並列不當、搭配不當、語義重複、表意不明等問題的病句都可通過詞語含義來辨別。如2014年江西卷病句選項“雖然有國家資源作支撐,但面臨重重困難,國有企業能取得現在這樣的成績,確實可說堪稱不易”中,“可說”就是“堪稱”的意思,語意重複,應刪去。類似的錯誤還有許多,如“凱旋而歸”“付諸於實踐”“這些莘莘學子”“正方興未艾”“您令郎”“我的拙見”等。對於這些錯誤,如果能夠在二輪複習時整合文言文專題與病句專題的複習,幫助學生打實文言基礎,養成斟酌字詞的習慣,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2.以境析詞
詞語的意思在具體的語境中,可以有具體的語境義,要強化學生在語境中理解詞語含義的意識。如2014年新課標Ⅱ卷詩詞鑑賞題:“兩首詩都寫到‘燈前’,這兩處‘燈前’各自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這兩處“燈前”所表達的詩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韋詩從“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閒揮袂客天涯”“惆悵”“月”的語境可判斷“燈前”透露出詩人的孤獨與無奈。郭詩從“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明月隨船送到家”的語境來判斷,“燈前笑說”描寫了漁人待客的熱情,主客之間無拘無束、愉快交談的生活情境。根據語境判斷詞語的語境義,不僅在詩詞鑑賞中會涉及,在其他專題題目中也會涉及,如文言實詞的解釋、文言虛詞的比較,現代文閱讀中的重要詞語理解,語言運用題中的新詞彙解釋等題目,都是考查考生理解詞彙語境義的能力。我們在複習中可以把相關專題整合在一起,有效強化學生理解詞語含義的意識,訓練學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必能使學生觸類旁通、事半功倍。
3. 整合術語概念
從考生的實際備考來看,考生經常遇到術語概念不清而誤答的問題。如2014年新課標Ⅰ卷詩歌鑑賞第一小題:“詞上半闋的景物描寫對全詞的感情抒發起了什麼作用?請結合內容分析。”有的考生就是因為不明白“闋”這個基本概念而不能準確地判斷有效答題區域,而造成誤答。此外,在實際考查中,問修辭格答表達技巧,問表達技巧答表達方式等皆因不能準確識別術語概念而造成詩歌鑑賞、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語言表達等相關題型的失分。
所以,我們不妨做這樣的一個拓展,把相關常考易錯的術語概念做一個梳理,使學生能夠心中有數。如幫助學生理解比擬、排比、反覆、設問、比喻、誇張等修辭格的概念及使用這些修辭的表達作用,對詞性、句子成分、句子型別、表達方式等知識進行梳理,使學生明白這些概念,做題時就不會因不明概念而失分。
三、在分析綜合層面強化邏輯意識
考綱指出: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對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現代文、文言文等閱讀題目。在整合這些題目時注意強化邏輯意識。
我們比較熟悉複句中分句間的邏輯關係,即並列關係、遞進關係、選擇關係、轉折關係、因果關係、解說關係、目的關係等。其實,在句與句之間甚至段與段之間也存在著這樣的邏輯關係。如2014年新課標Ⅰ卷第11題第***1***小題:
渡夫不願馬上開船送我過湖,還教訓我:“年紀輕輕,開口就是‘錢’,有錢就命都不要了嗎?”這讓我暗自吃驚,因為我擔心他謀財害命。
這個選項的分析是錯誤的,一個是從這幾句話看不出“謀財害命”的意思。另外,通過閱讀後文得知老人是擔心他渡湖有危險所以拒絕他渡湖。選項分析的“因為我擔心他謀財害命”就顯得很突兀,屬於強加因果。
再如2014年北京卷文言文閱讀《偃虹堤記》,其後題目的選項分析:“滕子京請歐陽修作《偃虹堤記》,是為了記載嶽州面貌的改變和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景。”其實,結尾段寫了作《偃虹堤記》的三個原因:1.讓後人效法滕侯的做事行為;2.告訴後代不要廢棄;3.太守受人民擁戴。而不包括“百姓安居樂業”,這屬於無中生有,強加因果。
類似的分析綜合的錯誤型別還包括因果顛倒、張冠李戴、顛倒黑白等。這些都屬於邏輯性錯誤,仔細閱讀、認真辨別,是可以輕鬆做對的。如2014年新課標Ⅱ卷科技文閱讀第1題選項C:“《二年律令》中的規定注重對主使官員責任的追究,而《唐律》則更加強調對傷害生命的犯罪行為的追究。”原文說“即肉類因腐壞等因素可能導致中毒者,應儘快焚燬,否則將處罰當事人及相關官員”,是說將處罰“當事人及相關官員”,而沒有像選項所說的“注重對主使官員責任的追究”,這個錯誤就屬於無中生有。
在科技文閱讀、文學類文字閱讀、文言文閱讀以及語言表達類題目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分析句內、句間甚至是段間的邏輯關係,注意那些表明邏輯關係的關聯詞,如“因此”“進而”“但是”“如果”“而且”等等,弄清楚其間的邏輯關係,準確判斷邏輯語義重心,進而準確理解句意、段意乃至整篇文章的主旨。
四、在鑑賞評價層面上要理清答題思路
考綱指出:鑑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鑑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詩歌鑑賞和現代文閱讀都有鑑賞題,特別是對於重要詞句的賞析,思路往往是一致的,可以放到一起來複習。其答題點一般有:點明語言技巧,闡述詞句含義,結合思想感情指出表達效果等。
