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初學者調音有哪些方法

  剛買回來的吉他,吉他的音準不一定是對的,此時我們需要學會自己調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吉他初學者調音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吉他初學者調音方法

  建議一定要備一個吉他調音器,這樣我們就可以完全靠指示燈來調準吉他的琴絃。如果沒有調音器,只能人為手動操作了:

  首先,準備一個調音的工具,我們調絃總要有個基準音。定好了基準音,便可以對其他的弦校準了。一般來說是調準第五絃的空絃音;

 

  然後校對第六絃,我們可以按住第六絃的第五品位,對比這個音與第五絃的空絃音,直至兩個音完全相同;校對第四弦的時候可以按住第五絃的第五品位,與第四弦的空絃音相比,直至兩個音完全相同;以此類推,校對第一弦的時候比較第二絃第五品位與第一弦的空絃音,直至完全相同。

  如果不會調,可以試試線上調音,還有APP版的。

  最後調好了琴絃,我們可以對照著試一試最拿手的曲子,看看有沒有感覺。一般來說按照這個方法調好了以後,一摸吉他的琴絃感覺就來了。

  吉他調音的方法

  一、六音笛法

  這是最簡單的方法,適合初學者。六音笛是專門為吉它調音設計的,其六個音與吉它的六根弦在音高和排列順序上都是一一對應的,所以使得調音十分簡單,只要吹響一個笛音,記住其音高,調整相應弦的音高與其相同即可。據此調完六根弦。

  二、單音笛法

  單音笛是適合所有樂器調音的工具,自然也包括了吉它。一套單音笛一般是一組完整的自然音階,但我們只要選用其中一支笛就可以了,這樣隨身攜帶十分方便。至於選哪個音笛,完全根據自己習慣,但一般是吉它弦的六個音:E、A、D、G、B、E中的一個。調音時,先調準與單音笛同音的那根弦,然後據此調準其它弦。

  比如假定我選的D音笛,那麼就先調準第四弦D的音高,然後根據此弦來調其它弦,具體可以有兩種方法 :

  一是採用鄰弦同音法:四弦D的第五品是G音,與三絃同音,於是按住四弦第五品,彈響,據此調準三絃音高。然後根據三絃又可以調整二絃,依次類推。

  二是採用聽空絃音法:如果您樂感較好的話,完全可以採用此法。四弦D唱名是RE,第三絃G的唱名應該是SO,既然RE音高已經確定,那麼自然可以馬上唱出SO來,據此即可調準三絃G。依次類推,調準所有弦。

  三、聽電話音法

  有時在朋友家表演,突然發覺弦不準,身邊又忘帶調音笛,怎麼辦?別急,教你一招:

  拿起電話聽筒***或按下擴音***,聽到忙音了嗎?這就是一個國際標準的A音。這下會了吧?對了,先據此調準第五絃A,就是第五絃空弦的聲音,然後再據此調好其它弦。

  四、聽自然泛音法

  調音結束後,可採用聽自然泛音法再加以更精確的校準。其原理是:吉它的十二品自然泛音應與空絃音相同。分別彈出空絃音,以及該弦十二品自然泛音,如果音準相同,則調絃準確,反之該弦不準,還要調整。

  五、聽拍音法

  調音初步準確後,找出不同弦上的兩個共同音,同時彈響,如果發出的聲音是象波浪一樣一起一伏的,即有拍音,那麼說明其中一弦肯定不準,需再作調校。因為如果兩音訊率完全一致,雙音合成之後,聲波的振幅疊加是完全和諧的,不會出現拍音。只有頻率有差別時,才會產生交錯疊加,出現強弱不勻的拍音現象。

  六、看弦法

  在已調好的一根弦上找出下一根你要調校的弦的空絃音的位置,彈響,保持其聲響,然後調校那根空弦,直到其產生共振為止。再進一步,可以仔細觀察共振情況:如果琴絃呈振動、很快衰減、再振動的狀態,則說明有拍音,尚未很準;如果和原先彈響的音一起慢慢衰減,則說明二音十分一致,調音很準。

  吉他初學者應該注意

  1 初學者練習應該用失真音色還是使用本音?

