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學設計
羚羊木雕這篇文章通過平凡的家庭瑣事,讚美了孩子間的真誠的友誼,提出瞭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會大問題,發人深省。也寫出了孩子間最純潔的友誼。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思路
本文所寫家庭故事貼近學生生活,結構精緻,佈局巧妙,情節發展曲折,矛盾環環相扣。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符合人物個性。設計時只能有所取捨,把更大的自由、發現的快樂給學生,讓他們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聯系自己家庭生活和成長經驗去體驗人物思想感情,從而欣賞課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並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認識,從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衝突,使自己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教學目標
①課文分析:本文寫的是子女與父母的衝突,其中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教學本文,要讓學生在瞭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意識到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我們怎樣看待友誼,怎樣看待物質利益,怎樣更好的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怎樣消除我們與父輩之間的隔膜。
②學情分析:我所任教的七***1***班學生語文成績處於中等水平,在朗讀與發散思維能力方面尚有欠缺。希望通過本文的教學引導學生掌握朗讀的基本要領,能夠做到有感情的朗讀,並能根據教師引導,發現課文所要揭示和表達的深層次問題,進而闡明自己的觀點。
二、教學重點
1.分角色朗讀,把握人物個性化語言;
2.思考課文所要揭示和表達的深層次問題。
三、課前準備
學生
①課前請同學們在練筆時就“金錢與友誼”談談自己的看法。
②課前自讀課文,查字典疏通文字,瞭解文章的大意。
教師
①對課文進行多次閱讀,品味文章內涵,形成自己的觀點。
②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內容
1.匯入新課
現在我這裡有兩樣東西:一樣是一些金銀珠寶,一樣是幾個窮朋友。假如讓你選擇其中你需要的東西,你選什麼好呢?***窮朋友***為什麼有這樣的選擇呢?***朋友珍貴,友情珍貴***友情是用金錢換不來的。現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話:有什麼不要有病,沒什麼不能沒錢。沒有人認為金錢很重要,金錢是萬能的嗎?
***大螢幕投影出示學生的觀點,請作者讀一讀***
“俗話說的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我看來,友誼是建起人類溝通的橋樑,友誼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友誼的重要性是金錢無法比擬的。”
——七***1***班 呂芙蓉
“在人生當中,擁有幾份真正的友誼,比擁有金錢更有意義。擁有友誼,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的朋友會來幫助你;擁有友誼,讓你的生活更加快樂;擁有友誼,你的人生才會更加顯現出自我價值。”
——七***1***班 肖玉菲
“如果你沒有了金錢,你可以得到真心朋友的幫助,馬克思年輕時就是靠朋友救濟才度過難關的,不是還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千古名言嗎?但是如果你沒有了友誼,就算有金錢,也會感到很孤單。”
——七***1***班 江煒傑
“友誼和金錢對我都很重要。沒有友誼,生活將失去色彩,孤獨和寂寞將始終纏繞著自己;沒有金錢,就失去了生活的基本物質條件,沒有生存,何談享受。”
——七***1***班 呂婷婷
的確,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是友情。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希羅多德說:“世界上沒有比一個既真誠又聰明的朋友更可貴了。”斯托貝說:“財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卻是財富。”這足以表現友情無價。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有重財輕義的思想往往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良的影響。《羚羊木雕》的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好,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張之路的《羚羊木雕》。
2.教師板書課題,並檢查預習。
3.初步感知課文
①課文寫了哪幾件事?***板書***
②文中寫了一隻什麼樣的木雕?圍繞它發生了什麼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③你認為這篇文章寫得怎樣?
要感知課文內容,就要朗讀,朗讀有助於體會。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對文章的初步感受。教師鼓勵學生對課文有主動的、獨特的感受,隨時加以肯定。
[教師小結]
《羚羊木雕》這篇文章把孩子與父母的矛盾衝突展示在我們面前,矛盾尖銳集中。文章一開頭氣氛就很緊張,緊緊抓住了我們的注意力,媽媽、爸爸、奶奶先後出場,人物的語言很有特色。這樣巧妙的情節,精彩的語言,同學們一定要精讀揣摩。
4.精讀賞析
⑴學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請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聽讀後進行評價。
教師用大螢幕投影問題:
①品味揣摩人物個性化語言
②文章結構順序能否調整
***過渡***從大家的掌聲和眼神裡可以看出,同學們已被文章深深地感染了。哪裡有興趣哪裡就有發現、有感悟,進而有創作。小組討論誰讀得好,好在那裡,如果朗讀中有不足,有什麼不足?然後全班討論。
全班討論對人物的理解,其他同學補充或糾正。
①品味揣摩人物個性化語言
分別對“我”、“媽媽”、“爸爸”、“奶奶”、“萬芳”的語言進行揣摩、品味,並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②文章結構順序
調整後不好。在敘述這場家庭糾紛的時候插敘了我和萬芳的友誼。這樣寫是對故事情節作必要的交待,能夠吸引人,使故事懸念迭起,情節起伏跌宕。
體驗反思
***過渡***:同學們在悄悄地長大,在生活中你可能不得不面對與父母的分歧,也許是“剪不斷,理還亂”,也許是唱出和諧的主旋律。
⑵大螢幕投影出示問題:
①禮物應不應該送?***分甲、乙展開辯論***
②貴重的物品能不能送給朋友?
