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閱讀題

  在語文的考試中,閱讀理解題是必考的一個題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外婆的笑,是我終生難忘的。

  ②外婆的大半輩子都在苦水裡掙扎。幼時家裡是極窮的,吃不上飯,以至於不得不全家流落街頭、屈膝垂顱地乞求施捨。外婆17歲便早早嫁到了外公家。嫁妝,是一麻袋番薯。

  ③外婆的身體是經過歲月打磨的。她上過山、下過田,做過廚子,當過保姆,也掏過糞槽。屋外的荒地硬是被外婆墾出了一片果園,每到秋季,便碩果飄香。連在倉庫裡逮到的一隻皮毛油亮的大老鼠,外婆也能做成餐桌上的佳餚。

  ④經年的苦難根結在外婆的身體裡,裝不下了,便溢了出來,化作了糙雜的短髮,化作了黝黑的面龐,化作了青筋突兀的大手上的老繭。

  ⑤但是啊,外婆她愛笑。

  ⑥外婆的笑,與小家碧玉、溫柔甜美是絕無關係的。她一笑起來絕不掩口做作,仰起頭,咧開嘴,露出唯一被無情歲月眷顧的雪白的牙齒,任那股氣浪從丹田衝將上來,攜著滿腔的豪氣笑!

  ⑦外婆信佛,脖子上時常掛著個觀音狀的小錄音器,一摁按鈕,便會梵聲大作,唱出些佛教的經文來。不知是否因耳濡目染,每當外婆仰頭大笑時我總有梵音大作、身心滌盪之感。夏天常見外婆坐在沙發上扇著扇子,遇著樂事便大笑。扇著扇子笑,豐胖的身材,恍惚間竟如一尊活彌勒。

  ⑧外婆喜歡和後生們說話。每當我問起過去的艱難生活時,她總是撿幾件在她認為不太苦的事,輕描淡寫地說,言辭裡竟沒有太多苦意。那些事,在我聽來卻都是現在難以想象的窘迫與離奇。外婆說了幾句便停了話茬,轉而問起我的事來,我便拿些事跟她說,她聽得津津有味。“為啥?”“耶?”“這麼好啊!”外婆沒讀過書,這些就是她用來表達感情的話。我對她說的,有成長的樂事,有學業的辛苦,有感情的糾葛,而無論是可悲的還是可笑的,無論是她聽得懂聽不懂的,她總是回報我以大笑,灑脫的、無羈的大笑。

  ⑨外婆的笑,如一座悠遠寧靜的谷。我悲,她笑;我笑,她便又咧開嘴和我一起笑。婆孫二人便隔著谷裡的朝霧傳音、喊話,她將我的小悲在她經歲月摧殘的大悲中揉開、撫平、驅散,又拿出她迎接苦難的淡定與豁達給予我以最樸實直接的鼓勵——仰頭,咧嘴,笑!

  ⑩外婆的笑,笑盡塵世的冷與熱,苦與累,悲與愴,憂與澀,笑得豪氣,笑得恣意。歲月想用苦難將外婆埋葬,卻不曾想有朵以苦難為養料的花,在陽光下,翩然綻放。

  1.結合語境,理解文中畫橫線的三個句子的深層含義。

  ***1***外婆的大半輩子都在苦水裡掙扎。

  ***2***外婆的身體是經過歲月打磨的。

  ***3***外婆的笑,如一座悠遠寧靜的谷。

  2.文中的第⑤段在全文的結構上起什麼樣的作用?

  3.“每當我問起過去的艱難生活時,她總是撿幾件在她認為不太苦的事,輕描淡寫地說,言辭裡竟沒有太多苦意”,這體現了外婆怎樣的性格特點?

  4.你怎樣理解外婆“有朵以苦難為養料的花”?

