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心得體會_環境保護學習心得

  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職責,環境保護工作勢不可擋。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環境保護心得體會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環境保護心得體會***一***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人類唯一賴於生存的家園。地球母親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茂密的森林,可愛的動物,清新的空氣……人類沒有好好地珍惜這一切饋贈,而是肆意地毀滅。直至地球母親向人類發出警告,人類才有所覺醒,才懂得要拯救已失去的或正要失去的一切。於是,人們開始進行恆久的“創綠”活動了

  當前,環境意識和環境質量如何,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們必須對環保教育和環保活動達到共識:環保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基本素質,增強環保意識,必須從兒童抓起,才能從根本上決解問題。

  “綠色學校”的建立就是環保教育的具體體現。我們學校通過建立“綠色學校”活動大力推進青少年素質教育和學校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構築素質教育平臺,促使學生素質更全面、更成熟地發展。

  為培養出更具時代特色的“綠色人才”,我認為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白“創綠”的意義。讓學生從思想上得到共識。這樣才能向學生進行切實可行的環保教育和環保知識教育,並把環保教育納入到德育工作的範疇。

  其次,對學生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並把它作為規範來履行。在學校本次“創綠”活動中,向學生提出如下要求:

  1、自覺節約能源,讓學生知道不浪費水、電、糧食、紙張,就是保護環境。

  2、變廢為寶,把可回收垃圾分類。

  3、吃東西要選擇綠色食品,讓學生懂得這樣有利於健康。

  4、愛護動植物,讓學生明白這是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內容。

  5、講究衛生,不使用白色汙染的用品。

  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環保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並自覺按照環保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行為,做一個文明的青少年。

  而作為教師,我更明白應把環保教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如在數學課上,我為學生提供一系列的數字,讓學生自己計算出一天裡全國小學生家庭白色汙染的數量。讓學生從具體的事例中體會到白色汙染的嚴重性,激發學生環保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我們教育的目的。

  最後,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率先垂範,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因為無聲的教育勝過於有聲的教育。讓全人類都行動起來,投入到拯救地球母親的行列中。

  環境保護心得體會***二***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保護環境活動,雖然這幾天的時間活動讓我覺得很累很辛苦,但我從中鍛鍊了自己,並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這幾天的實踐,使我有了些關於保護環境的心得體會。

  社會實踐活動給在校園的我們深刻的體會到,當今社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如今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超乎我們的想象,同時也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我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也知道了保護環境光是口頭上說是沒用的要靠我們的實踐行動來證明,通過實踐活動才能更深刻的瞭解如今環境問題在我縣的嚴重性。

  通過調查也瞭解了許多,我縣目前許多耕地被佔用,改造成工業園區,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加重的環境汙染。同時在佔用耕地導致了大量農民的失業。等嚴重問題。同時也意思到發展經濟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當今的政府官員應該要深刻意識到這點,同時也要注意工廠的汙水及廢棄物品的處理,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工業園區周圍環境存在嚴重問題缺少嚴格的監管,農民的失業導致了農民生活水平的降低,無事可做,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佔用耕地那點微薄的補助已經不能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在調查中也體會到了除保護環境外的貧富差距的不段拉大。生活水平差距越來越來。也明白做任何事的不容易。

  在我們親自上街打掃衛生,分發環保傳單時。發現雖然有些人對環保,對低碳並不陌生。可是他們在生活中卻往往不知從何入手,因而並未採取什麼切實的行動。甚至有些人,在我們上前宣傳時,會遠遠的避開,一臉冷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或許我們的環保意識的確有待加強,我們並不能再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加強實踐,注重樹立精神上的榜樣。

  我們的調查雖然不使很全面,但是也能反映一些問題,松溪是我的家我們應該愛護與保護松溪,這幾天的活動,是我們學校第一次集體出行同時也是感受最深的一次社會實踐活動。

  環境保護心得體會***三***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注意到所處環境的日益惡化,環境保護問題已經上升為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問題,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對於土地資源、水資源、礦藏資源、森林資源、牧草資源和野生動物、植物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都作了相應的保護規定,明確規定禁止不合理的開採利用。相對於中國如此龐大的人口,中國已不再“地大物博”,面對有限的自然資源,人們的不合理利用,亂挖亂採,毀林開荒,亂砍濫伐等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違背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也對社會環境作了規定,加大城市綠化面積,防治工業和城市生活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垃圾、放射性物質等有害物質和噪聲、震動、惡臭等對環境的汙染和危害。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對環境保護的實施卻很表面,許多生活細節都是也環境保護想違背的。法律明文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森林,人們對於亂砍濫伐的行為也是極為痛恨,但是,在餐廳一次性筷子卻仍然受到人們的偏愛,面對消毒櫃裡有些發黑的筷子,人們還是更願意拿起桌上的一次性筷子;為了降低成本,有些工廠上空還是有大量的烏黑的氣體排出,肆無忌憚地往上飄,也有說不清什麼顏色的惡臭廢水往河流排出;遊客在享受風景遊覽區的新鮮空氣,讚歎它的美好的同時,卻毫無顧忌地留下了礦泉水瓶和食物包裝袋等;在呼籲汽車尾氣嚴重汙染環境的同時,卻掀起了私家車熱潮,對每天擠公交上下班的生活見而生畏;大家提倡保護野生動物,而酒店餐桌上卻視野生動物為檔次,就怕少了會丟了面子。

  環境保護是個很實際的問題,需要的是實際的行動。

  環境保護心得體會***四***

  來到山輕工已經四年了,與現在相比,大一報道時輕院的環境極其惡劣,經過四年的時間,我校環境改善的不錯,不過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還不夠強,必須從根本上讓同學們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去年有一段時間實行過限塑令,結果實行了不到兩個月就流產了,可見增強人們心中的環保意識有多重要。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對這個星球上的生態系統有著永遠擺脫不完的依賴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斷地提供植物和動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夠厚度的大氣層,來保護人類不受過高或過低氣溫,以及過量紫外線的傷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夠量的水和氧氣來維持生命的存在,而沒有了綠色,這一切豈不成了無本之源,好比毛長在皮子上,沒有了皮,毛又咋生根?

  綠色銳減,吞噬綠色的,正是人類自己,是人類發展模式中那種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破壞性開採。人類對綠色的無盡索取仍在威脅著生態平衡,破壞著生態的結構。

  環境保護就是通過採取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科學技術等多方面的措施,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不受汙染和破壞;還要依據人類的意願,保護和改善環境,使它更好地適合於人類勞動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壞環境並危及人類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環境保護所要解決的問題大致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保護人類身心的健康,防止機體在環境的影響下變異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減少或消除有害物質進入環境,以及保護自然資源***包括生物資源***的恢復和擴大再生產,以利於人類生命活動。

  當然,環境保護還必須考慮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只有互相之間協調發展,才是新時代的環境保護新概念。


環境保護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