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閱讀理解
對初一語文閱讀題的練習,會讓你在考試中受益匪淺。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曾幾何時,一檔名為《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在央視熱播,筆者就來說說舌尖上的軍隊。
②二戰中,美軍士兵對裝備的午餐肉罐頭深惡痛絕,他們甚至編出很多段子來調侃這種罐頭。然而,在戰時的英國,午餐肉罐頭被當地百姓當作聖誕菜餚享用。這種落差就是國力的體現。
③越戰之後,美國淘汰了老舊的馬口鐵罐頭包裝口糧。硬質罐頭的重量、硬度影響了攜帶的便捷性。隨著分子技術的發展,美國開始採用一種被稱為軟罐頭的包裝技術。採用軟包裝不僅擁有和馬口鐵罐頭同樣的保質期,還便於攜帶和空投。包裝廢物在戰時也易於被掩埋或者帶走。在執行祕密任務時,也不會因為碰撞而發出聲響。
④最早使用軟罐頭技術的是美軍特種部隊。他們經常需要在越南叢林中執行超過十天的遠距離巡邏或者偷襲任務,攜帶傳統的硬質罐頭非常不便。美軍後勤部門拿出用於醫療包裝的高分子材料包食物給士兵吃。美國一直用最新的科技來推動軍隊的飲食進步,並將其視為戰鬥力的一部分。
⑤除了軟罐頭之外,營養支援技術也是來自於美國 軍方。營養支援本是醫學專門技術。上世紀50年代,美軍開始研究此項醫學技術,通過給士兵注射營養液便可以維持生存,而且達到無損健康、保持精力旺盛的效果。美國軍方打算送宇航員上太空,不進食則無需考慮宇航員的排便問題。最後這個實驗失敗了,因為即便什麼都不吃仍然會有排便,人體的膽汁需要通過排洩系統排出。這種技術被用於治療消化道出現問題的重症病人。中國就有因為癌症需要切除整個腸道和胃部的病人一直靠營養液維持生存,甚至結婚生子並存活。軍隊餐飲科技的進步實際上可以推動民用商業領域的進步。
⑥上世紀90年代,美國開始配發新型單兵口糧。這是一種可以自熱並且攜帶安全的前線口糧。為了避免口味單調,美軍開發出二十多種不同的菜品,甚至為回教徒和素食主義者開發出專用的口糧。
⑦我軍有無類似的軍用口糧呢?
⑧我軍後勤部門一直在研發各種軍用食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壓縮餅乾。壓縮餅乾可被視為炒麵的升級版,當初製造壓縮餅乾是希望方便攜帶。隨著生活水 平的提高,壓縮餅乾的口感和營養也有所改善。有很多人認為,壓縮餅乾是一種泡過之後可以變得很大的食品,這並不是製造者的目的。壓縮餅乾的單位熱量也談不上很高,至少與同等質量的肉類比沒有什麼優勢。整體而言,這是一種不算先進的單兵口糧。
⑨中國真正具有技術含量的軍用食品是脫水米飯,最早發明脫水米飯的是舊日本軍隊。中國改良了日本的技術,只要加入少量熱水,脫水米飯就可以食用,口感也接近一般的米飯。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效仿美國研製了類似的單兵自熱食品,發展到今天已經出現了十多種 不同的改良型號,適用於各個軍兵種。
⑩一個國家的軍隊是否強大,不完全在於擁有多少飛機坦克航母,而吃飯的水平往往能體現其後勤能力。對軍用食品的研製開發,是軍隊建設今後不斷努力的一個重要方向。
14.從全文看,軍用食品要具有哪些特點?***3分***
15.根據第⑤段內容,請給軍方“營養支援技術”下定義。***3分***
營養支援技術是___________技術方法。
16.文章第⑧段加點的“不算先進”能不能改為“不先進”?請結合文段內容回答。***3分***
17.下列有關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介紹了美國和中國的軍用食品發展情況,其中介紹美國軍用食品是按時間順序說明的。
B.文章標題化用熱播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將神祕的軍方資訊生活化,新穎別緻,容易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C.文章第⑥段中舉中國癌症病人靠營養液維持生存的事例,意在說明將醫學上的營養支援技術運用到軍用食品研製上是無法實現的。
D.中國在軍用食品技術研製發展上,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差距,這更需要我們加強技術創新,提高軍用食品的技術含量。
答案:
14.***3分***便於攜帶,食用方便。營養結構合理,保證健康,保質期長。***答對一點得1分***
15. ***3分***營養支援技術是指依靠注射營養液便可以維持士兵生存,而且無損健康、保持精力旺盛的技術方法。***維持生存1分;無損健康1分;保持精力旺盛1分***
16. ***3分***不能換。“不先進”是全盤否它的先進性。而作者寫的“不算先進”是指壓縮餅乾有先進之處,如便於攜帶,有飽腹作用等,但因為它有不足之處,如熱量不高,沒有同等質量的肉類優勢,所以說“不算先進”。***沒有結合文字作答只得1分***