  答案:

  1.***1***外婆大半輩子的生活都比較貧困而艱苦。***2***外婆長時間從事各種生產勞動,非常辛苦。***3***無論喜與悲,外婆始終都以“笑”來面對。“笑”是外婆生活的常態,更是與“我”交流的方式。

  2.過渡***承上啟下***。

  3.這體現了外婆豁達開朗的性格特點。

  4.外婆總是把苦難看淡,從苦難中汲取教訓,把自己經歷的苦難作為生命中積極向前的動力。

  ***二***

  ①對於父親,我一直想寫卻不敢寫。也許是他對我的愛不輕易言表的緣故吧。“五一”的時候我沒有回家,父親打電話來詢問我的情況,還說到表叔打兒子,打得很凶,最後孩子賭氣不去上學,甚至發誓不參加中考了。我聽到父親在電話裡深深地嘆了口氣,他也許是在感嘆為人父實在是困難,而做兒子的卻總是對此渾然不覺。

  ②接完父親的電話,我好一會兒緩不過勁來。我奇怪我的記憶裡竟然沒有一次捱打的情景。父親對我太好,很早就達到了關係平等的地步,他會徵求我的意見,一如徵求我的母親的意見。而我到了青春期之後,卻處處與他為難,讓他吃盡了溝通的苦頭。我經常任性妄為,做了很多不可理喻的事,讓父親很不開心。對這些父親從不提起,他總面帶著滿足的微笑,平靜地接受街坊鄰居對我們兄妹的讚美,為我們驕傲。

  ③小學的時候,我因為玩爆竹炸傷了自己。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我聽見父親和母親互相埋怨,最後竟然打了起來。我聽著刺耳的茶杯破碎聲,突然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愧疚感,不禁默默地流淚,不知道哭了多久,才沉沉睡去。朦朧中,我感覺到一雙溫暖的手在擦拭我冰冷的臉龐,那麼柔和,那麼小心翼翼。我睜開眼睛看到是父親,他在哭!他一個大男人像小孩子一樣在沒出息地哭!旁邊是同樣默默哭泣的母親。那一晚上,我們仨都沒能睡著,我們都在自責。我發誓以後一定不再闖禍,我是能承擔責任的人了。就在那個晚上,我猝不及防地長大了。

  ④中學的時候,老師講朱自清的《背影》時佈置了一項作業:也寫一篇關於父親的《背影》。真奇怪,我的腦海裡恍惚沒有父親的背影。直到這時,我才發現父親其實一直都是在以迎接者的姿態接納我:記得上中學後,父親陪我走路上學,他讓我走在前面,自己拎著包緊緊跟著,我的影子就在他滄桑的臉龐上忽隱忽現;我乘車外出,他會目送著我坐的車子漸漸走遠,直到消失,我只能推測他什麼時候會背過身去;家鄉四面臨水,坐船跟吃飯一樣稀鬆平常,而只要我坐船回家,常常在江心就能眺望到碼頭上站著一個人,那一定是我的父親。我的父親啊,他為什麼就不能早早地轉過身子,讓我也看看他的背影呢?他和我面對面地站著,青春站過去了,激情站過去了,生命也站過去了寶貴的一半。

  ⑤後來我考上了大學,還是一所名牌大學。在我們的小村子裡,我一下子成了名人,但父親只是用平靜的聲音回覆那些溢美之辭。他默默地打理好我的行囊並送我到學校。安頓好了之後,我送他到車站。那次似乎是我第一次送他,也是他第一次主動走到我前面。我看著他微微佝僂的身軀有說不出來的難受,誰知他突然轉過身子,對我說:“我今天還是不回去了吧。”說著就又往學校的方向趕,彷彿兒子的大學是他的大學,於他充滿了溫和而強烈的歸屬感。

  ⑥回到校園,我們一起參觀了傳說中的櫻花大道和民國時的建築。每到一處,他都努力而貪婪地看著,彷彿要把永久的遺憾和逝去的理想看回來,彷彿要把四十多年似水的年華看回來。我知道,這麼多年了,他心中的那個夢並沒有死,它還活著,它要化作浪漫櫻花在我的大學開放。

