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期中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八年級數學期中考試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一

  一、試卷結構

  本卷各章節內容所佔分值為:第11章《數的開方》選擇題3分,填空題6分;第12章《整式的乘除》選擇題12分,填空題16分,解答題37分;第13章《全等三角形》選擇題6分,填空題4分,解答題16分。從分值來看,第11章考查的內容較少,雖然第12章為重點,但考查的內容所佔的分值稍顯有點多。

  二、試題分析

  本卷主要考察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綜合能力,考察知識點全面、具體,難度適中。注重考查了學生的基本運算能力,其中單純的計算題分值達到了30多分,佔1/3,其中細心的同學都能得滿分。

  失分較多的題出錯原因為:

  1、乘法公式掌握不牢固,

  2、冪的運演算法則混淆,

  3、符號出錯。出錯原因多數為考慮不全面造成,如:填空題第15、20題出錯較多,第15題多數同學都只考慮了一種情況,第20題有的有的是隻算了***a-b***2,有的是沒有看到a>b這個條件,結果得“ -3”,今後應提醒學生審題時要看清條件;因式分解題也是學生失分的一大項,像填空題第16題,出錯的就較多,本來這道題要求較高,需要注意變符號,還應分解徹底,所以這道題失分較高;解答題26題,失分率也較高,較多同學忽略面積保持不變這個條件,列出的是方程而不是方程組,因此求不出解。總體來說本卷考察知識點全面,基本沒有超綱、超本現象,覆蓋面較廣。

  三、改進措施

  1、立足課本,加強基礎知識訓練,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

  2、加強基本方法的訓練,特別是計算能力的提高。教學中應不斷引導學生歸納一些常見易出錯的型別,加強歸納訓練,以便讓學生避免出錯。

  3、強化過程意識,注意數學概念、公式、法則的推導過程,重視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解題思路的探索過程以及解題方法和規律的總結過程,讓學生展開思維,真正理解所學知識,做到活學活用。

  4、常見型別應進行鍼對性訓練,同時應對學生進行一些解題技巧方面的指導。

  範文二

  一、試題分析

  1.題型與題量

  全卷共有三種題型,分別為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其中選擇題有10個小題,每題3分,共30分;填空題有8個小題,每題3分,共24分;解答題有6個小題,共46分;全卷合計24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2.內容與範圍

  從考查內容看,幾乎覆蓋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教材中所有主要的知識點,而且試題偏重於考查教材中的主要章節,如軸對稱、一次函式、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試題所考查的知識點隸屬於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三個領域。

  3.試卷特點等方面

  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試題注重了實踐性和創新性。突出了學科特點,以能力立意命題,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精神。有利於考察數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於教學方法和學法的引導和培養。有利於良好習慣和正確價值觀形成。其具體特點如下:

  ***1***強化知識體系,突出主幹內容。

  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是檢驗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關係到今後各方面能力水平的發展。本次試題以基礎知識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點,對主幹知識的考查保證了較高的比例,並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貼近生活實際,體現應用價值。

  本次試題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題材,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通過填空、選擇、解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實用性和應用價值。

  二、學生答題分析

  1.基礎知識比較紮實。縱觀整套試題,可以說體現了對學生計算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方面的綜合測試。尤其是本套試題提升了實踐能力,是對學生學習的全方面情況進行了測試。我校學生在測試中,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學習狀況,中上水平的學生成績比較理想。如第19題、20題的計算的能力測試,21題的作圖能力測試及22題的證明題,參加考試的學生的正確率也是比較高的,體現了紮實的基本功和準確進行計算的能力。

  2.應用知識的能力比較強。運用數學基礎知識,解決數學和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本次試題比較集中地體現了這一思想。尤其是在第23題和24中充分體現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比較突出的。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採取的措施

  此次測試,雖然學生答題情況整體比較好,但是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現歸納如下,以便於改進提高。

  1.部分學生審題能力較差。一個學生知識不懂,老師可以再講,可如果養成了做題不認真的習慣,那可是誰也幫不了。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不光但要注意知識能力的培養,還要注意一些好習慣的培養。

  2.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不強。學生對基本的知識和概念掌握的不夠牢固,應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缺乏思考的習慣,做題不夠嚴謹,分類思想仍需加強,如第23題和24題,學生失分較大。

  四、今後努力方向

  1.在課堂上下功夫,認真研究教材和教參,把握每節課的重難點,指導學生牢固掌握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注重學生學法的研究。從本次的考試看出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技能掌握還是比較紮實的,但還應該看到,部分題目一有變化,學生容易上當受騙,思維就顯得混亂、沒有條理。說明程式化的知識強調過多,以後課堂教學應多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絡讓學生從學會走向學活,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認真聽講的習慣,上課積極思考的好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3.認真指導學生讀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培養學生提高計算準確率。

