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教育散文

  教育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常聽有人說,老師有什麼,不就是那麼幾節課,每年有兩個大假期,多麼清閒啊!其實,這恰恰是他們對老師工作的不理解,他們不懂得幾節課的背後需要超出幾節課幾倍的備課,需要超出幾節課幾倍的時間來看作業,需要超出幾節課幾倍的時間研究學生,老師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老師心上的工作是沒有時間限制的。還有一些教育人士說,人家外國教師的工作量要比中國教師大多了,但他們卻忘了,人家外國實施的是素質教育,而我們實行的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無論對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老師工作的繁重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繁重的作業,中小學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大多數都在搞大量的機械作業,領導逼著留作業,家長逼著看作業,老師兩頭受氣地在批改作業裡非常疲勞。二是名目繁多的^考.試,因為現在的^考.試是體現教師工作價值的唯一辦法,因此,加強管理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加強^考.試,於是各種花樣繁多的^考.試粉墨登場,^考.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老師繁重工作的過程,出題,監場,看卷,著實忙。三是複雜的學生問題,現在,社會對教師的要求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複雜,這就給老師的工作帶來了太多的艱難,面對社會眾多因素造成的問題學生,要求老師一個解決,老師搜腸刮肚,心裡勞累,不言而喻。老師工作的繁重更多地是體現在下課後,心理的沉重負擔上,這種工作的無形延續讓老師全天候工作,這是其他任何一個職業所不具備的。這種工作看不見,摸不著,但自己又說不得。因為,你一說累,就會有許多人反駁,農民會說,你能比我們挖土揮汗辛苦?工人會說,你能比我們機器隆隆辛苦?商人會說,你能比我們風險奔波辛苦?有苦不能說,只能埋在心中。

  事業前途平淡中的無奈

  可以說,每個剛剛走上講臺的教師都曾經有一番壯志巨集圖。有的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學校的領導,有的想通過自己的拼搏成為一代名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許多人的稜角光滑了,雄心沒有了,壯志消失了,更多的是對事業前途失去了信心,在平淡之中無奈地工作著。因為他們發現,原來現實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遙遠,在學校裡並非你的業務水平高就能走上領導崗位,於是,這些人,有的向社會投降了,成了自己曾經厭惡的人,更多的是變得冷漠甚至於消極反抗了。他們發現現實和自己的教育之夢距離太大了,必須在應試教育的怪圈中旋轉,否則就會遭受領導的批評,家長的指責,最好收起你那一套教育的烏托邦,回到可憐的現實中,為了生存麻木而機械地重複前人的勞碌,於是現實和理想的矛盾掩藏了,只是如此工作著。當然也有少數輝煌燦爛的人物,但他們的機遇,他們的環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的,而且,我也一向認為不用那少數人成功的例子去衡量我們這些普通人,我認為不需要以這些特殊的例子來要求普通的教師,我們的教育機制,教育氛圍應該引起反思,為什麼要讓我們教師如此無奈地在平淡中工作,難道我們不需要激情烈火地點燃嗎?我們不願意在平淡中無奈地工作,我們同樣需要陽光燦爛,生機勃勃,我們不願意在灰色中流淚生活。

  社會關係善良者的煩惱

  在現代這個特殊的社會裡,人際關係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前途以及幸福生活,而作為很少和外界打交道的教師則只能在關係網中望洋興嘆了。其實,興嘆到也無所謂,主要是一遇到麻煩事,則真地讓人煩惱得怒火中燒,比如說,你要去辦點事情,如果讓人家知道你是老師,馬上就會遭受白眼和冷淡,而如果你慌稱自己是某某機關的,那麼,馬上人家就會對你另眼相看,這時,你會感悟什麼是權勢,什麼是沒有地位。因此,作為老師最好是無事,無病無災,這樣萬事大吉,自得其樂,然而,這種情況似乎不太多,人生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這時,你就不得不硬著頭皮,磨破腳皮,厚著臉皮,說破嘴皮地去跟人家打持久戰,這時,你就會發現學校裡對真善美的追求,到了社會上是多麼地格格不入,這種“不入”很是讓老師心中感到任務的艱鉅和內心的煩惱。

  或許有人說,還有學生嗎?學生也可以給你幫忙嗎。一方面教師羞於知識分子的面子不願意讓學生幫忙,另一方面似乎有些掌握重大關係的學生也不肯為老師幫忙,因為老師沒有東西給他嘛。所以,在關係大網面前,善良的老師只有一片煩惱了。

  ***二***

  寒假中,我因事到縣城,回來時需坐公交。一上車,開車的小夥子就微笑著打量我,我慌忙打量了一下自己,渾身並無異樣。於是想:難道他想先要車票?正要開口詢問,他先說話了:“您還認識我嗎?”……這真讓我無從想起,畢竟教學十幾年了,教過的學生也畢竟無數,一時還真想不起他是誰了。他看我有點尷尬,就說:“您教過我好幾年,論輩我還得叫您姑呢。”聽他這樣講,我立刻從這個成熟、帥氣的小夥子臉上搜尋到他少時的調皮、稚氣的影子。

