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識點大全

  中國古代風水學內容的書籍常常使用“地理”的名字。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

  1、荒漠化指發生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及一些半溼潤地區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主要表現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和次生鹽漬化。

  2、西北地區範圍:大興安嶺以西,崑崙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西北地區地形地貌: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和中部***內蒙古境內***是遼闊坦蕩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內***是山脈和盆地相間分佈。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徵是乾旱,以荒漠、草原景觀為主,其成因: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3、由於受夏季風影響程度不同,西北地區自東向西降水量逐漸遞減,因此乾旱程度增加,土地的自然產出和載畜量逐漸減少;賀蘭山以東的內蒙古高原主要屬於半乾旱的草原地帶;賀蘭山以西形成了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只有一些高聳的山地迎風坡地帶,降水稍多。山地迎風坡降水和冰雪融水成為綠洲農牧業生產的主要水源。

  4、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為荒漠化創造條件:

  ①基本條件→氣候乾旱少雨;

  ②物質條件→地面疏鬆,為沙質沉積物;③動力條件→大風日數多且集中;

  ④氣候異常也可以影響到荒漠化的程序。

  5、荒漠化形成的人為因素-加劇荒漠化程序***起決定性作用***

  ***1***形成荒漠化的人為原因:A.來自於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B.由於人類活動不當,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主要表現:①過度樵採;②過度放牧;③過度開墾。

  6、西北地區的次生鹽漬化主要分佈在在有水源灌溉的綠洲地區。原因是由於耕作技術落後,灌溉措施不當,另外由於乾旱的氣候條件下蒸發旺盛,鹽分極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7、我國不同歷史時期荒漠化的演化:

  8、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內容:A.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復已經發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產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則:堅持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鹼***鹽鹼***、治沙相結合的原則。

  ***3***防治荒漠化要在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下,以防為主,保護並有計劃地恢復荒漠植被;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進行綜合整治。

  ***4***荒漠化具體治理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資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

  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係;

  ④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

  ⑤控制人口增長。

  ***5***我國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經驗生物固沙、草方格沙障、沙地飛播造林種草、小流域綜合治理等。

  9、我國政府在西北地區的生態建沒和荒漠化防治中,先後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體系建設、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等多項生態環境治理工程。

  ***二***

  1、地理資訊科技指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資訊的現代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遙感、地理資訊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等。

  2、遙感:***RS*** 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物體輻射和反射電磁波→收集→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專業圖件統計數字

  目標物→感測器***關鍵裝置***→遙感地面系統→成果

  特點和優點:可以首先從面上的區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後有重點地選擇若干點、線進行野外驗證和檢查。不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而且節省人力和財力,提高效率。

  3、全球定位系統:***GPS*** 在全球範圍內實時進行導航和定位的系統。

  ***1***三大部分: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使用者裝置部分—GPS訊號接收機。***2***特點:為各類使用者提供精密的三維座標、速度和時間;具有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

  4、地理資訊系統:***GIS*** 專門處理地理空間資料的計算機系統,用於所有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資料的領域。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應用。

  資訊源→資料處理→資料庫→空間分析→表達

  優點:

  ①資訊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強大;③動態監測***GIS與RS相結合***

  5、遙感、全球定位系統與地理資訊系統即互為獨立又相互促進。遙感主要用於地理資訊資料的獲取,全球定位系統主要用於地理資訊的空間定位,地理資訊系統主要用於對地理資訊進行管理、查詢、更新、空間分析和應用評價。

  6、數字地球是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資訊進行數字化後,由計算機網路來管理的技術系統。將各種地理資訊按地理座標,從區域到全球進行整合,並進行的立體、動態的顯示。

  ***三***

  1、區域是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徵,以及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區域界線有的是明確的,有的具有過渡性質。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2、區域特徵: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可變性。

  3、長江三角洲和鬆嫩平原的異同:

  ***1***同:都是平原地區,並都位於我國的東部季風區。

  ***2***異:

  ①位置差異:長江三角洲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中部,長江的入海口;鬆嫩平原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

  ②氣候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鬆嫩平原在溫帶季風氣候區,也是雨熱同期,但大陸性稍強,降水較少,溫暖季節短,生長期較短,水熱條件的組合不如長江三角洲。

  ③土地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以水稻土為主,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人均耕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鬆嫩平原黑土分佈廣泛,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人均耕地面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④礦產資源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貧乏,鬆嫩平原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

  4、長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熱條件基礎上,發展水田耕作業,主要種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兩熟至三熟;鬆嫩平原受水熱條件的限制,發展旱地耕作業,主要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長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較廣,水產業較為發達;鬆嫩平原西部降水較少,草原分佈較廣,適宜發展畜牧業。

  6、長江三角洲位於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長江入海的門戶,對內對外聯絡方便,商業貿易發達,依託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發展輕工業,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重工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鬆嫩平原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發展重化工業,成為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

  7、區域不同發展階段中地理環境的影響:***以長江三角洲為例***

  ***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澤分佈較廣,地勢平坦,土質黏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2***農業社會:

  ①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絡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隨著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改良,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為耕作業的限制條件,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

  ③隨著我國曆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規模的遷移,人口越來越稠密。

  ④優越的氣候條件還使得長江三角洲成為我國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

  ***3***農業社會後期:

  ①工商業的發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積減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於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逐漸讓位於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在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華北平原。

  ***四***

  西氣東輸:以新疆天然氣資源為基礎,以長江三角洲作為天然氣的目標市場,建設從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輸氣管道。

  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

  ① 我國能源資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

  ② 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汙染物:可吸入顆粒物和酸雨***

  ③ 今後,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

  天然氣分佈總體特徵:西多東少、北多南少

  四大氣區:新疆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青海柴達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陝甘寧的鄂爾多斯。

  油氣發展戰略:穩定東部,發展西部

  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⑴對中西部經濟發展***輸出地***的影響:

  ① 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

  ②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

  ③ 有利於西部地區能源氣化,緩解因植被破壞對環境的壓力 。

  ⑵對東部經濟發展***輸入地***的影響:

  ① 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緊缺狀況,促進經濟發展 ;

  ② 有利於改善東部地區能源結構,;

  ③ 有利於淨化大氣環境

  ④ 促進東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

  產業轉移

  ①概念: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的現象。

  ②分類:區域和國際產業轉移。

  ③目的: 降低成本,擴大銷售市場,追求更高利潤 。

  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① 勞動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質且價格較低廉的勞動力資源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成為產業轉移的目的地。

  ② 內部交易成本因素:發展中國家為了吸引發達國家的投資,首先要改善投資環境以減少企業生產的內部交易成本。

  ③ 市場因素:20世紀90年代以前,西歐、北美是日本農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20世紀末,東亞和東南亞因經濟增長強勁、市場需求大而成為日本產品的主要銷售市場,併成為日本企業主要投資地區。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① 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② 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③ 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④ 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