  4.提優補差,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多鼓勵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的學習逐步提高,讓所有學生都有發展。從這次的考試中可以看出,兩極分化還是比較嚴重。要關注這部分學生,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對策,防止拉大差距。同時也要讓那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儘快脫穎而出,使數學的教學質量有更大的提高。

  範文三

  本次考試內容為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內容涉及三章:1. 二次根式;2.勾股定理;3. 平行四邊形。本試卷共三道大題,選擇、填空、和解答題。滿分120分,時間120分鐘。選擇題佔32%,填空題佔40%,解答題佔48%,基本涵蓋了所有知識內容。整套試卷題號、分值分配比例大致為:

  學生在選擇題、作圖題得分情況還可以,失分較多的是填空題、計算題和24、26題。失分原因:***1***要領不太清楚。***2***審題不清。***3***靈活性不強。***4***計算能力比較差。

  ***5***多數同學做題的規範性比較差。***6***數學分析能力較差。

  二、考試成績分析:

  1.全班各分數段人數分佈如下: 我班本次考試,參加考試的學生共計62人,平均分40.1分,及格率5.2%,優秀率為0。最高分94分,最低分18分。從上面的比較不難看出,我們的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都比較低,總體數學水平處於底層,並且數學的兩極分化問題較為嚴重,因此需要我們好好反思我們的教學,尋找差距,努力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三、教與學存在的問題

  ①學生層面:

  1.學生的基礎差,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差。

  3. 整體素質偏低。學生的優秀率、及格率整體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後進生數量多,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4. 學生整體學習風氣不濃,不能做到主動學習和提前學習,大部分同學都是在教師的監督下進行,並且個別同學缺乏數學學習的興趣。無心向學的學生較多,馬虎應付學習的學生多,導致學習成績不好。一部分學生不僅自己不好好學習,而且還影響其他人,嚴重影響了良好班風和學風的形成。

  5.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具體表現在:時間抓得不緊,不會合理安排和利用;佈置的作業好多學生不認真寫,有的抄作業應付;課後沒有養成及時複習的習慣,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直接影響到後續知識的學習,導致知識漏洞越來越大。

  ②教師層面:

  1.結合平時課堂的反映及考試成績比較,在課堂上有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課堂無計劃性,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時間搭配、教學進度、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很好的規劃。二是對基礎知識課堂落實不到位,缺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三是課堂練習的實效性差。

  2.教師角色轉化不到位。教學方式沒有發生實際性的變化。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視了練習的過程,學生被動學習。

  3.課後輔導抓得不紮實。

  4.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在新課改的形勢下,不主動學習,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跟不上新課改的要求,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陳舊。課堂上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不活躍、枯燥,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不想學,怕學,課堂效率低下。

  四、結合本次考試質量分析特提出以下努力措施:

  1、轉變教學理念,適應課程改革

  要提高學生素質,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認真學習和研究《課程標準》是轉變教學理念的主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教學方式, 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使教學過程變為學生展的過程,這樣才能適應當前的課程改革,才能應對考試的變化。

  2、抓好基礎,提高基本技能

  從試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又可以看到,基礎不紮實是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強基礎知識仍然是當前必須注意的重要問題。***1***加強平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紮紮實實地學習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重視經常性的複習,不斷學習,不斷鞏固。***2***正確處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與解題的關係,不能把數學課上成解題課,片面追求解題技巧 ,搞題海戰術。***3***對於成績中等和較差的學生首先要抓好“雙基”,決不能片面追求解難題、偏題、怪題,否則得不償失。

  3、課堂教學設計要符合班級實際、教學實際,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重難點,深入鑽研教材,落實“雙基”提高能力,做到教學堂堂清,不上無備課的課,克服惰性和隨意性。作業設定要符合教學實際,精心設計,多種題形結合出現,及時批改反饋矯正、面批輔導與集中講評相結合,做到作業日日清。

  4.進一步強化訓練,提高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是學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解決這個問題,平時必須紮紮實實地下工夫,對學生高標準、嚴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答題規範、表述準確、推斷合理。

  5、保護與發展學生的求知慾望,幫助學生養成適宜高效的學習習慣。如每天預習、早午自習學習,完成作業;學習中確定目標發現重點,提出不懂問題與學生交流,向教師請教;做好家庭作業和課堂練習等,教師要精講多練,擴大學生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