  他是我教的第一屆學生,與我同村。當時,我還擔任著他所在班級的語文課和班主任工作。記得當時的他非常聰明,理科成績一直不錯。不知是天性使然,還是因為仗著與我有親屬關係,特別調皮。那時的我剛剛師範畢業,比他們也大不了多少,卻一心想維護所謂的師道尊嚴,從不懂與他們平等交流、表揚激勵。加上在教學方面不懂深入鑽研教材,只知道拿著教參照本宣科,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自然不會喜歡學語文,不喜歡我的高高在上,這也註定了我的教育方式當然是失敗的。在我因為一件小事狠狠責罰他後,他憤而退學了。而我因為年輕氣盛,礙於自己可憐的自尊,沒有去家訪,甚至沒有安排同學去他家裡請他回校繼續學業,即使我們在同一個村裡居住。這以後,我竟然沒有見過他——直至今天。

  真想不到,我會在這裡遇見他,真是尷尬之極。他好像已經把過去的一切不愉快都忘掉了,樂呵呵的與我攀談起來,告訴我他已經結婚生子了,還執意免了我的車票,邀我下次再坐他的車。

  下了車,我心裡五味雜陳。這是至今令我想起就汗顏的一屆學生,他們留給我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我時常想起因為我的淺薄無知而葬送了美好前程的幾位同學。在那個青澀的教育年代所犯的錯誤像沉重的十字架,無時無刻不激勵著我在教育教學道路上不斷探索、進步,永遠不要誤人子弟。

  ***三***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回顧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走過的歷史程序,號召人們把國家建設好,把民族發展好。在講話中,習特別闡述了他對中國夢的理解。習這番講話引發各界的熱評和思考。什麼是中國夢?我們如何才能實現中國夢?

  作為一個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31年的普通西昌農村小學教師,我也有自己的西昌教育夢。

  我的夢之一:西昌要大力發展均衡教育。客觀公正地說,雖然西昌市委政府在均衡教育方面下了大力氣,也取得了顯著地成效,但是,西昌在城鄉之間、所謂的強校和弱校之間,無論在辦公裝置和學校軟硬體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正是因為這個客觀差別,才導致了西昌擇校現亂象的屢禁不止,導致城市學校吃不了,農村學校吃不飽。城市學校和農村鄉鎮中心校人滿為患,村級小學卻門可羅雀,生源萎縮,只能自然消亡。這實在令人心酸。農村小學盲目的撤點並校,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質量,但卻間接地增加了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並且極易引發學生在上學、放學途中的安全問題。希望西昌的相關部門積極履行應盡的職責,大力發展西昌的均衡教育,讓西昌城市、鄉村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我的夢之二: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大自然是培養學生智商、情商的有效的、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但是,由於安全問題,學校都不願意組織學生進行諸如春遊等走進大自然的活動。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村小學的教師,我十分理解學校所處的尷尬境界。校園安全問題畢竟重於泰山,泰山到底有多重,誰也沒有稱過,也就沒有一個可以實際具體操作的標準。作為個體的人,畢竟生命高於一切,如果生命不存在了,其他的一切也都不復存在。但是,中國有一句古話說得好,溫室裡養不出萬年青。如果教育界都保守地將學生禁錮於教室裡,只讓他們接受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我們的下一代又拿什麼來承載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重擔?

  我的夢之三:切實給中小學生減輕課業負擔。“減負”喊了若干年,可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廣大中小學生的書包還是那麼鼓,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還是那麼重。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高考指揮棒的作用外,不得不說的是,我們的教育評價體系確實是出了問題。教育主管部門緊緊盯住學校,學校緊緊盯住教師,教師緊緊盯住學生。盯什麼呢?原來就是盯考試分數。學生考試成績高,教育主管部門、學生家長、老師、學校幾方面的臉上都有光,還可以說紅光滿;而要是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就灰頭土臉,教師就臉上無光,學校更是如喪考妣,惶惶不可終日,害怕受到上級相關部門的批評、責罵。說實話,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到底有多少是我們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可以用到的?

  我的夢之四:讓“營養餐”真正營養學生。實施“營養餐”工程本來是國家對廣大農村中小學生的深情厚誼。但是,從媒體上我看到了一些不和諧的負面新聞報道,這裡我也就不一一例舉例舉了。一些地區的極少數學校,把“營養餐”當成“唐僧肉”,雁過拔毛,給學生吃不僅沒有營養,而且還損壞身體健康,毫無營養價值的垃圾食品。真的讓人感到寒心。讓人欣慰的是,我們西昌的“營養餐”工作做得紮紮實實,目前運作情況良好。但願西昌的相關部門一如既往,讓“營養餐”真正營養學生,把黨和政府的這一惠民工程落到實處。

  我的夢之五: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切實杜絕有償補課。不可否認,雖然西昌的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地發出檔案,嚴禁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可還是有極少數教師,由於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置師德師風於腦後,巧立名目,進行有償補課。他們的這種行為,讓廣大西昌教師蒙羞,損害了西昌的教育行象。建議相關部門積極行動起來,對這種教育亂象堅決給以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