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政治書重點知識

  考試的日期一天天逼近,同學的七年級政治書複習內容知識越來越緊張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

  希望從這裡開始

  1、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2、為什麼說受教育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1***從自身發民來看:一個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系統地掌握現代科學技術,那麼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2***從國家的要求來看: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識,才能獲得良好的就業機會,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3***所以,從公民的自身發展和國家的要求來講,受教育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3、為什麼說受教育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1***從國家繁榮來看:當今國際競爭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的素質的競爭、教育的競爭。實踐證明,哪個國家在科技經濟上落後,就會被動挨打。

  ***2***從對公民的要求來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個公民都有責任通過接受教育,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學水平,力爭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多做貢獻。

  ***3***因此,從國家的繁榮發展和對公民的要求來講,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4、學校給我們頒發學業證書、學位證書說明了什麼?

  對於我們的努力,國家和社會將會以一定的方式予以承認。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的受教育者應該享有的權利之一。

  5、怎樣理解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在我國,凡是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限制公民的受教育權,不得歧視任何人的受教育的要求。

  6、什麼是義務教育?接受義務教育有什麼特點?國家實行幾年制義務教育?

  ***1***義務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2***接受義務教育既是適齡公民的權利,又是適齡公民對國家、對民族應盡的義務;

  ***3***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6、青少年應如何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公民在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受教育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青少年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自覺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以高度的責任感為祖國、為社會奮發進取,刻苦學習,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

  人格不可辱

  1.什麼是公民的姓名權?法律對公民的姓名權有哪些規定?

  姓名權是公民人格尊嚴權的重要內容,“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婚姻法第十四條: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心隨母姓。

  2.我們應如何尊重、維護自己的名譽?

  ***1***一個人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名譽,首先自己要愛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譽,還要學會尊重他人的名譽。

  ***2***要講誠信.誠信不僅是經商的道德基礎,也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還是一個民族綜合素質的體現,一個人有了信譽才能獲得良好的名譽。

  ***3***不做違反道德和法律的事.

  3。怎樣對待同學之間的起綽號問題?

  ***1***綽號並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給別人取不雅的綽號,不分場合隨意喊別人的綽號,其實質是取笑別人,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表現,侵犯了別人的人格尊嚴。

  ***2***起綽號不僅反映了一個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心理素質和倫理道德等問題。

  ***3***給人起綽號,應慎之又慎

  4.什麼是人格尊嚴?人格尊嚴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人格尊嚴權是指公民的人格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權利。人格尊嚴包括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榮譽權、名譽權等。

  5.法律如何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人與人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國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6.當我們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應該怎麼辦?

  依照有關法律規定,侵犯人格尊嚴權的,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或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7.如何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1***不做有損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尊紀守法,既是公民良好素質的體現,與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

  ***2***人格尊嚴受到侵犯時,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8、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什麼關係?

  對於公民來說,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三***

  有朋自遠方來

  1.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民俗風情各異,涉及到哪些方面?

  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日慶典、禮儀規範、娛樂愛好、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等。

  2、為什麼要重視瞭解和認識各國文化的差異性?

  ***1***現代科技的發展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越來越近,整個地球就像地球村。

  ***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同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強。

  ***3***世界各國的文化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人類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世界文化殿堂中的瑰寶。

  ***4***如果不瞭解或不尊重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風俗習慣,往往就容易造成我們交往的障礙和困難,甚至導致誤解。因此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

  3.世界各國的人在處理、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方法不同的原因是什麼?要求我們怎麼對待?

  ***1***不同民族和國家由於生活習俗和文化背景的差異,造成了處理解決問題時的態度和方法的不同。

  ***2***我們要了解或尊重不同國家、民族的風俗習慣,並且在交往中引起重視。

  4.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是如何形成的?

  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習俗都具有獨特性,正是這種文化習俗的獨特性,才構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5、我們在同世界各國人民的交往中,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各民族文化的差異呢?

  ***1***對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習俗要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等相待,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友好往來,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瞭解中國。

  ***2***對於外國的文化與習俗,我們不能不加分析地簡單模仿,全盤照搬。對外來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應該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堅決抵制。

  ***3***必須掌握文明社會普遍認可和適用的基本禮儀和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