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識歸納

  對於知識點的歸納,可以讓我們更好的記憶課本知識。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能源資源的開發

  1、兩類能源:屬於可再生能源: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

  屬於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①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儲量豐富、分佈範圍廣、煤種齊全、煤質優良、開採條件好。***大同煤田-優質動力煤,河東煤田-優質主焦煤***

  ②市場廣闊:我國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③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內容:①擴大煤炭開採量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三條外運鐵路主幹線***大秦線、神黃線、焦日線***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建設坑口電站;發展煉焦業。

  2000年以後,山西對外電力輸出增長迅速,此舉對本省的有利影響是:①緩解運輸壓力②減輕大氣汙染③提高經濟效益。

  4、三條產業鏈:煤-電-鋁煤-焦-化煤-鐵-鋼

  5、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採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6、環境的保護與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術②調整產業結構③"三廢"的治理

  ***山西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所在: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關於山西省煤炭的綜合利用

  ***1***山西省能成為全國能源基地的條件有哪些?

  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市場廣闊;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2***為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山西省將要進行哪些方面的產業結構調整?

  對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輕紡工業、高新技產業和旅遊業,降低重化工業比重。

  :河流的綜合開發

  1、田納西河概況:位於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屬於二級支流;發源於阿巴拉契亞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2、不同地段的保護:山地:河流的發源地,保護好植被生態河谷平原: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河流:流域中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

  3、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陸路交通不便,河流航運作用十分突出。②氣候:亞熱帶地區,冬末春初降水多。③水系: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並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氣候影響,水量很不穩定。④礦產資源:非常豐富。

  4、流域的自然背景決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開發方向為以能源的梯級開發為核心

  5、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後果

  ①18世紀下半葉:農業發達,人口較少,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

  ②19世紀後期:人口急增,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汙染。

  ③20世紀30年代初:田納西河流域成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6、7、流域的綜合開發:TVA將河流的梯級開發作為流域開發的核心。

  大壩的作用:防洪、航運、發電、提高水質、旅遊、土地利用等等效益

  7、田納西河兩岸形成"工業走廊"的原因:大規模的火電和核電使田納西河流域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流域內鍊鋁、化學等高耗能工業的發展。

  8、田納西河水量隨季節變化特點及原因:冬末春初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夏秋季降水相對較少;河流流量小。

  9、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區位優勢是什麼?

  ①田納西河流域處於亞熱帶溼潤氣候區,降水豐富,河流流量大,水資源豐富;②加上流域內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③此外還有豐富的煤炭***磷、鉛鋅礦***等礦產資源。

  10、田納西河流域是美國的棉花帶***農業帶***,從農業發展角度看,田納西河流域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發展有什麼不利影響:高溫期與多雨期不一致,對農業生產不利

  11、田納西河流域發展水運有那些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沒有結冰期,全年可通航;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不利條件:

  12、田納西河流域早期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19世紀後期起,流域內人口激增,開發利用強度加大。擴大種植面積、開礦亂開濫採、用木炭鍊銅導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壞,造成水土流失;高強度利用耕地導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02的廢氣,不僅汙染大氣,還形成酸雨汙染土壤和水體,影響生物生長。

  13、對田納西河治理採取了哪些措施,並說明其效益。修築了***多座***水壩、***多處***船閘和港口。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條件、提高運輸能力的效益。實現了對全河的統一管理和梯級開發。

  :區域農業發展

  1、東北地區地理條件

  ***1***氣候條件:大部分位於溼潤、半溼潤的溫帶季風氣候區,熱量和水分基本可滿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但不利條件是容易受到低溫冷害的影響。

  ***2***地形、土壤條件:為農業多種經營提供了條件;黑土、黑鈣土廣泛分佈,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有利於農業生產。

  ***3***社會、經濟條件:①工業: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農牧興工、共促農牧②交通:交通發達,對外聯絡方便,發展外向型農業。③開發時間較晚,人口密度較低,有利於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2、主要地形:三山脈***小興安嶺、大興安嶺、長白山***、三平原***三江平原、鬆嫩平原、遼河平原***。

  3、農業佈局特點:耕作農業區:主要分佈在三大平原地區。林業和特產區:主要分佈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畜牧業區:主要分佈在西部高原、鬆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畜種: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三河牛、三河馬;鬆嫩平原西部:東北紅牛。

  4、東北商品糧基地生產特點:①大規模機械化生產②地區專業化生產

  5、農業發展方向:平原區: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建設綠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山區農業:實現由原料型生產向原料及產品加工並舉的轉變。

  6、東北建設商品糧基地的有利條件是:

  自然條件:雨熱同期,光照充足,平原廣闊、土壤肥沃。

  社會經濟條件:人均耕地面積大,機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對外聯絡方便,市場需求大。

  7、東北商品糧基地發展潛力較大的原因:

  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糧食商品率高;目前單位面積產量不高,隨著科技和農業投入的增加,糧食的單產和總量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有一些宜農荒地可供開墾;***為什麼長江三角洲地區商品糧基地潛力下降:由於人口稠密,每年淨增人口多;城市、工交建設等建設用地不斷增加,耕地面積將會有所下降;目前單產已較高,增產潛力已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