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三歷史第三單元複習提綱

  高中必修三歷史主要學習什麼內容?期末考試將至,同學們要做好複習準備了。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二

>

  三

  3、中國古代的藝術成就

  ***1***漢字:原始社會晚期起源於“文字圖畫”,經歷了: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的演變發展過程。

  ***2***書法藝術的發展:兩個階段:魏晉以前基本上是自發階段,魏晉時期開始進入自覺階段。

  楷書發展:始於東漢,魏晉楷書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初唐的歐陽詢、盛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草書發展:起源於漢初,成熟於東晉。魏晉以來盛行不衰,名家輩出。代表人物:盛唐的張旭、懷素等。

  行書發展:經過東漢至西晉約兩個多世紀的演變,書體完全成熟。代表:王羲之等。

  ***3***繪畫:

  起源:遠古彩陶畫:《鸛魚石斧圖》。

  戰國:楚國帛畫《人物龍鳳圖》和《人物御龍圖》。中國繪畫藝術從萌芽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

  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畫出現了。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隋唐五代時期:中國繪畫的一個高峰。隋朝展子虔的《遊春圖》,是現存中國最早的山水畫。初唐閻立本的《步輦圖》。盛唐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隋唐時期,敦煌莫高窟壁畫盛極一時。

  兩宋時期:宮廷畫院進入最為活躍的階段,畫學興起;風俗畫是當時畫壇的最大亮點。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長卷。

  元明清時期:文人畫成就最為突出。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黃甲圖》、清代鄭板橋的《墨竹圖》。

  ***3***戲曲:

  京劇: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劇戲班進京演出;道光年間“徽漢合流”的局面;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走向成熟,並湧現出程長庚、譚鑫培等著名的“同光十三絕”;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京劇迎來了它的繁榮期。京劇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風靡全國,被譽為“國劇”。民國以來,又逐步走向世界。

  其他戲劇劇種:秦腔、越劇、川劇、粵劇、黃梅戲等出現。

  方法總結

  1、運用列表的辦法將本單元繁雜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便於掌握。

  2、運用比較的方法,突破一些重點和難點,加深理解。如總結我國古代的科技成就,並歸納處於世界之最的成就,分析古代中國科技一直領先於世界,為什麼16世紀以後,中國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落後?

  ***1***四大發明

  ***2***《九章算術》

  ***3***留下了世界上最早日食、月食、太陽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記錄,編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4***《授時歷》比現行公曆早3百年。

  原因:

  ①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佔統治地位,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使科技的發展缺乏足夠的動力;

  ②封建統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與後期的“閉關鎖國”政策,進一步限制了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

  ③中國古代以儒學為主的教育內容與殘酷的文化專制統治使中國古代科技缺乏足夠的重視與人才;

  ④科技本身存在重實用性而少理論探討;

  ⑤重文輕技和封建迷信思想的阻礙。

  3、文史聯絡比較、情景創設等。有了人類就有人類的勞動、人類的情感,逐步就產生了表達人們勞動、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文學。中國文化源源流長,文學更是輝煌燦爛。同學可列舉自古以來我國文學的主要形式:先秦詩經、楚詞,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

  4、深層分析文化現象背後的社會原因,理解一定社會的文化和經濟、政治的內在聯絡,逐步培養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1***如中國古典詩歌最輝煌的時期當數唐朝,其原因是什麼?

  ①國家的統一和國力的強盛,為詩歌的發展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②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礎;

  ③開明相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舉“以詩取士”,不僅使文人思想開放、活躍,也直接刺激了詩歌創作的迅猛發展。

  ***2***宋詞繁榮原因:

  ①兩宋城市手工業、商業經濟的繁榮,是宋詞興盛的物質基礎;

  ②市民階層的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

  ③兩宋社會矛盾尖銳,文學家用詞更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3***明清小說產生的背景:

  ①明清小說是從宋元話本發展而來的。唐代傳奇、宋元話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說創立了長篇體裁,開闢了我國小說史的新階段;

  ②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進入強化階段;

  ③手工業、商業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市民階層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