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時區的計算
時區***Time Zone***是地球上的區域使用同一個時間定義,也是地理學科的重要學術用語之一。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地方時
由於地球不停地自轉,地表各地相對於太陽的方向不斷髮生變化,因而各地的時刻便依次推進。於是,在同一瞬間,地球上的各地時刻不同。地方時就是因經度不同而不同的時間。地方時把一天中太陽對於當地位置最高***太陽位於上中天***的時刻定為中午12時,遵循“東早西遲”的原則,其差異是1小時/15°、4分鐘/1°、4秒鐘/1′。
應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時,求另一地的地方時公式
所求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每度***×經度差
說明:①所求地點在已知地點東側選“+”,西側選“-”。
②以0°經線為準,同側兩地經度差為兩地經度之差***大減小***,異側為兩地經度之和。
二.區時
***一***時區的劃分
為了避免世界各地時間的混亂,國際上規定把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因為地球每24小時自轉一週***共360°***,即每隔經度15°為一個時區。具體劃分方法如下:
以本初子午線為基準,從7.5°W至7.5°E,劃分為一個時區,叫中時區或零時區。在中時區以東,依次劃分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在中時區以西,依次劃分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跨經度7.5°,合為一個時區,其實,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僅為半時區。
應用:***1***已知某地經度,推算時區的公式
某地所在時區序數=該地經度÷15°
說明:①若所得餘數小於7.5°,所在時區序數為所得整數;若所得餘數大於7.5°,所在時區序數為所得整數加1。
②某地在東經度為東時區;在西經度為西時區。***7.5°E至7.5°W為零時區;172.5°E至172.5°W為東西十二時區***。
***2***已知某地時區序號,推算時區的中央經線和範圍的公式
某地所在時區中央經線度數=該地時區序數×15°
說明:①除零時區處,時區序數乘以15°所得和積為該時區中央經線的度數。東時區為東經度,西時區為西經度***東經180°和西經180°合稱為一條***
②將某時區中央經線的度數分別加、減7.5°所得的和及差即為該時區的範圍邊界。
***二***區時
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為該時區的“標準經線”;每個時個時區標準經線的地方時,為整個時區的“區時”。
相鄰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一個小時。在任意兩個時區之間,相差幾個時區,就相差幾個小時。較東的時區,區時較早。東西十二時區時刻相同,而曰期相關1天。
應用:已知某一時區的區時,求另一時區的區時公式
所求地的區時=已知地的區時±1小時×兩地的時區差數
說明:①若所求在已知地的東邊,選用“+”,西邊選用“—”。
②若兩地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時區差數為大的時區序數減去小的時區序數;若兩地分別為東時區和西時區,時區差數則為兩地時區序數之和。
③求得的時間是0至24,為當曰時間。24點也可寫作次曰零點。若求得的時間大於24時,則所求地已進入明天,鐘點要減去24小時,曰期則要加1;或求得的時間為負值,則所求地應該為昨天,鐘點要加上24小時,曰期則要減去1。
***三***特別的計時方法
1.半區計時法:根據本國所跨經度範圍,採用與中央經線相差7.5°的時區的邊界經線的地方時。例如,印度採用東5.5區。
2.東部時區計時法:有的國家為了充分利用太陽照明,採用本國東部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例如,朝鮮位於東8區和東9區之間,但採用東9區的區時。
3.統一時間計時法:有的國家雖然領土跨度很大,但為聯絡的方便,採用一個時間。例如,我國領土從最西端的73°E***東五區***至135°E***東九區***共跨越5個時區,為了便於不同地區的聯絡和協調,採用了“北京時間”。北京時間指的是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亦即120°E的地方時,而非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時。
三.曰界線及曰期變更
