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複習課怎麼上

  複習不僅要注重加強記憶,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培養學生綜合概括知識的能力。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複習課怎麼上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轉變教師角色

  是誰在讀書?是我們的學生;是誰在學習?也是我們的學生。這是人人清楚、個個明白的道理。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忽視了這一基本的問題,故而導致了在具體的教學中包辦代替、越俎代庖的現象。課堂教學的真正意義在於教會學生學習,而不在於“教書”,更不是突出“講課”。我的第一節課就是從教的角度出發,重點教會學生提取圖表資訊的方法,強調的是教,讓學生根據所教的方法做練習,整節課學生都圍繞老師在轉;而第二節課則是從學的角度出發,從學生的錯誤習題出發,找出錯誤所在,分析並改正,在此基礎上,學生自動生成了提取圖表資訊的方法,整節課是老師在圍繞學生轉,老師不停地協助學生找錯誤及錯的原因,學生成了這節課真正的主人。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老師生怕失去課堂“霸主”的地位,生怕學生學不懂,課堂上往往重視講,長期以來,形成了“會講”、“能講”、“善講”的習慣,——而且語文老師幾乎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隨著教齡的增長而越來越會講,越來越能講,越來越善於講,越講越有味,越講越拖堂,有的確實忘記了“是誰在讀書?”,“是誰在學語文?”這些基本問題。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應轉變教師角色,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應重引導,重教法研究,重學生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學習。教師應由以往的“主講”變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協作者、參與者。師生是學習的共同體,教師要從原來的“霸主”、“權威”變為平等中的首席,變為學生的合作伙伴,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進行教學。

  二、改進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影響著其將來的發展方式,學生的發展方式又轉過來影響著其今後的生存方式。“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勢必影響學生知識的生成與發展。語文教學要淡化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單項或雙向交流的教學方式,鼓勵、提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項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只有轉變教學方式,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語文學習才能有實效,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才能變為現實。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應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學方式下進行,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大多數學生所適應,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一***開展自主學習,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多年來,受傳統“講授式”教學方式的影響,我們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低,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缺失。作為老師應該讓學生逐步學會自己攝取知識,掌握有效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上第二節課時,我先準備了課前熱身題,讓學生自主完成,對於他們自己已能獨立完成的,課上就不再涉及了。這樣,不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節約了課堂時間,使課堂高效。

  ***二***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當地開展合作學習。

  讓學生積極參與、交流互動,使學習中的每個成員都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為完成同一任務充分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合作學習是集個人智慧為集體成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可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也可以促進教與學的共同發展,體現創造性、開放性地學習及知識的生成性和發展性,同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在第二節課上,我僅將典型錯誤的練習答案投影出來,讓其他學生幫著找錯誤,並引導他們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出現這種錯誤的原因,我發現每位學生都很積極地參與,同時,我覺得被找出錯誤的那位同學會對這道題有非常的印象,有的也許會終身難忘,這比老師給他講,效果會更好。

  ***三***在課堂教學中,採用自主學習和小組探究學習相結合的形式。

  第二節課上,當完成了圖表資訊提取方法的生成後,我當堂讓學生根據剛生成的方法做了兩道題,由於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我採用的辦法是自主學習與小組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法,鼓勵稍差的同學加強合作,“三個臭皮匠還湊個諸葛亮”呢,我們可比臭皮匠強多了;讓反映較快的同學指導稍慢的同學,我發現:他們當起小老師還真有板有眼的。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再進行全班交流,出現點小問題,老師稍加點撥就好了。老師教得很輕鬆,學生學得卻很好。

  ***二***

  複習課是“六課型”單元教學中的一箇中間課型,它既是一個鞏固學生知識的課,也是一個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的課。下面就此結合教學實踐。從微觀因素複習,巨集觀單元複習,巨集觀總複習三個方面,談談我們的具體作法。

  一、微觀因素複習

  黎氏教學理論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巨集觀的“六課型”與微觀的“六因素”的緊密結合。這一結合,使教學形式變得靈活多樣。筆者在這裡所談的微觀因素複習就是“六因素”中的複習因素在學生自學中的運用,它一般用於對某一自學片斷、自學題的複習,下面舉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1、字詞的複習:當學生在完成對生字詞的正音正義的任務後,為了鞏固這一知識,可讓學生通過輕讀,默記或默寫等形式進行一下複習,這是為加強基礎的需要而進行的複習。

