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複習的計劃和策略

  高三是複習的階段,學生要掌握一些複習的方法和計劃,這樣複習起來才會事半功倍,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三語文複習的計劃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三語文複習的計劃

  注重目標與過程

  語文第一輪複習是整個高三備考環節中最主要的一環。之所以這樣講,理由有二。其一,這是最全面的、最完整的一環。在這一時間段中,要有計劃、有目標地涉及所有高考考查的知識點與能力點。此後,再無這樣全面應對的過程了。其二,這是最深入、最系統的一環。在這一環節中,不僅會較為深入地探觸到各個知識點、能力點,而且還會關注到它們之間彼此的內在關聯,建立彼此關聯的網路。同學依據以上目標,在這一過程中,當結合自我實際,合理有效安排好“過程”。同時還可以請相關老師看看,提出修改意見,力求讓此過程契合自我實際和班級整體安排的實際。這一階段,用時最長,從整體的狀況上,安排好個人學習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從制定到踐行

  高三語文複習計劃制定好,一定要付出實際行動,充分利用每一秒鐘意味著生命的延長。不要再在忙亂中苦惱,有計劃地安排生活。一定要相信自己,最大化做到合理計劃、充分複習、突出重點。

  人生本就有限,而又有太多太多的時光在苦惱、迷茫與毫無節制的享受中荒廢。人是善變的,而白紙黑字卻永遠不變,違反了規劃,只會助長自己的惰性,使人深深的陷入後悔與自責。在茫茫大海中,人常會迷失方向。不如出海前就帶好海圖和羅盤,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撞上暗礁。人性本不愛吃苦,只好給他鞭策與激勵,使人生不斷前進;人性本愛享樂,那就在辛勤耕耘後使他感到先苦後甜的無限樂趣並周而復始,進一步發現學習中獲得知識的快樂,學習過程帶來的探求研究之樂趣。一切提前計劃好,不會慌亂,不會緊張,留下的只有從容不迫與必勝的信心。

  循序以漸進

  整體的規劃做好了,區域性細節才能跟得上。每一天的學習安排看似是獨立的,又能保持與整體步驟的和諧一致。保證了過程,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目標。天天都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幹什麼才最有效,這樣,語文複習備考雖說是艱苦的,但心底卻總能漾起快樂。

  課上牽課下

  在處理“過程”問題時,還要注意處理好課上與課下的關係。首先,課下,自己要通過努力,將“龍”備好畫好;期待課堂,在課上得到語文老師充分的幫助,點亮龍“睛”,這樣,“龍”必會破壁飛出,整個複習就會“活”起來。其次,還有可能需要依據老師點出的“睛”,去修改完善自己準備的“龍”。龍爪威猛,龍身騰躍,再配有灼灼雙睛,“龍”也自會飛騰而去。

  全域性想細節

  ①將基礎知識***語音、字形、同義詞辨析、成語、病句、文言文閱讀***安排時,既要注意專題性,又要注意分散性。

  ②基礎知識中許多能力點的落實需要記憶,但不能盲目記憶,只靠工夫。如“惹是生非”中“是”字經常被誤寫為“事”,這主要是因為不瞭解“是”與“非”的關聯,“是非”在詞中是指矛盾,爭端。再如“寒暄”中的“暄”經常被誤寫為“喧”,仔細推究就會發現“寒”與“暄”是意義相反的兩個字,是指寒和暖,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再誤寫誤用了。

  ③對於病句,要著重注意用足例句。對精選出來的例句要堅持“辨***感性***一析***理性***一改***操作***”三步走戰略:辨就是能從結構性和語義性兩個層面辨別正誤;析就是能分析錯例屬於六種病句中的哪一類;改就是能將錯例修改正確,這一點雖然不是近年來高考的重點,但它非常有助於我們在正誤的比照中加深對各種病句型別的理解。通過三步走戰略,精耕細作,務求辨得準、析得清、改得正,從而真正做到精選精練,以一當十。只有這樣,才能跳出題海戰術,收到事半功倍的複習實效。