老師小結:
甲 該送:情比物重要
乙 不該送:父母送給自己的禮物怎麼能回使友誼變得俗氣。這對父母的不尊重。
答:“我”不是隨便送,是送給好朋友,轉送他人並不意味著“我”不珍惜父母的禮物。而是萬芳特別喜歡***她也不是因為名貴而喜歡,而是造型別致,美觀***這並不庸俗。
***過渡***我不知道木雕貴重而把它送給朋友,現在我知道了“貴重”,卻要向朋友討回***當然是被父母逼的***不就意味著與朋友的情誼不如木雕貴重嗎?
這就引發出一個問題,貴重的物品能不能送給朋友?到底是物重還是情重?
[小結]古人云:士為知己者死,試想連命都可以送,還有什麼不可以送的啊?***江湖義氣除外***當今社會有多少重情輕財,他們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為困難的下崗職工送去生活費,為失去父母的孩子資助學習費用,他們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過渡:通過剛才的討論,大家對文章的主題已經有了鮮明的認識,那就是羚羊有價情誼無價,但現實畢竟是現實,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被人誤解,內心很委屈的經歷,說一說。
自由發言:
老師小結:人生活在這樣世界裡,不可避免的與人交往,理解顯得尤為重要,父母與子女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同學們之間都需要理解,理解是永恆的話題。***出示***讓我們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憂愁。
5.教師小結
學生處理矛盾的方法有差異:有的學生非常衝動,甚至以離家出走解決問題;有的則非常理智地考慮如何避免這樣的矛盾出現。教師這時要因勢利導,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錢和友誼的分量。如果在生活中,學會溝通,讓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這樣就能儘量避免出現文中的矛盾衝突。
6.作業
想像“我”要回木雕到家後的情景,模仿課文續寫。
五、小結
教學形式活潑能抓住學生的特點,教學效果較好。最初的設計是讓學生快速默讀,然後集中討論我與父母衝突中人物的個性化語言。雖然學生也是積極參與討論,但感覺他們與作品好像隔了一層紙,對人物感情的把握仍不透徹。改為全文分角色朗讀之後,不僅是朗讀的學生,所有的學生都投入到文學的魅力中。因為朗讀是化無聲的書面文學為有聲語言,能幫助學生深刻地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從而打動學生的情感,還可以進行語言訓練。作品讀得越好,學生就越能理解文學形象並受它感染。在朗讀時,教師主動參與,讀“媽媽”這個角色。讀完後全班評議朗讀者是否把握了人物的性格心理。隨著討論的進行,同學們發言越來越積極,所有的同學都投入了這場家庭糾紛。“我”的委屈傷心;爸爸的圓滑世故;媽媽的著急嚴厲等等都在評議和爭論中發現、理解、把握。從中我也深刻體會到,語文課一定要多讓學生讀,絕不能用教師的講、大量的練、漫天的問代替學生的讀、學生的感、學生的思!
六、板書
《羚羊木雕》
張之路
寫了三件事:
萬芳和“我”換褲子──上星期
“我”送羚羊木雕──昨天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今天
媽媽***爸爸*** 重財輕義***媽媽固執、生硬,爸爸老成持重***
“我” 重義輕財
奶奶 通情達理
萬芳 仗義理解
羚羊木雕教學反思
本節《羚羊木雕》的課堂教學中,如果說,這節課若有幾分品評價值的話,在於思想上,教者力圖在課堂教學中怎樣促進學生的學,有效地突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在做法中,也力圖圍繞以下幾點:一是努力使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必要環節,使小組活動避免形式化點綴的色彩,真正從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成為體會、探究的有益過程;二是通過不同形式的讀書,讓學生“變成”作品中的人物來揣摩體會其事件中的個性特點,使學生更大程度深入文字的理解;三是在教師角色上,使教者成為選取支點撬動全文理解的主導者,使教者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分角色朗讀,進一步理解人物的點撥者,使教者成為引導學生思維由表及裡不斷深入的追問者,使教者成為關注學生自己的生活、獨立而正確思考的引導者。
當然,這些都是教者本節課中著力的目標,實踐中的粗糙、牽強及自以為是處仍然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