  2、新課與舊課有聯絡的知識的複習。如:我們在上《黃生借書說》這篇課文之後,為了讓學生摸索一點從文章題目辯別文章體裁的規律,讓學生回顧一下以前學過了的議論文,看這些議論文在文章題目上有何標誌?學生通過複習,自然找出《談骨氣》、《論雷鋒塔的倒掉》、《馬說》等文章。他們發現這些議論文題目上都常有“說”、“論”、“談”等字眼,一般屬議論文的範疇,如此類推,我們再讓學生判斷本課的《黃生借書說》和後面的《賣柑者言》文章的體裁時,學生立即就能準確地判斷出它們的文體。可見,這種複習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學到本課應掌握的知識,而且還能掌握一點從題目上判斷文體的規律。同理,我們在上其它體裁的文章時,也可以運用這種複習方法,讓他們摸索規律。這種複習重要培養學生能力。

  二、巨集觀單元複習

  單元複習包括小單元、中單元,大單元三種複習形式,這三種複習方式由小到大,由全面到重點,使知識不斷概括化、系統化、深刻化,在這個複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能力。

  1、小單元複習。我們一般把一篇課文作為一個小單元進行復習。一篇課文上完後,要讓學生對所知識進行一次鞏固,因而需要進行一次全面複習。它包括重點的生字、生詞、行文順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和與課文難點有關的內容,通過複習使課文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同時能進一步解決自學課文中未解決的特殊問題,使知識變得更完善。

  有時由於有些課文篇幅較長,內容較深,把一篇課文作為一個“六課型”教學單元,在教學時間和課型容量上不好安排,學生難以學習。因此,根據需要,我們有時把課文的某一部分或文章的某一個側面,作為一個小單元來引導學生複習。如魯迅的《故鄉》一文很長,在教學時如把整篇文章作為一個單元學習就很不方便,於是,我們就從小說的三要素***環境描寫、故事情節、通過人物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出發,把課文分成三個單元,每個單元學完後進行一次複習。這樣的複習,有助於學生把握課文的脈絡,也有助於學生模仿課文寫作方法進行單項寫作訓練。

  2、中單元複習法。這種單元一般指教材中劃分的自然單元。教材一般把文體相同的一類文章排列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單元。可見,這樣編排教材的意圖也是為了使學生通過對某一種文體的學習,掌握有關這種文體的寫作知識,培養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那麼,我們在進行單元複習時也應根據教材編排意圖進行訓練。如,我們在上第四冊散文單元時設計了這樣一道複習題。

  3、大單元複習。大單元複習是指在中單元的基礎上,或在教學完成全冊後將全冊中凡相同的文體列在一起進行系統複習的一種方法。如,第四冊共安排了九首詩歌,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上學期“談談詩歌”這篇短文的基礎上,對本學期詩歌特點分類有個更明確更深刻的印象,我們出了這樣幾道得複習題。

  ***1***詩歌有哪四個特點?

  ***2***詩歌有哪三種表達方式?哪兩種體裁?

  ***3***什麼叫自由詩?律詩?絕句?

  三、巨集觀總複習

  語文總複習在初中階段一般包括期末複習和學段複習兩種形式。

  1、期末複習。全學期的課文學完後,為了使學生知識系統化和進一步鞏固,我們便抓住綱要,給學生編織知識之網,讓學生通過複習練習把全冊知識縱橫聯絡起來,對這種複習我們一般採取問答和表格的形式編寫複習題。

  ***1***問答式:這種複習方式主要是把知識短文中的精要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列出來,見文後“知識短問答”讓學生先完成練習,再照答案理解記憶。

  ***2***表格式:既將全冊內容進行系統歸類,把相同文體聯在一起,擬出應掌握的主要內容,通過填表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全面系統複習,專案包括:體裁分類,文體知識簡介,課題、課文出處及作者簡介、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生字、生詞等項。這種複習方式既系統又全面;既注重了基礎,又注重了能力的培養;既注意了知識縱橫的聯絡,又注意了基本知識的鞏固。

  2、學段複習。即整個初中階段的總複習。這種複習知識面廣,更要注意知識的系統化,我們就採取分塊複習法,即把整個初中階段的課本知識劃分知識劃分為語文基礎知識、現代文閱讀、文言文和寫作四大塊,每一大塊作出系統的複習計劃和安排。如文言文複習又分特殊句式、典型虛詞、詞類活用、古字通假、古今詞義差異及古文標點方法等方面,讓學生在複習中選擇典型例句進行復習,使學生抓住要點,掌握規律、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