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學習物理的方法

  物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學科,想要學習好這一門並不容易的學習,需要同學們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1.學會使用物理課本初中物理課要學習的全部內容是什麼?初二物理課要學習初中物理課程中的哪些部分?物理課上老師會先講些什麼、後講些什麼?對新開的一門課程,同學們的腦海中會有一連串的問號,並且很想知道答案。這並不難,隨著學習程序每個問題都會得到答案。關鍵是作為學生,是被動地等待答案,還是主動地探求去尋找答案,對!當然是做後者。開學初,每位同學都會得到各學科的課本,初二的學生手中自然就會比初一時多出我們需要的《物理》課本。開啟課本,同學們的某些淺顯問題的答案就在眼前。物理課本是我們學習物理的依據,是同學們學習物理的嚮導。同學們要學會通過課前看物理課本而瞭解上物理課時老師要講的內容,知道上物理課時,針對所學環節聽什麼,使學習過程是有目的的行為。通過課中隨著老師的引導看物理課本,達到認知知識、理解知識要點的目的。通過課後看物理課本,達到複習鞏固知識,學會初步應用知識解答問題的目的。物理課本中有大量的依據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推論物理結論的課文,同學們認真閱讀後會發現,這些課文不僅能使你們淺顯地認識物理知識,還會使你們很好地組織出解答物理問題的論述語言,這是解答物理簡述題的語言之源。在我們學習了一些可用數學表示式書寫的物理規律之後,同學們會在物理課本中閱讀到一些典型例題的解題分析、解題過程。這是解答物理計算題的範例,要很好地閱讀、細心地反覆閱讀,這是分析能力、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良好培養過程,這個過程,可以使同學們對物理計算題的解題能力提高,書寫格式掌握,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物理課本中有一些引導同學們思考的小標題和小實驗的課題,在學習時間寬鬆時不妨讀一讀,它會使你們眼前一亮。同學們的物理思維會得到擴充套件,對知識的理解會深化。

  2.明確學習目標,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預期目標和要達到的目的,否則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學習知識亦如此。青少年時期的初二學生有著廣泛的好奇心,但好奇心再多、再強也無法取代學習目標。每位同學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好奇情感,使之轉化為求知的慾望,然後理智地確定全學期的總體學習目標,針對物理課各章節的區域性學習目標和平時各節課、各知識點的細節學習目標,使自己的學習過程是有序而行。在物理課的學習過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學習是重要的,也是困難的。因為每一個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條物理規律的認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為理解,才能達到應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解答問題的目的,這在學習過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同學們在學習每一個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時,要使自己由“機械記憶”轉為“意義記憶”,最終上升為“邏輯記憶”。俗話說得好:概念通了,一通百通。就是說:知識的學習中,概念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因此,同學們在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各章節中物理概念的學習,要特別注重理解每一個物理概念,每一條物理規律。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探尋好的學習方法。在初中物理課的學習過程中,良好學習習慣的自我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近期作用是可以使自己處於主動學習狀態中,遠期作用是使自己具有自主的繼續學習能力。初中物理課的學習,同學們第一要學會“預習”,並且有意識地培養預習習慣。預習要達到的目的有:知道未來要學習的內容;明確將要學習的知識中,哪些部分已基本明白,哪些知識要在上課時聆聽老師的講解。第二要學會“有目標、有重點的聽課”,這一點是跟預習密不可分的,只有預習的目的真正達到了,才能使聽課時做到“有目標、有重點”。第三要學會獨立完成作業,這裡所講的獨立完成作業,不單純指不抄他人的作業,而且是指做作業時不對照課本、不對照課堂筆記寫作業。是指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是要在同學們在獨立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信。在不斷培養自己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尋找一種優良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同學們不能忽視的。所謂好的學習方法,要有兩個適合:一適合所學的學科;二適合使用學習方法的人。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現象為基礎的學科,這就要求學習物理的同學要學會觀察物理現象,善於有目標地觀察物理現象,並學會依據物理現象,結合已有的物理知識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具體的學習方法會因人而異,每個同學要在認真的學習過程中去探求。基本原則是:學會有意識、有目標地觀察,豐富個人的感性認知;把握好學習過的“預習、聽課、作業”的三個環節;定期進行所學習知識的小結或總結。

  4.加強訓練,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在物理課的學習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兩方面,一是用物理用語表述問題和規範書寫物理公式、解題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實驗基本操作能力。物理用語是學習物理的語言工具,必須學好。物理用語中專用詞、專用符號需要一定的記憶,例如,每個物理量都有它的名稱和表示字母;每一個物理規律或定律所有它的陳述原則。但是這些內容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每個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數都是用物理名稱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物理規律或定律的陳述,一般都是條件式陳述或因果關係式陳述。靈活運用上述規律,正確使用物理用語,記憶物理概念,陳述物理現象或物理規律,就無需死記硬背,也不用擔心表述不自如的尷尬。同樣,物理公式的書寫、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格式,都要做到規範和熟練。它們是學好物理的基礎。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必須通過大量的親自動手做實驗才能熟練掌握,在掌握的基礎上才能找到操作技巧。實驗操作時要手腦並用,照章操作,要多向自己提問題。對每一個物理實驗,都要要求自己知道實驗原理,明確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項,這樣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問題的辨析能力。逐步達到依據實驗課題,提出實驗原理、選擇實驗儀器、組裝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步驟:通過實驗操作得出實驗結論的水平。同學們,希望你們在上述學習方法啟示下,能很好地設計你們的物理學習程序,為提高你們的學習能力而努力。

  二

  一、學好物理首先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基礎知識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基本概念***定義***,基本規律***定律***,基本方法。

  如:對於“凸透鏡”一節的概念的理解,“透鏡”就是可以讓光“透”過的光學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製成的。關於“凸透鏡”“凹透鏡”的定義則從透鏡的形狀和“凹、凸”兩個字的形狀上找相似點,而關於“焦點”則是利用凸透鏡會聚太陽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紙“燒焦”這個角度去考慮。在理解的基礎上,用科學的方法,把學過的大量物理概念、規律、公式、單位記憶下來,成為自己知識資訊庫中的資訊。前面學過的知識,是後面學習的基礎。

  反覆自我檢查,反覆應用,是鞏固記憶的必要步驟。所以每次課後的複習,單元複習,解題應用,實驗操作,學期學年複習等,都應有計劃做好安排,才能不斷鞏固自己的記憶。

  二、 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物理思維的方法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為主,建立物理規律以演繹、歸納、概括為主,而分析綜合與比較的方法滲透到整個物理思維之中,特別是解決物理問題時,分析綜合方法應用更為普遍,如下面介紹的順藤摸瓜法,發散思維法和逆推法就是這些方法的具體體現.

  ***1***順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從已知條件推論其結果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大多數的題目的分析過程都用到。

  ***2***發散思維法,即從某條物理規律出發,找出規律的多種表述,這是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從歐姆定律以及串並聯電路的特點出發,推出如下結論:串並聯電路的電阻是“越串越大,越並越小” ,串連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並聯電路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3*** 逆推法,即根據所求問題逆推需要哪些條件,再看題目給出哪些條件,找出隱含條件或過度條件,最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