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散文教案

  幼兒散文教學的重點,可以是引導孩子們進行欣賞,也可以指導他們根據教材來模仿。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捉迷藏》

  一、活動目標1.理解散文詩內容,初步感知散文詩的意境美及優美的語言。

  2.安靜地傾聽,初步學習有感情地朗讀散文詩。

  3.體驗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1.掛圖:捉迷藏2.幼兒用書。

  3.詩歌錄音磁帶。

  4、太陽頭飾、顏色手環若干。黃色躲在菊花裡;佈置場景:黃色菊花、白色雲朵、藍色天空、紅色玫瑰、綠色森林。

  三、指導要點1. 活動重點:感知散文詩的意境美及優美的語言。

  2.活動難點:理解太陽和顏色捉迷藏的構思傾向。

  3. 指導要點:調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遊戲、討論、啟發提問、掛圖等多種手段感受詩歌的意境,理解詩意及構思傾向。

  四、活動過程1.以遊戲的形式引入請小朋友用手矇住眼睛,當老師數到8的時候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

  2.教師出示太陽教師:太陽可喜歡玩捉迷藏遊戲了,聽聽它和誰在玩遊戲?

  2.欣賞散文詩***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麼?太陽和顏色是如何玩捉迷藏遊戲的?

  ***2***配樂朗誦,幼兒欣賞。

  提問:是誰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了呢?

  當黑夜用手帕矇住太陽眼睛是什麼時候?***晚上***當黑夜解開太陽眼睛時時是什麼時候?***白天***顏色寶寶們都躲到哪裡去了?***引導幼兒用散文詩裡的句子來回答***為什麼黃色躲在菊花裡,白色躲在雲朵裡……綠色要躲到樹葉、小草裡去呢?***引導幼兒說出色彩的相對應***.

  ***3***結合掛圖,欣賞散文詩。

  提問:顏色寶寶是怎麼躲起來的?***靜悄悄***為什麼說綠色太多了,擠不下?

  3.朗讀散文詩***1***教師示範朗讀。

  ***2***幼兒整體朗誦散文詩。***注意語氣及表情的變化,並用簡單的動作表示***4.談論討論:***1***顏色們還會躲在哪裡?

  ***2***為什麼說太陽和顏色玩捉迷藏遊戲?***引導幼兒從白天與黑夜的景象進行聯想講述***5.玩捉迷藏遊戲老師扮演太陽,小朋友扮演顏色們***戴顏色手環***。

  看一看自己是什麼顏色寶寶,應該躲到哪裡去?***角色表演,體驗詩歌中顏色寶寶和太陽捉迷藏的樂趣。***五、評價要素是否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意境。

  六、活動建議遊戲:捉迷藏。

  玩法:讓幼兒帶上顏色手環當顏色寶寶,教師當太陽,當太陽蒙上眼睛數數時,顏色寶寶們就躲到相應的背景後面。

  附:散文詩捉迷藏黑夜用長長的手帕,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了。

  趁著它還在數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顏色們趕快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靜悄悄地躲在裡面。

  黃色躲在菊花裡;白色躲在雲朵裡;藍色躲在天空裡;紅色躲在玫瑰裡;綠色太多了,擠不下,有的躲在樹葉裡,有的躲在小草裡。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開。

  太陽睜開眼睛,一下子就把它們全都找出來啦!

  二

  《大樹和喜鵲》

  一、活動目標1.欣賞、理解散文,有感情地朗讀散文。

  2.感受樹和喜鵲生活的變化,並用語言較清楚的表達出來。

  二、活動準備教學掛圖、散文錄音磁帶三、指導要點1. 活動重難點:欣賞理解散文並有感情地朗讀。

  2. 指導要點:通過觀察、討論、交流等方式引導幼兒欣賞散文,體會散文的優美意境。

  四、活動過程1. 談話教師:你們有過孤單的感覺嗎?什麼時候會感到孤單?***解釋"孤單":沒有朋友,冷冷清清的時候***出示樹和喜鵲:這裡有一棵樹,一隻喜鵲,故事裡他們的心情會有什麼變化,我們一起來聽聽一首散文《大樹和喜鵲》

  2. 欣賞散文詩***1***配樂欣賞散文,初步感知散文內容。

  提問:散文裡說了什麼?

  ***2***結合教學掛圖分段欣賞散文,進一步感知理解散文意境。

  出示圖片一,欣賞散文第一、二自然段,提問:

  "樹和喜鵲的心情是怎樣的?"***孤單***為什麼?

  出示圖片二,欣賞散文三至七自然段,提問:後來樹和喜鵲生活有什麼變化?

