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第一輪複習的建議詳情
高三的第一輪複習是最詳細的高考前複習,學生需要把握住這個時期,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三歷史複習的建議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三歷史第一輪複習的建議
深信每個高三學生都想走上學習的成功之路。要想走上成功路,除了具有強大的學習動力、刻苦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身體與心理素質外,還必須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事實上,只要是在學習,不管是否意識到,人們都在選用一定的學習方法,只不過所用方法有優劣之分罷了。學習得法,事半功倍,不但能幫助考生在高三的一年間順利前行,取得優異成績,更能成為一個人的寶貴財富而讓人終身受益。
其實,達爾文早就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那麼,學好高三歷史有哪些方法?怎樣去掌握這些方法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領悟和去年高三的教學經驗談談幾點指導建議:
***一***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
為什麼要安排好時間?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高三都是極其緊張的一年,只有科學的安排,才會有較高的效率。人通常都有惰性,時間安排表則可以成為推動你正常學習與生活的外部動力;時間安排表也可以阻止你避開不喜歡做的事,確保你有計劃地、有序地學習與生活;當然,它也有助於你合理地安排好各科的複習。
怎樣安排科學地學習時間?一般而言,週一至週六白天的時間學校已作了安排,學生需要安排的主要是早晨與晚上以及週日。安排的原則與具體方法是:
1、制定詳細的時間表
時間段週一至週六週日
早晨06:40—07:10英語\政治\歷史\語文休息
中午12:30—13:30午休\洗衣服\洗頭
晚上06:50—10:30完成當日作業及複習任務補缺補漏
晚上11:00—11:30閱讀課外讀物
在夜自修期間,原則上應以50分鐘為一個學習段,然後休息10分鐘。一定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
2、合理安排夜自修的學習內容
夜自修的時間十分有限,共三個小時。所以一個學科的學習時間一般不能超過一小時,這樣會讓你的學習效率提高30%。學生不僅要注意限時完成既定作業量,還要注意閱讀、練習和背誦記憶相結合,使自己不同的器官交替進入學習。在做練習時,原則上要先做好複習,而不應該是邊做邊翻。
高三歷史第一輪複習過程的問題
第一,學習與生活的時間安排缺乏科學性。
如何安排學習時間,對於大部分現在的高三學生來說,還是茫然無措的。如果睡眠時間不能保證,文體活動時間被擠佔,就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經常走神”。這當然會嚴重影響學習效率的提高。
第二,學習過程缺乏主動性。
很多學生在平時複習時很少帶著問題閱讀教材,把學習歷史等同於完全的背書,這顯然不利於歸納、比較、分析和概括等學科能力的培養;對一知半解的歷史知識沒有積極主動的請教、諮問,而是採取放任、得過且過的態度。這種被動學習的態度與行動,顯然與“以能力測試為主導”的高考改革方向相悖,因而也就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第三,複習方法不明確,不得學習要領。
雖然經過了高一、高二的歷史學習,但如何才能高效的應對高三的歷史學習呢?這個問題對於大部分的高三學生來講仍然是個老大難問題,仍處於摸索階段。學習方法不明確,茫然無措,直接導致學習興趣消減,成績下滑也就在所難免。
第四,應考能力有限,解題技巧缺乏。
通過高三上半學期的幾次考試卷面分析,不難看出,學生在對考試時間的總體把握、考試過程的心理調適、閱題解題的思維能力、歷史語言的組織表達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指導提高考生的應試水平勢在必行。
高考歷史的問答題答題的技巧
問答題解題思路與技巧:審題
1、劃準構題成分,做到四審定:
①劃準提示語,審定題目型別
②劃準答項語,審定求答專案
③劃主語準幹,審定解答物件
④劃準限定語,審定限制條件
2、審準與課本知識關係,聯想,找思路。
高考問答題的內容大多數依託課文,因此課本上有關的“蛛絲馬跡”往往會是解題的重要依據。考生應儘可能把題目與課本知識對照,找出內在聯絡,誘發聯想,啟迪思路只是定位準確,審題定位這一步方告結束。
問答題解題思路與技巧:篩選要點
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依據題目要求,對教材和學過的知識,進行發散性思維,從材料的組織、觀點的運用等方面進行綜合、立體的思考,組織好史實,確定住觀點。但是,問答題的特性,並不要求全部羅列史實。因此,必須根據題目的指向,對史實作認真的篩選,確定好要點。切忌不分主次的堆砌、移植史料。
問答題解題思路與技巧:簡列提綱
高考命題的發展,是絕難碰上成題的。因此,編列好提綱,尤顯重要。在明確解題思路,組織好材料的基礎上,可根據題目要求,迅速編列解答提綱。提綱力求簡約,不必詳列,自己明瞭即可。
列提綱就如作文的打草稿,它對準確答題很有幫助。但由於它只供自己答題時參考對照,因此不用寫得很詳細,只要能體現答案的內容要點和層次結構便可以了,有時十幾個字,幾十個字已可以解決問題了,所以強調精練簡潔。
問答題解題思路與技巧:作答
再紮實的基本功,再高超的能力,再精妙的構思,也要通過行文才能表現出來,所以這一環節不能忽視,否則就會前功盡棄了。行文作答過程中,我們認為應該按“史論結合”、“語言準確”、“邏輯嚴謹”,以體現科學性、準確性、嚴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