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專題的答題要點分析
地理在文科中算是比較難的一個科目,需要比較強的思維能力,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地理的答題的要點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的專題的答題要點
一、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1.坡度問題:一看等高線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緩;
二計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
2.通視問題: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注意凸坡***等高線上疏下密***不可見,凹坡***等高線上密下疏***可見;注意題中要求,分析圖中景觀圖是仰視或俯視可見。
3.引水線路:注意讓其從高處向低處引水,以實現自流;且線路要儘可能短,這樣經濟投入才會較少。
4.交通線路選擇: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既要考慮距離長短,又要考慮路線平穩***間距、坡度等***,一般是在兩條等高線間繞行,沿等高線走向***延伸方向***分佈,以減少坡度,只有必要時才可穿過一、兩條等高線;儘可能少地通過河流,少建橋樑等,以減少施工難度和投資;避免通過斷崖、沼澤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庫建設:要考慮庫址、壩址及修建水庫後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區,“口小”利於建壩,“袋大”腹地寬闊,庫容量大。因為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
②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儘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水庫地震;
③考慮佔地搬遷狀況,儘量少淹良田和村鎮。
④還要注意修建水庫時,水源要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處向低處流,發育於河谷***等高線凸向高值***,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
在圖中判斷河流流向的方法:
①根據等高線數值,先判斷地勢的高低,再判斷河流流向;
②根據河流的寬度,一般上游河道窄,下游河道變寬;
③根據水系的形態,從幹流的下游往上游看,河流的水系像一棵大樹一樣。根據支流和幹流的關係,即可判斷流向。
7.水系特徵:指河流的發源地、流向、河流長度、流域面積、支流多少及其分佈、河流的形狀***如樹枝狀、扇形等***、河道寬窄曲直等方面。
山地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成為水系分水嶺。
8.水文特徵: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影響河流水文特徵的因素主要是氣候因素,對應如下:
外流河水文特徵及原因
①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取決於河流補給型別,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特點決定。
②汛期長短:雨季開始早結束晚,河流汛期長。雨季開始晚,結束早,河流汛期短。
③含沙量大小:由植被覆蓋情況和土質狀況決定的。植被覆蓋差,土質疏鬆,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④有無結冰期:由流域內最低氣溫決定的。月均溫在0℃以下河流結冰,0℃以上無結冰期
⑤河水流速大小:由地形決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緩慢。
⑥水能蘊藏量:由流域內的地形、氣候特徵等決定。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豐富;河流流量除與氣候特別是降水量有關外,還與流域面積大小有關。***主要考慮落差、水量兩個方面***
9.農業規劃: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來的地形型別、地勢起伏、坡度緩急、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漁業合理佈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區發展耕作業,山地、丘陵地區發展林業、畜牧業。
10.城市佈局形態與地形:平原適宜集中緊湊式;山區適宜分散疏鬆式。
11.地形特徵的描述:地形型別***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谷或河谷、沖積扇、三角洲等***;地勢及起伏狀況***坡度陡緩、相對高差***;主要地形區分佈;重要地形剖面圖特徵。
12.地形相關分析:
①地形成因分析:運用地質作用***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風、海浪、冰川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等***與板塊運動***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及板塊的碰撞或張裂***來解釋、判讀、分析與地形有關的地理知識。
②分析某地氣候特點,應結合該地地理緯度,地勢高低起伏,山脈走向,迎風、背風坡,陰、陽坡,距離海洋遠近等進行綜合分析。
