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練習冊答案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必須記住我們做七年級語文練習冊的時間是有限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感謝欣賞。
***一***
第7課
鞏固•積累•運用
1.yíng wēi qù niǎo cāo jū xiān bǐng 倏 嫉
2.賈平凹 賈平娃 當 陝西丹鳳
3.填空略 所填的詞語均為疊詞,輕快、流暢、上口,富於音樂美,表達的意思也更加鮮明突出。 此外,這樣的寫法是依據孩童的感受和心理來寫,充滿童真童趣。
4.略。 ***只要句式基本一致,用聯想手法,句意順暢即可***
閱讀•感悟•實踐
***一***
1.題目略
***1***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要你願意去發現,美無處不在,希望無處不在。
***2***有了屬於自己的希望,也就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天空和世界,因為希望是我們奮鬥過程中的憑據和證明。
2.尋找月亮,其實也是在尋找夢想和希望。 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裡便踏實了,滿足了。文章抒發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對幸福的渴望追求。
3.作者描寫了酒杯裡的月亮、天上的月亮、眼睛裡的月亮、沙灘上的月亮。 美麗的月亮無處不在,成了幸福與希望、美好與安寧的象徵。 這樣描寫語言表達流暢,層次分明,而且充滿詩情畫意。
***二***
1.第一部分:寫月圓月虧,照盡人間的得意和悲哀,月亮永恆而人生短暫。 第二部分:寫月亮啟示人們,萬事萬物就是一個圓、一個圓的完成。 第三部分:寫月亮使人們認清了整個世界和自己。 ***意思對即可***
2.作者的看法:萬事萬物都有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世界不斷地周而復始,沒有永恆。 作者的看法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因為看清了這一點, “成功”則不狂, “失敗”則不惑; “生兒”則不喜, “老死”則不悲。 關鍵是抓住現在, “深深祝福我美麗的工作,踏踏實實地走完我的半圓”,可見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意思對即可***
3.這樣寫彷彿與月亮直接溝通,直面傾訴,感情強烈。
4.略
***二***
第9課
鞏固•積累•運用
1.題目略
shuǎng mí yuán jǔ jiàng jú
聊 嘹 拌 堪 冤 恍惚
2.***1***A ***2***B ***3***B ***4***A
3.激情澎湃 樂觀自信***浪漫瀟灑等也可***
4.示例:獻上一片愛心,托起一片希望;捐出一本圖書,送去一片陽光;捐出一件衣物,送去一份溫暖。
閱讀•感悟•實踐
***一***
1.意思相同,但原文用語好,因為它幽默風趣。 這種明褒實貶的話耐人尋味,令人忍俊不禁,比直說他 “偷懶”要含蓄有趣。
2.自己雖 “能走”,但因腳力不大,讓人抱著既不用自己費力,又舒服。
3.作者從小男孩由抱到要走再要抱的經歷中,感到事物的發展並不是直線向前的,而是曲折的,這就像小男孩能走後並不就從此永遠自己走,還 “時常要抱”一樣。 人類前行的歷史也是曲折的,但向前的趨勢是永恆的,就像小男孩最終還是要自己走一樣。
4.“男孩子”側重的是 “孩子”, “男人”側重的是“男子漢”的剛強性格。
***二***
1.引起下文,為下文焦姝的感動作鋪墊。
2.果果媽媽的去世讓焦姝意識到許久以來也沒有認真地注視過媽媽,內心受到震撼。
3.動作和神態描寫。 作用:***1***表現出媽媽對這些小首飾的珍愛。 ***2***爸爸的愛意讓媽媽內心產生幸福感。
4.她忽然覺悟,這個原來讓她處處不屑和憤慨的世界上,確有彌足珍貴和讓人心儀的因素——可以稱為詩意的東西……
5.原因:像焦姝一樣,封閉了自己,對身邊的一切 “不屑和憤慨”,忽略了父母的愛和身邊美好的事物。 建議:要善於 “從身邊最平凡瑣屑的場景裡,發現了詩意”,與父母溝通,理解他們,親近他們,接受他們的幫助和教育。像焦姝一樣去發現父母身上最美好的情感,去欣賞世界上美好的事物。
***三***
第11課
鞏固•積累•運用
1.chù màn qì sù sà jīng
塹 釁 逾 嵌 鎦 鏢 攙 奠
2.題目略
***1***憤激 ***2***峻峭 茂密
***3***逾越 ***4***齊集 ***5***顯現
3.題目略
***1***天安門 1952年8月1日
***2***10 20個左右
4.***1***列數字 ***2***列數字、作比較
閱讀•感悟•實踐
***一***
1.表示 懷念 敬仰
2.第一層***①~③句***:分別介紹碑身、小碑座四周、碑頂。 第二層***④句***:對前面三句進行歸納,說明整個紀念碑既有民族風格,又有新時代精神。
3.C
4.因為紀念碑碑頂是 “上有捲雲下有重幔的小廡殿頂”,這是具有我國民族傳統特色的建築風格;同時,紀念碑碑身和小碑座四周刻有的花紋,象徵了革命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二***
1.說明 “小品建築”名稱的由來。
2.“群體性”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之一“群體性”的內涵 以太和殿為例作具體說明
3.“九龍壁”屬於小品建築。 它是 “寧壽宮”中的一個獨立的、但又與整個建築群相配的小建築。 它起到裝點 “寧壽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