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階段語文學習方法

  其實語文的學習歸納起來也不外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學習,那麼高中生可以怎麼有效地掌握這四個方面的學習呢?只有學會把控這四個方面,才能在考試中取勝。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聽”的能力的培養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聽”是生來就會的,只有外語才需進行聽力訓練,但是我在學習高中語文的過程中發現,通過“聽”的方法能夠有效的培養捕捉資訊、篩選資訊、儲存資訊、運用資訊的能力,有效的培養我們的的語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認為“聽”是高中語文學習的基礎。比如: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聽同學發言等。我在“聽”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意思的領會,體會作者寫作的情感,並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彙。我在課餘時間也會選擇一些適宜朗讀的抒情散文、哲理詩、小說等經典課文,多“聽”。一遍不行,可以兩遍、三遍。通過“聽”來彌補我閱讀的不足,使語言更加形象化,激發我的想象、聯想的能力。有時候我還會根據課文內容配之以相關的音樂,此外,我還充分利用在家洗漱、用餐或小憩的零星時間,堅持每天收聽電臺的簡明新聞或文學節目,並要求抓住中心,記住要點,邊聽邊想。為我的語文的“說”、“寫”積累素材,時刻關心時事、陶冶情操、並純正我的語言。

  :“說”的能力的培養

  在高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我也很注重培養自己“說”的能力,逐漸形成一個“我要說”的良好的說話習慣,比如:積極參加語文課前的即興“一分鐘演講”。由於說話環境寬鬆,有利於我不斷地克服怯場心理,培養上臺演講的膽識,不斷的鍛鍊我的口頭表達能力,並戰勝自我,培養自己在課堂演講的信心。此外,我還積極參加課程討論、辯論和平時的各種辯論會等,通過辯論激發我的積極思維,雖然剛剛開始面對眾人的時候,說話有一些語無倫次,但是隨著我發言的次數不斷的增多,我已經能夠做到問題越講越清,道理越辯越明,也能夠和同學老師侃侃而談,甚至與人爭得面紅耳赤,最後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漸入“自由王國”的絕妙佳境,並且我對課文的分析理解也達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嶄新高度。

  :“讀寫”能力的培養

  朗誦課文、優美的詩詞、散文是我每天早晨必做的事情,在課餘的時間,我會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主要包括中外名著、發展史、雜誌、報紙等都是我閱讀的物件,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詞語等都會做讀書筆記,並及時記錄自己閱讀過程中的感受,不斷的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做題

  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錯題集。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避免不了各種考試,考卷發回來以後我會針對自己考練中出現的易混點、易錯點、創新點進行總結,及時建立錯題卡片。按照語文老師告訴我的:平時訓練“錯”得多,高考則會“對”得多,所以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錯題集,用好錯題。

  其次,要有針對性地做習題。以前我喜歡採取題海戰術,但是最終的結果並不樂觀,說明語文學習並不是題目做得越多,成績就會越好,要提高高考語文成績,應該在應試技巧上下工夫,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解題方法。按照我自己的情況,在精選例題方面,我一般選擇的例題都是接近近三年全國高考的命題思路和特點,對例題進行解剖分析,各種型別試題解答的規範步驟都會弄清楚,瞭解正確的解題思路,掌握思考分析問題的方法,熟悉規範答題的表達要求,主要是語言表達題和閱讀鑑賞題。同時我還找老師面對面的溝通,尋找失分的原因,分析提高的方法,這對我高中的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注意規範答題。我平時比較注意總結自己考試中失分的情況,發現很多失分都是因為不規範造成的,比如:語句表達不規範,有語病、表意模糊;作答格式不規範,應該分點作答卻不分點,缺乏應有的作答層次;書寫不認真,出現不該有的筆誤等。當我發現自己存在這些問題後,開始對自己複習備考過程中進行審視,發現這些問題來源於我的不規範訓練,和我對語文的學習態度有關。所以,在語文複習中,要強化規範意識,審題時咬文嚼字;解答時要對題作答、分層分點分條作答,對簡答題要先打草稿;對各類知識與問題要有作系統分類歸納的意識與習慣;閱讀時要養成勾畫圈點,抓關鍵詞、分析句間關係的習慣,答完題要回頭仔細檢查,以免遺漏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