③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結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勢***如法國、朝鮮半島、海南島的地勢特點的判斷***,結合迎風坡、背風坡、降水狀況、等高線高差及地貌型別的差異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徵。
④地形型別判讀:
第一步看等高線形狀,等高線平直,則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線閉合,則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
第二步看等高線的註記,平直等高線註記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為平原;平直等高線註記500米以上的可能為高原;閉合等高線註記內低外高的地形為盆地或窪地;閉合等高線註記外低內高,且註記在200——500米之間的地形為丘陵;註記在500米以上的地形為山地。
在剖面圖中判讀地形型別,一定要看剖面形狀和對應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參照上述方法進行。
二、等溫線專題
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
與緯線平行即東西走向——緯度因素或太陽輻射;
與海岸線平行——海陸性質或海陸分佈;
與等高線或山脈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分析彎曲狀況:
作水平線法——比較彎曲處與交點的溫度高低;
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區***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區***為高***值高***。
3.分析疏密狀況:
疏——溫差小——我國7月氣溫、熱帶地區、海洋、山地緩坡、同種性質的氣團控制。
密——溫差大——我國1月氣溫、溫帶地區、陸地、山地陡坡、鋒面處;
4.分析數值特徵:分析數值變化趨勢;閉合曲線“大於大的”或“小於小的”;
高值區——夏季大陸、冬季海洋、暖流流經、地勢低***山谷、盆地或窪地***、城市***熱島效應***;
低值區——冬季大陸、夏季海洋、寒流流經、地勢高***山嶺、山脊***。
5.高考能力要求:
***1***判斷南、北半球位置:
自北向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減小或自南向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增大的是南半球。
自北向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減小的是北半球。
***2***判斷陸地、海洋位置:***也可用“一陸南”法則來記***
冬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表示冬季的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溫度低***,海洋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緯度的陸地溫度高***。
夏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曲***表示夏季的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溫度高***,海洋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緯度的陸地溫度低***。
***3***判斷月份***1月或7月***:判斷月份時,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節的差異性。
1月: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
7月: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
***4***判斷寒、暖流:洋流流向與等溫線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
寒流中心比同緯度的其它地區水溫低,故等溫線向低緯彎曲。
暖流中心比同緯度的其它地區水溫高,故等溫線向高緯彎曲。
***5***判斷地形的高、低起伏:
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凸出的地方,說明該處地勢升高;等溫線向高緯凸出的地方,說明該處地勢降低。
在閉合等溫線圖上,越向中心處,山地等溫線的數值越小;盆地等溫線的數值越大。
***6***判斷溫差的大小:一般情況下,不論時空,等溫線密集,溫差較大,反之,溫差較小。從世界和我國氣溫分佈特徵可知:
①冬季等溫線密,夏季等溫線稀。因為冬季各地溫差較夏季大。
②溫帶等溫線密,熱帶地區等溫線稀。因為溫帶地區的氣溫差異大於終年高溫的熱帶地區。
③陸地等溫線密,海洋等溫線稀。因為陸地表面形態複雜,海洋的熱容量大,所以陸地的溫差大於海面。
三、等潛水位線專題
1.概念:潛水等水位線即潛水面等高線,根據潛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標高繪製而成,一般繪在等高線地形圖上。
2.河流流向判斷:潛水水位隨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關***,可根據圖中等潛水位線的資料遞變***遞增或遞減***順序判斷出地勢高低,河流都是由高處向低處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潛水的流向:垂直於等潛水位線,由高值區流向低值區。
4.潛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潛水面到地表的距離。同一幅圖上的地形等高線與潛水等水位線相交之點的數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為該點的潛水埋藏深度。