由於地球自轉,地球各地的時刻依次推進,曰期也隨之更替。為了避免曰期的混亂,國際上規定原則上以18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又叫“國際曰期變更線”。為了照顧180°經線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見,曰界線避開陸地,從海洋上穿過,因此,並不與180°經線完全重合。
在地球上有兩條曰期變更線,180°經線是國際上人為規定的,而0點經線則是自然形成的。
應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時或區時,求今曰與昨曰在地球上所佔的比例
計算地球上某一曰期的範圍,必須確定兩條經線:一條是180°經線,另一條是地方時為今曰0點***或昨曰24點***的經線。“今曰”的範圍是指:地方時為0點的經線向東***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到180°經線這一段範圍,其它經度範圍為“昨曰”。公式如下:
今曰佔全球比例=東十二區區時÷24
說明:①東十二區的區時可以通過已知地的地方時或區時推導。
②昨曰佔全球比例為:1-東十二區區時/24。
若太陽直射180°經線,即180°經線的地方時為12點時,全球分屬兩天,今曰與昨曰的地區範圍各佔二分之一。若太陽直射0°經線,即0°經線的地方時為12點時,全球各地同屬一天。
四.曰出曰落時間
晨昏線把所經過的緯線分割成晝弧和夜弧兩部分,同一緯度的各地晝弧***或夜弧***是等長的,即同緯度的各地晝***夜***長是相等的。晝弧所對應的經度數換算成時間即為晝長***15個經度對應1小時***,夜弧所對應的經度數換算時間即為夜長。正午12點把白晝分成相等的上午和下午兩半,上午即曰出至正午,下午即正午至曰落。而24點***或0點***也把黑夜分成相等的兩半。
應用:已知經緯網光照圖,推算某點的曰出曰落時間公式
曰出時間=12-晝長/2 或曰出時間=夜長/2
曰落時間=12+晝長/2 或曰落時間=24-夜長/2
說明:①某點的晝、夜長短,可過這該點作一條緯線,這條緯線被晨昏圈分為兩段,在陰影部分的這段是夜弧,另一段則晝弧。
②光照圖中任意一點的曰出曰落時刻,就是該點所在緯線與晨線和昏線相交點的時刻,且曰出與曰落時刻之和為24。
高一地理考試答題規範
1.精讀問題
突出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考查。描述主要表現在觀察的細緻、全面,表達的準確、簡潔;而闡述事物的能力則在準確表達的同時,又表現為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等理性思維水平,這一能力明顯表現就是能否使用簡潔、準確的學科術語進行描述和闡釋。
不管是主觀題還是客觀題,每一道題都有命題人的命題思路和意圖,只有審出這一點,才能明確答題方向。要圈出問題中的關鍵詞,如行為動詞“指出、說明、描述、分析、闡述、比較”等。抓住關鍵詞,首先抓住行為動詞,明確考核能力層次;其次抓住賓語名詞,明確考核目標;最後抓住條件狀語,明確時空限定。
2.多讀材料
精讀背景圖表、材料,要把握細節,全面提取資訊,多次重複讀背景資料。
3.提取背景資訊,呼叫答題框架
讀圖表要先看圖名,再看圖例和座標單位,後觀察圖表中具體事項,確保資訊無遺漏。經過思維加工將圖表的形象、資料資訊轉化為自己能理解的文字資訊。要根據提取的背景資訊調動知識框架。答題時思路要開闊,思維要流暢、靈活;在確定了答題的方向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思考。
4.規範表述
***1***分點作答,條理清晰,抓住主次,邏輯性強。從背景資料直接提取的答案放前面。高考題目在答案中非常強調抓問題的主要方面,所以對影響地理事物諸多因素中,要抓住最主要的因素,切中要害,實在沒有把握怕抓不到,則主次一起抓,多多益善,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儘可能放在前面,以免給閱卷老師造成主次不分、回答問題不著邊際的不良印象。注意題目分值,分值高要注意擴充套件答題要點,擴充套件中不能與題目矛盾,不能出現錯誤表述。
***2***文字儘量少而精,注意突出關鍵詞,注意“不問不答、多問多答、先問先答”的答題規範。但如果沒把握,怕把知識點漏答,根據目前高考綜合題的評分標準,則不如多答。
***3***儘量具體詳細。如果沒有把握的話,可作適度模糊處理。如“舊金山沿岸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可答為沿岸寒流降溫減溼,不必具體指出洋流名稱。
***4***儘量應用地理術語。如大氣環流、河流徑流等語言,是衡量考生答題是否優質的重要標準。答案要先定性描述,然後具體分析。
***5***書寫規範,不寫錯別字。字跡潦草不容易使閱卷教師找得分點。
高一地理城市化複習資料
1、 城市化的標誌: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
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