  ④語文寫作的改善,離不開詞彙量的積累。在字詞備考的過程中,要注意進一步瞭解詞語意蘊,增強對詞語的敏感力。如“水光瀲灩”可以想象為描摹的是這樣的一幅圖景:最是那一片煙雨朦朧,輕輕盪漾在湖水中央,淺淺的暖暖的陽光溫柔的撫摸著一切,輕掬一捧清湜,看陽光跳躍在手心,反著美麗光芒……

  高三語文複習的策略

  策略一:精讀深思

  高考命題是以教學大綱和課本為依據的。去年高考語文四道大題,無一不是緊扣教學大綱和教材、以全面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和讀寫能力的。因此,複習時切忌猜題押題,必須以課本為主要依據,做到精讀深思。

  精讀,就是要透過課文的語言材料,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用字、詞、句、篇的形式反映客觀事物、分析問題、進行思維的方法。閱讀時,要摸清作者的思路,透徹理解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並從中積累知識,加深理解,鍛鍊記憶,積累詞彙,豐富語言,進而開拓思路。對精彩的範文,應多讀幾遍;第一遍得其概要;第二遍掌握其結構層次;第三遍體會哪些字、詞、句用得準確、鮮明、生動,進一步加深對全文的理解。

  精讀還須深思,這樣才能領會文章的精神實質,吸收語言精華,學到寫作技巧。

  深思就是以“眼到、口到、心到”去念字音,辨字形,明詞義,析句子,理思路,揣摩表現手法。例如:用換詞對比的方法體會課文運用詞語的精當;反覆吟誦一些含意深刻、耐人尋味的佳句,以便精心領會;對全篇文章,要把寫什麼、怎樣寫和為什麼要這樣寫結合起來思考,從中探討選材立意、遣詞造句、佈局謀篇的規律。

  策略二:歸類練習

  考題並不是照搬書本的,因此,不要機械地複述課文內容,死記硬背段意、中心之類,而要著眼於鞏固基礎知識和提高讀寫能力,通過知識歸類,反覆練習,以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目的。

  在去年的高考答卷中,較普遍的毛病是知識掌握不牢,或未能靈活運用。如字——一些考生不會拼音,不懂形聲字知識,將“蜃樓”填成“脣樓”;詞——辨析詞義能力差,將“中傷”填成“挫傷”。句——語感差,錯的不改,反將正確的改錯了,如將“嚴肅法紀”誤改為“嚴格法紀”等等。

  當然,歸類多練並不是“多多益善”,陷於題海而不能自拔。應以大綱和教材為依據,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有目的、有重點,有系統地去練。練的內容要選擇精當,步驟要循序漸進。

  字、詞、句的複習要抓重點,突破難點,歸類辨析,注意運用 近幾年的高考答卷,突出的問題是錯別字多。因此,要學一些漢字結構的知識,瞭解形、音、義的特點,把容易讀錯、寫錯的字歸類辨析,讀準字音,記清字形,辨明字義。對詞的掌握,難點在從古漢語中吸收過來的、有生命力和表現力的詞語***如“縹緲”“覬覦”之類***,要在複習課文和平日閱讀書報時注意積累。要確切理解詞義的細微差別,瞭解構詞方式,分清感情色彩。複習時,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以便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鞏固和運用這些基礎知識。讀多了,練多了,就能逐步嫻熟於心,把文章中的詞語、句式、表達方法逐漸消化、吸收,寫作時就會湧現於筆端,考試時也可增強語感而得心應手。反之,脫離上下文的語言環境***背字、詞,必然事倍功半。

  文言文複習的重點是,提高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要藉助複習範文,瞭解古今漢語的差異,掌握古今異義的文言詞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瞭解一詞多義,通假字和詞類活用等特點。作翻譯練習,一定要忠實於原文,以直譯為主,不可隨意增減或引申。譯文的文字要合乎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對古文在語法上的省略,應作必要的補充。例如:“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送東陽馬生序》***句首省略了主語“我”,譯時需補上。古今漢語有些句子的詞序是有差異的,翻譯時要按現代漢語語法調整詞序。例如:“子何恃而往”***《為學》***,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的前面,翻譯時要把詞序調整為“子恃何而往?”譯作“你憑什麼前去呢?”