5.潛水流速的大小:
取決於潛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
在同一幅地圖上,等潛水位線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圖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6.確定引水工程:
為了最大限度地使潛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溝,當等水位線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時,取水井應佈置在地下水匯流處,並且埋藏較淺處;當等水位線由密變稀時,取水井應佈置在由密變稀的交界處,並與等潛水位線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7.潛水與河水或湖泊水補給關係:
一是作水平線法,比較水位高低,總是由水位高者補給水位低者;
二是凸值法,根據“凸高為低”和“凸低為高”***高低規律***來判斷,注意河流處河水水位與潛水水位一致;
三是作出潛水流向,潛水向河流或湖泊流,則潛水補給河流或湖泊,潛水流向由河流或湖泊指向潛水,則河流水或湖泊水補給潛水。
四、其它等值線專題
1. 等溫差線
⑴氣溫的日變化
一天中氣溫隨時間的連續變化,稱氣溫的日變化。在一天中空氣溫度有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兩者之差為氣溫日較差。通常最高溫度出現在14點前後,最低溫度出現在日出前後。由於季節和天氣的影響,出現時間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後。比如,夏季最高溫度大多出現在14~15時;冬季則在13~14時。由於緯度不同日出時間也不同,最低溫度出現時間隨緯度的不同也會產生差異。氣溫日較差小於地表面土溫日較差,並且氣溫日較差離地面越遠則越小,最高、最低氣溫出現時間也越滯後。
在農業生產上有時需要較大的氣溫日較差,這樣有利於作物獲得高產。因為,日較差大就意味著,白天溫度較高,而夜間溫度較低,這樣白天葉片光合作用強,製造碳水化合物較多,而夜間呼吸消耗少,積累較多,作物產量高,品質好。
影響氣溫日較差的因素有:
①緯度:氣溫日較差隨緯度的升高而減小。這是因為一天中太陽高度的變化是隨緯度的增高而減小的。一般熱帶地區氣溫日較差為12℃左右;溫帶地區氣溫日較差為8.0~9.0℃;極圈內氣溫日較差為3.0~4.0℃。
②季節 一般夏季氣溫日較差大於冬季,但在中高緯度地區,一年中氣溫日較差最大值卻出現在春季。因為雖然夏季太陽高度角大,日照時間長,白天溫度高,但由於中高緯度地區晝長夜短,冷卻時間不長,使夜間溫度也較高,所以夏季氣溫日較差不如春季大。
③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氣溫日較差大於凸地***如小山丘***的氣溫日較差。低凹地形,空氣與地面接觸面積大,通風不良,並且在夜間常為冷空氣下沉匯合之處,故氣溫日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風速較大,湍流作用較強,熱量交換迅速,氣溫日較差小,平地則介於兩者之間。
④下墊面性質 由於下墊面的熱特性和對太陽輻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氣溫日較差也不同。陸地上氣溫日較差大於海洋,且距海越遠,日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幹鬆土壤上的氣溫日較差分別比粘土、淺色土和潮溼緊密土壤大。
⑤天氣 晴天氣溫日較差大於陰***雨***天的氣溫日較差,因為晴天時,白天太陽輻射強烈,地面增溫強烈,夜晚地面有效輻射強降溫強烈。大風天的氣溫日較差較小。
⑵氣溫的年變化
氣溫的年變化和日變化一樣,在一年中月平均氣溫有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就北半球來說,中、高緯度內陸地區月平均最高溫度在7月份出現,月平均最低溫度在1月份出現。海洋上的氣溫以8月為最高,2月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稱為氣溫年較差。
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有:
①緯度 氣溫年較差隨緯度的升高而增大。這是因為隨緯度的增高,太陽輻射能的年變化增大。例如我國的西沙群島***16°50′N***氣溫年較差只有6℃,上海***31°N***為25℃,海拉爾***49°13′N***達到46℃。圖3給出了不同緯度地區氣溫的年變化情況。低緯度地區氣溫年較差很小,高緯度地區氣溫年較差可達40~50℃。
②海陸 由於海陸熱特性不同,對於同一緯度的海陸相比,大陸地區冬夏兩季熱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大陸上氣溫年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況下,溫帶海洋上年較差為11℃,大陸上年較差可達20~60℃。
③距海遠近 由於水的熱特性,使海洋升溫和降溫都比較緩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響越大,氣溫年較差越小,越遠離海洋,受海洋的影響越小,氣溫年較差越大。
此外,地形及天氣等對氣溫年較差的影響與對氣溫日較差的影響相同。
⑶等值線分析
①緯度變化:由低緯度向中、高緯度遞增。原因是低緯度太陽輻射季節變化小,中緯度變化大;低緯度晝夜長短季節變化小;中、高緯度晝夜長短季節變化大。
②經度變化:由沿海向內陸遞增。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我國是由南向北遞增;由東向西遞增***
⒉等降水量線