如2014年廣東卷鑑賞萬樹的《望江怨·送別》,題目為:“怎樣理解‘怪人催去早’?請結合全詞分析。”此題我們要引導學生結合語境闡述詩句的含義,點明其所運用的擬人修辭:該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殘陽即將落去,責怨人們催促得太早。然後闡述其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斜陽不願離去而責怨人催促的情緒,作者以殘陽來暗喻自己,抒發了與友人離別時的難捨難分的纏綿之情。另外還要分析其中運用的襯托的表現手法,進一步深入細緻地分析其所表現的思想情感:全詞以景襯情,委婉含蓄地將景和情表達得韻味十足。
再如2014年天津卷《棗香醉人》的閱讀題:“請賞析文中畫線的語句。”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先點出畫線語句中語言技巧的特點,即運用了類比的手法,把樹的奉獻、衰老和爺爺奶奶的一生類比,而後闡述其表達效果並結合語境分析語句的深層含義:生動形象地寫出二位老人的奉獻,表達了對他們的感恩之情。
這樣將現代文閱讀、詩詞鑑賞等專題中對詞句鑑賞的題型加以整合,找到其相通的地方,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清分析鑑賞題的答題思路。
五、在探究層級強化規範意識
考綱指出:探究,指探討疑難的問題,有所發現和創新,是在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實用類文字閱讀、文學類文字閱讀和文言文閱讀都可以進行探究能力的考查。探究題的考查主要是促使學生個性化解讀文字,只要觀點從文字出發,言之成理,答案不必千篇一律。對這部分題目的整合,要注意個性化解讀不是沒有限制。如2014年新課標Ⅱ卷文學類文字閱讀《鞋》,設了這樣一個探究題:
文末“後記”是獨立於小說外的寫作說明,還是屬於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
這道題的題幹已經規定了其答案有兩個。我們可以從文章的結構形式、思想內容、人物塑造等幾個方面對其加以論述。對於前一個觀點可以如是論述:①從形式上看,“後記”與小說沒有直接關係,兩者是各自獨立的文字;②從內容上看,小說是鄉土生活的詩意想象,“後記”是作者的自我懺悔,兩者無法融為一體;③從人物塑造上看,“後記”的“真實”事實,限制了小說的想象空間。對於後一個觀點我們可以如此分析:①從形式上看,小說是一個開放性的文字結構,“後記”是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②從內容上看,“後記”的“真實”改變了小說的田園牧歌風格,於詩意中多了一絲冷峻;③從創作傾向上看,“後記”中的自我審視,將傳統與現代聯絡起來,深化了小說的思想主題。
我們歸納出答探究題應遵循這樣的基本規則:必須從文字出發,必須觀點明確,分析要條理清楚、合情合理。探究,是放;規範,是收。考生能恰如其分地理解文字,答題時才能收放自如,而跨文體的訓練,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六、在表達應用的層面上左右逢源
考綱指出: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表達應用著眼於實際應用,綜合性很強,是對各種語文能力的一個大檢閱,所以,前面所提的整合方法,都可以在表達應用層級變通應用。
表達應用對應的典型題型是作文,作文的審題就可以藉助閱讀的方法,審出作文的側重點與限制資訊。例如,對於2014年高考天津卷作文,我們首先要引導學生提取關鍵詞。材料第一句與“比如說”後面的兩個例子構成解證關係,那麼材料的重點在第一句,而第一句的關鍵詞是智慧晶片,所以,整篇材料都是圍繞智慧晶片展開的,考生的行文應該扣住它來寫。其次,挖掘智慧晶片的象徵意義。智慧晶片,功能強大,實際上它是被科技人員“發明”的,所以,它象徵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再次,明確材料的傾向性。材料描述的景象雖然令人嚮往,但有些滑稽,令人反感,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智慧晶片能給我們儲備物理公式,卻不能代替我們探究思考;它能讓我們背誦詩詞,卻不能帶給我們審美體驗……由此,可以明確,材料暗示考生要對智慧晶片進行辯證認識。科技雖對於我們生活至關重要,但絕不能代替人類的因素:科技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只有合理運用才能真正地造福人類。另外,材料導語 “聯想”“思考”兩個詞提示了作文的文體傾向。聯想,提示考生作文可以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寫成議論文、記敘文都可以;思考,是理性的,提示考生作文可以寫成議論文。
以上的分析過程就是用閱讀的方法審作文題。推而廣之,作文的擬題訓練、擬段落主旨句訓練、開頭段落訓練、分論段落訓練、總結段落訓練、材料整合訓練、材料意蘊分析訓練、材料變通表述訓練、仿寫文采句訓練等等,都可以和相應的其他考點整合。
第二輪複習就是要打破專題壁壘,尋找各專題、各題目中解題思維與答題技巧的共同之處,以使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提高複習效率。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