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分析說明題

  分析說明題是初一政治考卷上的重頭戲,也是政治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初一政治的分析說明題,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1.一個先進班集體的同學說:“班集體就像一個大火爐,每個同學像一塊塊木炭。大家想要得到火爐的溫暖,就必須點燃自己放進去。木炭越多,燒得越旺,那麼班集體也就越溫暖。

  他的這句話說得有道理嗎?為什麼?

  這種說法正確。班集體的凝聚力表現為班集體成員為了共同的目標團結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的形成,靠的是全體成員的團結與奉獻。只要我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激勵、積極向上,我們的班級才能成為一個具有凝聚力和安全感的大家庭,我們才能在這個溫暖、和諧、真誠、向上的大家庭中健康快樂地成長。所以這個同學的說法是正確的。

  2.有人說:“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男生女生交往不利於學習,也不利於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所以男生女生不宜交往。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請辨析:為了避免“早戀”,男生女生不要交往。***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有益於我們身心的健康發展,有益於形成團結上進的班集體。男女生可以取長補短,從而營造出一種和諧、合作的氛圍。男生女生建立在友誼基礎上的正常交往,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快樂、美好的感受。但為了避免“早戀”,男生女生交往要恰當,男生女生交往要做到:言行適當,自然大方;互相尊重;平等待人;自愛自重,珍惜自己

  3.背景材料:上自習課時,班主任劉老師發現小浩同學的座位下有一堆紙團,要求小浩撿起來。小浩不撿,老師就批評了小浩,小浩覺得很委屈,氣沖沖地頂撞了老師。老師生氣地撿起了紙團後,發現不是小浩丟的。

  請你辨析小浩同學的上述言行。

  小浩同學的上述言行是不正確的。***1分***

  ①要增強規則意識和集體觀念。維護課室衛生是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基本要求,發現垃圾要主動撿起來,自覺維護課室衛生是我們每個學生應盡的義務。***2分***

  ②要尊重和理解老師,學會與老師溝通,主動接受老師的教育。小浩應積極地撿起紙屑後,再等下課後主動與老師溝通,主動向老師認錯。***3分***

  ③要養成平和友善、遇事冷靜的心態,要學會換位思考,提高區分是非善惡的能力。***2分***

  4.開學初,同學們推選成績優秀的李真同學擔任學習委員,但是她認為擔任班幹部會耽誤自己的學習時間,對自己沒有好處,於是便以“沒有工作能力”為藉口拒絕接受。李真同學的做法對嗎?請說說你的理由。

  這種做法不對。①我們熱切渴望生活在一個富有凝聚力的班集體中,因為只有在這裡,才能感覺到溫暖,才有歸屬感和力量感。而一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的形成,靠的是全體成員的團結與奉獻。②作為班級成員,每個人都應參加集體活動,培養集體榮譽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為班集體爭光,這樣不僅有利於優秀班集體的形成,而且也有利於鍛鍊自己的才幹,使自己在優秀的班集體中與其他同學共同進步。

  5.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刪除了“敢於鬥爭”、“見義勇為”等內容,不再鼓勵中、小學生犧牲自我“敢於鬥爭”,而是要求他們“遇 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遇有侵害要善於鬥爭,學會自救自護”。為此,七***5***班的同學展開了大討論:張凱說:“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生命的尊重和保護,決 不意味著提倡青少年冷漠、臨陣逃脫。”劉丹說“刪除‘敢於鬥爭’、‘見義勇為’等內容,就是不鼓勵我們同壞人壞事作鬥爭。”穆群說:“這是要求我們採取一 種積極而靈活的方式同壞人壞事作鬥爭,力所能及去見義勇為。” ……

  你同意誰的觀點。請簡要闡述自己的理由。

  答:贊同張凱、穆群的說法,不贊同劉丹的說法。

  ①未成年人的身心發育還不成熟,力量還比較弱小,而違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惡和狡猾的,鼓勵未成年人犧牲自我“敢於鬥爭”,容易使人未成年人身心甚至生 命受到不應有的傷害

  ②要求中學生遇到壞人壞事和違法犯罪行為主動報告、善於鬥爭,學會自救自護,就是鼓勵未成年人要敢於又要善於同壞人壞事和違法犯罪行 為作鬥爭,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用最小的損失來制止違法犯罪。

  ③刪除“敢於鬥爭”,“見義勇為”並不是不鼓勵中小學生與壞人壞事和違法犯罪作鬥爭,而是採 取一種機智靈活的方式,不能硬拼和蠻幹,這也是一種力所能及的見義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