⑴我國由南向北遞減。原因是鋒面雨帶的南北移動,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降水量線東西分佈***
⑵我國由東向西遞減。原因是離海洋越遠,水汽越難以到達。***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平行***
⑶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遞減。原因是城市氣溫高,盛行上升氣流,城市中心區塵埃多,凝結核多,降水多***“雨島效應”***。
⑷閉合曲線:越向內降水越少,是內陸盆地或山脈的背風坡;越向內降水越多,是山脈的迎風坡。
點選檢視: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及學習方法
⒊等鹽度線
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度和高緯度遞減。
不同緯度地區鹽度比較主要分析氣候中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係;同緯度不同海區主要分析洋流流經狀況,暖流流經海區鹽度較高,寒流流經海區鹽度較低;近海岸鹽度還要分析陸地淡水注入的稀釋作用;高緯度海區還要分析結冰與融冰的影響,結冰使鹽度升高,融冰使鹽度降低。
⒋等地租線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幹線向四周遞減,原因是由於地租受通達度和距離市中心距離遠近不同的影響。一般城市中心地價最高,在交通十字路口形成地租的次高中心。
⒌等壓線
海拔越高氣壓越低。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
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氣溫越高氣壓越低
近地面氣壓一般要高於高空氣壓,兩者名稱相對,即低空為高壓,則近地面為低壓。
等壓線上凸的地方為高壓區,等壓線下凹的地方為低壓區
高考能力要求:
⑴判斷高壓中心和低壓中心:等壓線上的數值由中心向四周變小的為高壓中心;在等壓線上的數值由中心向四周變大的為低壓中心。
⑵判斷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氣壓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壓區為下沉氣流,天氣晴朗;低壓區為上升氣流,多陰雨天氣。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氣壓高,高空氣壓低;地勢高氣壓低,地勢低氣壓高。
⑶判斷高壓脊***線***和低壓槽***線***:
高壓脊***線***:等壓線中彎曲最大處,其數值由高指向低處為高壓脊***類同於等高線圖中的山脊***。
低壓槽***線***:等壓線中彎曲最大處,其數值由低指向高處為低壓槽***類同於等高線圖中的山谷***。
⑷判斷鞍部:鞍部國兩個高壓和兩個低壓的交匯處,其氣壓值比高壓中心低,比低壓中心高。
⑸判斷風向和風力大小
北半球近地面氣壓場中風向是由高壓指向低壓並向右斜穿等壓線;南半球近地面氣壓場中風向是由高壓指向低壓並向左斜穿等壓線。
在高空中,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風力大小:取決於水平氣壓梯度力。在同一幅圖中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等壓線越稀疏,風力越小。
⒍等震線:
①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遞減
②影響因子:震級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淺,烈度越大;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地質構造上斷層分佈,烈度大;地面建築的抗震能力。
高中地理關於地球及地球運動類的答題術語
規範用語
常見太陽用語:太陽輻射、太陽活動、黑子、耀斑、太陽輻射總量。 常見地球用語:自轉、公轉、遠日點、近日點、太陽日、恆星日、迴歸年、恆星年、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黃赤交角。
常見失誤
***1***出現錯別字。耀斑兩個字最易出錯。
***2***理解不到位,運用錯誤。如將恆星日說成太陽日,
把“晝夜現象”混同“晝夜長短”。
***3***概念混淆。將“遠日點”和“近日點”混淆,將
“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混淆。
***4***描述不準確。將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佈規律描述
成“從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高中地理關於天氣和氣候類的答題術語
常見天氣用語:天氣晴朗、陰雨、大風、降溫、天氣轉晴、多連續性降水、暴雨等。
常見氣候用語:終年高溫多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降水季節分配均勻、氣 溫年較差大等。
主要氣候名稱: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常見失誤
***1***天氣用語和氣候用語相混。
***2***氣候用語表述不當。如“高溫多雨”一詞在應用時要註明是“終年”高溫多雨,還是“夏季”高溫多雨。
***3***氣候型別名稱與自然帶、植被型別相混。如將“熱帶雨林氣候”誤寫為“熱帶雨林”“熱帶雨林帶”或“熱帶雨林帶氣候”,“熱帶沙漠氣候”誤寫為“熱帶荒漠氣候”。
***4***氣候型別名稱不準。如“溫帶海洋性氣候”誤寫成“溫帶海洋氣候”。
***5***口語化。如“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答成“夏天高溫多雨,冬天溫度不高,下雨不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