17. ***3分***C
***二***
①想知道成語中春、夏、秋、冬這四個字各自出現的頻率,有了像百度和谷歌這樣的搜尋工具以後,似乎變得容易了。在一個收錄了41843條成語的成語網站中,春出現的頻率最高,出現了102次;其次是秋,出現了97次,而且這兩個字經常連用;包含夏和冬的成語,則分別出現了31和22次。總的說來,春和秋出現的頻率在成語中遠遠超出冬和夏。
②說到春秋,首先想到的是孔子修的史書《春秋》,這是記載了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魯國曆史的一部史書。據說那時春秋是史書的統稱。看來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喜歡用春秋來代表一年四季了,甚至代表年代的更替、時代的變遷了。
③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祕密可能就藏在我國的氣候規律中。
④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四季分明。尤其是農耕文明所在的中原地區,四季變化非常明顯,而與我國同緯度的其他國家四季 卻並不分明。我國華南地區受冬季風影響,除了春夏秋三季外,有的地區還有接近冬季的初春和深秋氣候,而同緯度的世界其他地區,大部分全年皆夏。我國華北、東北四季分明,而同緯度的世界其他地區,基本上只有秋冬春三季,季節變化還遠沒有我國鮮明。總之,世界上中國的四季更替最分明。因此中國人喜歡用春夏秋冬四季說事,用春秋兩季代替一年四季,用春秋表示年代,用春秋形象地代替歷史,就不奇怪了,而且這也是中國的專利。
但為什麼用的是春秋,而不是冬夏?
⑥我查找了一下有關我國一年四季分佈的文章和地圖,發現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的。但全國有兩個無夏區:一個是青藏高原地區,另一個是大興安嶺與呼倫貝爾草原地區;有一個無冬區,即南嶺與武夷山以南地區;還有一個位於雲南昆明一帶的四季如春區。這樣大的地區或無夏或無冬,人們怎麼能知道何 謂夏、何謂冬?但是這些地方卻大都有春有秋,或者可以說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都有春秋,因此我們的祖先用部分代替整體時,顯然應該選用春秋,而不是冬夏。
⑦此外,春秋兩季是一年中最有標誌性的季節,春花秋葉,滿山如旗,夏與冬簡直無法相比。
⑧另有一個原因也應該提及,就是中國四季的長度有這樣一個特點:北方冬長,南方夏長,但無論南北,春秋都很短促。如長城、天山以北,冬季長達半年以上;廣東、廣西、海南島,夏季長達半年以上,南海諸島全年皆夏。由於我國大陸性氣候特徵顯著,冬冷夏熱,春天升溫快,秋天降溫快,因此春秋兩季特別短促,春秋兩季加起來也就等於一個夏季或一個冬季的長度。有一年,我在長白山親眼目睹了秋天的腳步是何等地迅速 。前一天還是滿山青翠,一夜霜雪,綠葉結冰,滿山皆白,凍得綠葉枯黃,迅速脫落,遍地速凍的綠葉鋪滿山谷。秋天就這樣來臨了。
⑨這種氣候特點讓我們的祖先對春秋之際自然界短促劇烈的變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對於漫長的冬季和夏季則已經麻木。因此春秋作為一個詞彙出現比冬夏的概率就多多了。
12、第④段運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3、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採用這種順序和說明內容有關,原因是什麼?***3分***
14、中國人對春秋感受深表現在哪些地方?3分
15、閱讀全文後,請你概括出中國人對春秋感受深的原因。3分
答案:
12、舉例子 作比較 具體清楚說明了中國的四季更替最分明。
13、邏輯順序 1分 本文主要說明內容是中國人對春秋感受深的原因,1分採用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來闡述說明,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的規律,更易於人們理解接受。1分
14、①春和秋出現的頻率在成語中遠遠超出冬和夏。②我們祖先喜歡用春秋來代表一年四季,代表年代的更替、時代的變遷。***答對一個給兩分,兩個都對給3分***
15、1中國有無夏區,無冬區,四季如春區,但絕大部分地區都有春秋;2春秋兩季是一年中最有標誌性的季節。3我們祖先對春秋之際自然界短促劇烈的變化印象深刻,而對於漫長的冬季和夏季則已經麻木。***一點一分,注意概括性語言的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