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

  高一學生應該明確,高中物理內容與初中大體一樣,還是力、熱、電、光,只是比初中加深了一點,那麼同學們該如何在高一時打好物理的基礎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要善於觀察,將實際與理論相結合

  物理學得比較好的同學,大多是勤於觀察,善於觀察的。因而,他們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例如,在緒言課中,我們演示了小鐵球的碰撞現象,有的同學不僅單純地觀察到了一個球碰撞另一個球的現象,而且提出如果兩個球碰撞兩個球會出現什麼現象?三個球碰撞兩個球又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勤於觀察,善於提出問題必將使自己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推動自己去看書,去研究,去探索。這樣才能對物理真正產生興趣。

  當我們學習了摩擦力之後,就應在平時觀察生活中接觸物體接觸面的情況***物質的材料、粗糙程度等***,以及賽車與平常汽車的輪子與地面間的摩擦有什麼不同,使平時生活中的現象與摩擦力的相關知識結合起來。學習了慣性後,當看到汽車啟動或剎車時,車上的人向後或向前傾倒,或者汽車轉彎時,車上的人向彎外傾斜,看到這一現象就應當與慣性聯絡起來,這樣觀察具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大腦中必然儲存了大量的物理現象以及與之有關的物理知識。

  二:要勤于思考,培養物理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和邏輯性,聯絡實際多,靈活性強,學好物理單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規律。做物理題目首先要弄清它的物理過程,建立起正確的物理情景,分析它滿足的條件,從而正確地選用物理規律,不能把物理題簡單當作數學題去解。

  在高一剛開始的階段,我們所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較多,每學過一個概念,要弄清楚:這個概念是如何得來的?如何定義的?物理意義是什麼?和其他物理量之間有什麼關係……每學過一個公式,要力圖搞清:這個公式是如何得來的?適用條件和範圍是什麼?和其他公式之間有什麼關係……每做一道習題,首先審題要清晰,研究物件是誰?物理情景是什麼?選取哪個物理過程進行研究?該選用哪個公式去解題?將物理規律與數學知識緊密聯絡,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就一定會不斷提高分析、判斷、推理、歸納和想象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學習物理。

  三:要重視實驗,提高動手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物理概念、物理規律都是從自然現象的實驗中總結出來的。多做實驗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概念,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課標中,有不少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對於高一新生,注重把這兩種實驗做好,對於演示實驗,在老師演示的過程中,學生要根據老師的引導認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弄清每個實驗的目的、原理,瞭解一些儀器的效能與使用。對於學生實驗一定要強調人人動手,不能做“聽眾”;做實驗時,要遵守操作規程,明確實驗步驟,認真做實驗,仔細記錄資料,通過正確的處理和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在課後學生可以根據教材上的小實驗***如“懸掛法”找重心***或“做一做:測定反應時間”主動積極地去動手實驗,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同樣,大家學習物理時也要做好預習、認真聽講、複習、練習等基本學習環節,但是物理的學習還需要學生更多的抽象思維,所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還需要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做好高中物理學習的準備

  1、端正心態,正確的面對高中物理學習。

  由於先入為主的障礙,許多學生還未入高中就對學習物理失去信心。學生應該明確,高中物理內容與初中大體一樣,還是力、熱、電、光,只是比初中加深了一點。至於原子物理,一方面內容淺,另一方面在課本中所佔比例小,不必害怕和緊張。學生的心理不失去平衡,就會樹立能學好物理的信心。

  2、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過渡。

  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現象比較複雜。分析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有時還要從建立物理模型出發,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問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多於形象思維,動態思維多於靜態思維,需要學生掌握歸納,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方法,特別要具有科學想象能力。

  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時間;高中物理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時間、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還有方向,是向量。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順應新知識,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區別,指導學生掌握建立座標系選取正方向,然後再列運動學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來調整、替代原有的認知結構。避免人為的“走彎路”加高學習物理的臺階。

  3、做好學習方法的過渡。

  ***1***做好課前預習。高中物理的難度相對較大,提前預習可以對課堂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也有助於心理穩定。故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準備工作。

  ***2***課上要認真聽講,主動性思維。高中物理課由於內容較多,邏輯性較強,因此要求學生必須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做到主動思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學會知識的對比、歸納和梳理。如自由落體運動和拋體運動都可歸結為勻變速運動,服從同樣的基本規律;再如T=2πl/g***單擺***,T=2πm/k***彈簧振子***,T=2πR/g***地面附近的人造衛星***也都具有共同的特點。歸納和小結,可以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可以找出各部分知識間的內在聯絡。

  ***4***上課記好筆記,每章進行歸納小結。根據老師的要求,養成記錄及整理筆記的習慣,做好知識的落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