  ⑦現在我上了大學,妹妹在最好的高中做最好的學生。看起來很美,但家裡的開支卻日漸凶猛。為了供我們兄妹倆安心讀書,父親又拾起了荒廢多年的養蜂手藝。母親偷偷告訴我,最熟練的養蜂專家一天也要被蜜蜂蜇上五六次。我在學校裡看到盛開的鮮花,便似乎看到父親正被蜜蜂攻擊,他所有裸露在外的黝黑的面板都是被攻擊的目標。我甚至一度想回到家鄉,殺死他的蜂王,踹翻他的蜂箱。我們總勸他帶上防護面罩,但這也沒起多大作用,養蜂是細活,很多時候要靠眼睛和手感。父親還是不得不經常裸露面龐去接觸蜜蜂,頂多端一盆肥皂水在旁邊,被蜇了就迅速抹一下,草草了事。

  ⑧前幾天看到同學寫的一句話“父親是我的致命武器”,一種刻骨銘心的認同感油然而生。我的父親於我,也是這樣。你不知道現在我有多愛他,愛他甚過我的青春,我的理想,甚至我的生命。我願意他找個機會狠狠地揍我一頓,補上我為人子應該承受的痛楚。我願意為他祈禱,為他折壽幾年,只願他多活幾年,讓我多做幾年孝子。我要告訴他,如果有來世,我還要做他的兒子,永生永世做他這個沒有背影的父親的兒子。我還要告訴人們,其實父親和孩子,他們是彼此的致命武器,孩子們一定要珍惜父親的曠世偉大的恩情。這份情值得我們用全部的熱愛和尊敬、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償還。

  1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了父親在“我”不同的成長階段關愛“我”的幾件事。這些事包括:

  小學時 →父親哭泣自責並撫慰被爆竹 炸 傷的“我”

  父親跟在後面陪“我”走路上學

  中學時 ______①____________②______

  大學時父親送“我”上學並和“我”一起參觀校園______③______

  2.請結合第③段的內容,說說段中加點的“猝不及防地長大了”的含義。

  3.請結合第④段的內容,對段中劃線句子進行賞析。

  他和我面對面地站著,青春站過去了,激情站過去了,生命也站過去了寶貴的一半。

  4 本文與朱自清的《背影》表現的都是真摯感人的父愛,請從寫法、內容等方面,簡要比較一下兩篇文章在表現父愛上有哪些不同。

  答案:

  1.①父親目送“我”乘車遠去 ②父親站在碼頭等“我”坐船回家③父親養蜂供“我”和妹妹上學

  2.“猝不及防地長大了”是說父親的這次落淚讓我深受震撼,使我突然之間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變得懂事了,意識到了自己要承擔起責任。

  3.①“他和我面對面地站著”形象地寫出父親以迎接者的姿態在我身邊呵護著我。

  ②後面三句用排比的形式,突出了父親為了“我”的成長,付出了長久而深厚的愛。

  ③全句表現出了“我”對父親這份愛的理解和感激。

  4. 本文與朱自清的《背影》表現的都是真摯感人的父愛,但在寫法上有所不同。本文是借朱自清的《背影》反向寫沒有背影的父愛,表現父愛的擔當;而朱自清的《背影》則是借背影寫父愛,表現父愛的深沉。本文是列舉多個事件,以時間為線索;朱自清的《背影》則是重點寫一個主要事件,以情感為線索。

  答案示例二:本文與朱自清的《背影》表現的都是真摯感人的父愛,但在內容上有所不同。本文寫的是在各種事件中直接當面表露的真切的父愛,朱自清的《背影》寫的是隱含在艱辛生活裡的含蓄的父愛;本文感人的一幕是父親不顧自己的辛苦養蜂供兒上學,朱自清的《背影》感人的一幕是父親不顧自己的不易爬月臺買橘子給兒子路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