  樹和喜鵲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快樂***為什麼?***啟發幼兒用動作來表現***它們怎樣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的?***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句子來回答,感受樹與喜鵲的快樂***小結:當只有一棵樹,一隻喜鵲的時候,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當有好多好多樹,好多好多喜鵲的是時候,它們可以一起遊戲,一起生活,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3***教師有感情地完整朗讀散文詩,幼兒欣賞,再次體會散文意境。***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和聆聽教師朗讀時的表情和聲音。***3.學習朗讀散文詩。

  ***1***模仿跟讀散文詩。***使用幼兒用書******2***完整朗讀散文詩。

  ***3***分組朗讀散文詩。

  五、評價要素是否理解散文內容並有感情地朗讀散文。

  六、活動建議1. 在日常活動中,多次播放散文錄音,進一步理解散文內容。

  2. 在美工區投放繪畫工具和材料,讓幼兒用繪畫方式表現散文內容附:散文大樹和喜鵲從前,這裡有一棵樹,樹上只有一隻喜鵲。

  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後來,這裡種了好多好多樹,每棵樹上都有鳥窩,每個鳥窩裡都有喜鵲。

  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每天,天亮了,喜鵲們嘰嘰喳喳叫幾聲,打著招呼一起飛走了。

  天黑了,又嘰嘰喳喳地一起飛回窩裡,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三

  四季散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散文中對大自然四季景色的描繪,體會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2.通過多通道感受的方式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文學作品:散文《春天來了》、《秋天的雨》、《第一場雪》,古詩《小池》等。

  音樂作品:選擇描繪四季景象的輕音樂曲《春》、《夏》、《秋》、《冬》和《四季》。

  美術作品:選擇希斯金的油畫《林邊的花》***表現春天的景色***和《橡樹?傍晚》***表現夏季的景色***,列維坦的油畫《秋》***表現秋日的景色***和《三月》***表現冬日的景色***。

  設計思路與活動建議

  在“我愛大自然”這一單元的前幾次活動中,孩子們欣賞了二幅幅描繪大自然美好風光的世界名畫。孩子們的感受是細膩的、真切的,但他們往往無法將內心的感受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有時會出現“太美了”或“我感到很高興”等比較籠統的泛泛之詞。於是課題組通過討論認為:有必要向孩子們介紹一些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散文佳作,幫助其欣賞內化。大家分頭找來一些散文、圖片、音響資料,並根據這些資料整理、設計了四季散文欣賞活動。本活動意在從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切入,配合音樂、美術作品來豐富孩子們的語言積累,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挖掘其內在潛能,激發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本活動是一個由文學、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共同切入的生態式藝術教育活動,建議本活動可包括以下一些環節:

  一、欣賞散文《春天來了》,聆聽音樂,欣賞畫面,感受並描述春的美好

  1.聆聽音樂《春》。

  提示:教師引導幼兒: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來感受春天的美好。

  2.教師有感情地朗讀散文《春天來了》。提示:音樂《春》播放片刻後,教師開始有感情地朗讀散文《春天來了》,《春》作為背景音樂不間斷播放。

  3.引導幼兒用散文裡的語言描述春天。

  提示:教師引導:春天美嗎?你從哪裡感覺到的?春天有哪些顏色?春雨是什麼樣的?你眼裡的春天是什麼樣的?

  二、欣賞古詩《小池》,聆聽音樂,欣賞畫面,感受並描述夏日的景色

  1.欣賞美術作品《橡樹?傍晚》,幼兒感受夏日景色。

  提示:欣賞《橡樹?傍晚》時《夏》的音樂作為背景不間斷播放。教師提問:夏日的景色是怎樣的?你有什麼感覺?引導幼兒感受夏日陽光的明媚、樹木的光影斑駁、枝繁葉茂和充滿生機。

  2.吟誦古詩《小池》,引導幼兒繼續體驗夏日美景。

  3.鼓勵幼兒用詩句來描述夏日景色。

  三、欣賞散文《秋天的雨》,聆聽音樂,欣賞畫面,感受並描述秋天的景色

  1.《秋》的音樂響起,教師朗讀散文《秋天的雨》。

  提示:教師朗讀時,《秋》作為背景音樂不問斷播放。

  2.引導幼兒用散文裡的句子描述秋天。

  提示:教師提問:秋天美嗎?美在哪裡?秋天的顏色是怎樣的呢?又有什麼樣的氣味?

  四、欣賞散文《第一場雪》部分段落,聆聽音樂,欣賞畫面,感受並描述冬日美景

  1.《冬》的音樂響起,教師朗讀散文《第一場雪》。

  提示:教師朗讀時,《冬》作為背景音樂不間斷播放。

  2.引導幼兒用散文裡的句子描述冬天。

  提示:教師提問:冬日的景色怎麼樣?為什麼說冬天裡有白色的世界?你還見過哪些冬日景色?

  五、總結四季的景色,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音樂《四季》響起,分別回顧表現春、夏、秋、冬景色的美術作品。

  提示:在回顧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和激發幼兒用優美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四季的感受,教師也可以適當進行小結:桃李芬芳,鶯歌燕舞,彩蝶紛飛,是春天的清新之美;枝繁葉茂,鬱鬱蔥蔥,驕陽似火,是夏天的粗獷之美;碩果累累,碧空白雲,秋高氣爽,是秋天的怡人之美;白雪瑩瑩,粉妝玉砌,是冬天的冰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