  複習文言文,也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詩經·碩鼠》中讀到“莫我肯碩”的句式時,可聯絡《隆中對》中“時人莫之許也”的同類句式,從中找出否定句中的詞序規律,即代詞賓語一般放在動詞前面。那麼,讀《石鐘山記》“古之人不餘欺也。”一句,就可以把“不餘欺”理解為“不欺餘”了。

  作文練習,要“勤筆勉思”,在思考和表達上下功夫 一些考生作文失分最多,審其原因,除語文基礎不夠好外,還存在文風不正,構思能力和論證能力不強的通病。複習時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學會“寫比較複雜的記敘、說明、議論的文章,做到觀點鮮明、內容充實、結構完整,中心明確、語句流暢。”“要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實事求是。”既要以課本的範文為借鑑,掌握三種常用文體的基本寫法;又要通過課外閱讀和經常練筆,不斷提高思考和表達能力。要注意觀察生活,擴大眼界,增長知識,積累素材,開拓思路。看到妙語佳句,適當摘記,讀有感受,寫些體會,每日見聞,擇其印象較深者,或狀其物,或敘其事,或抒其感,寫個片斷或獨立成篇。要力求文從字順地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力戒堆砌詞藻、華而不實。切忌講空話、套話、假話,防止公式化、概念化。

  高考語文最後一週的複習的方法

  1.領悟總結,有效備考

  最後一週,不再去啃偏題、難題,也不再重複簡單盲目的練習,每天挑做少量且有代表性的題,保持做題的感覺,不手生即可。這一階段,應該把幾輪複習中考過的試卷,尤其是老師重點講過的試卷拿出來翻看,從細節入手,仔細體會老師講過的答案,高考最後一週應找出應該注意的得分點,考慮怎樣處理才能多得分、少扣分。

  2.迴歸基礎

  剩下一週的時間,語文就是要回歸基礎。這時再做新題、難題、偏題沒有多大意義,還容易挫傷考生自信心。

  考生都知道,高考試卷中的題目分為基礎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其中基礎題與中等難度題的分值佔80%以上,考生要把最後一週寶貴時的間花在夯實基礎,力爭穩拿多拿基礎分。

  3.查漏補缺

  最後一週的語文複習還要做好查漏補缺工作。有錯題本的考生最好將各科錯題本看兩遍,沒有錯題本的考生可以翻看自己做過的試卷。考生看錯題的時候不要走馬觀花,而是要認真做一遍,確保弄會了,弄懂了。

  4.規範答題

  高考語文的成敗與細節也有很緊密的聯絡,解題格式不規範、書寫潦草、沒有正確填塗答題卡等都可能成為高考丟分的遺憾。

  因此,考生還要抽空訓練一下規範答題***正確填寫相關資訊、準確填塗、書寫工整、卷面整潔、解題規範等***,避免非智力因素造成失分。還可以選幾套近兩年本地的高考真題,研究一下試題的評分標準,留意試題解答過程中的哪些是“得分點”,避免題會做卻得分不全的情況出現。

  5.重視作文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 “半壁江山”,最後一週不可忽略。要進一步積累素材,還可看看歷年高考中高分、滿分作文,分析它們得高分、滿分的原因,與自己的作文對照,仔細琢磨怎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比較拿手的文體的優勢,讓文章有個性,有吸引力。在以往的模擬中,每次都有範文,教師在講評中,有肯定有否定,要回味思考。立足自我寫作的實際,汲取他人成功的經驗,寫好一篇合格的考場作文並不難,應該說,文章的內容***包括立意、材料或者論據***和語言,是兩個重要的得分點。同時要通過審題關,書寫和標點的細節也要謹慎。有深刻的思想,有清晰的思路,有感染力的語言,有整潔的卷面,就能在語文考試中受益。

  6.合理安排時間

  高考最後一週要以良好的心態迎接高考最後這一階段,要以高考時間調整作息,勞逸結合。複習之餘,可以翻翻雜誌等,參加一些自己喜愛的運動,與家人朋友聊聊天,讓心理和身體得到良好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