  這是一個爭論了很久的問題,以後也許仍要繼續爭論下去,堅持前者的人認為這樣能練習他們對音色的控制能力,能練習護弦,保證了以後演奏的音色不會一片嘈雜。而後者認為使用本音練習能強化他們的運指能力,強化了每一個音符的顆粒性,以保證在以後的高速演奏情況下每一個音符的完成度都很高,不會被強大的失真音色掩蓋住手指能力的不足而忽略了練習。實際上這不是一個是與非的問題,而是一個先後問題我的建議是:在基本功與技巧練習時使用本音,在

  相應樂曲練習時使用失真音色。

  2 從主音開始還是節奏優先?

  :剛開始學習電吉他的朋友們總希望把吉他彈的更加的快,並且自信的跳躍過了關於伴奏部分的節奏吉他的學習直接進階學習主音,可能是因為他們總覺得節奏吉他很簡單很容易掌握,因為看的見和絃按在那裡,“但音樂並不是看見的而是感覺到的”。結果是所有的不同的音樂的伴奏吉他部分大都雷同,CLEAN音色的和絃分解道還稍微有些多樣性到了失真部分不管怎樣的編排都只有一種最基本的只有跟音及五音既不能體現和旋性質也不能體現和旋色彩甚至無法區分調性的所謂“基本動力和絃”在為各種不同風格的及情感的歌曲伴奏著。其實“基本動力和絃”並沒有錯,但它只是多種搖滾和絃型別的最基本的一種,而大部分的進階階段的吉他手因為剛剛學習到了這種簡單的和絃就覺得自己夠了而跳躍過了之後的學習進入主音吉他的學習。這是不對的!!!主音和節奏一樣重要,也一樣需要大量的練習才可以熟練的掌握。

  3 急速的SOLO彈滿整個樂段?

  :過了進階階段以後的吉他手在演奏技巧上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演奏出來的獨奏段卻往往不盡人意,但回想自己的演奏已經竭盡全力了,大量的推絃和大幅度推絃,尖銳的泛音和嘯叫,暴風雨般的模進音階連奏,適時的俯衝音......還缺什麼呢?其實問題就在於這裡,好比獨奏段是一座山峰如果聽眾一直在山頂站著觀光的話則並不感覺有多雄壯多美麗,而如果有一架滑翔機載著聽眾們隨著山峰的起伏變化時而上升時而俯衝時而平緩時而激烈,哪怕在山頂上呆的時間要少的多都比前者能獲得更多的不同感受。獨奏段也是一樣,但不幸的是大部分剛完成進階部分的吉他手只注意瞭如何炫耀在學習階段所掌握的技巧而忘記了注意樂曲本身的感情色彩應該如何表達,往往一首富有情感的作品被配上了一段聽起來象是中級班練習曲的獨奏段,密集的音符和生硬的技巧充斥了整個樂段,毫無意義的死音符擠滿了每一個小節,花費了不少力氣最終卻毀掉了一首作品。所以學會演奏音符的同時還要學會演奏休止符,去學學老一輩的吉他大師們如何用吉他對你訴說,想象一下B.B.KING是如何用一個音符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的,技術是為音樂服務的而不是音樂為了絢技而陪襯,在彈吉他之前先想想是把你要講給聽眾的故事表達清楚重要還是炫耀一翻你的練習結果以證明自己的不凡更重要!!————你必須能彈的很快但不一定時時都要彈的很快!!!

  4 專心模仿一個大師還是廣泛的學習:

  許多進階吉他手都會被其老師忠告要去模仿一個自己喜歡的大師或者樂隊,這樣可以進步的更快,但隨著學習的進一步深入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在越來越多的技巧被掌握後學習者會發現自己演奏的獨奏段大都會聽起來很相似,這時大部分的學習者都會轉而去研習更多更廣泛的其他出名樂隊或者另一些吉他大師的演奏技法,但常常又有新的問題暴露出來,越發發現自己無法演奏,新的技法不能自如運用,而舊的演奏方式卻又讓自己感到彆扭無比,這些感覺我就深有體會。其實我們都犯了以一見百的錯誤,在一種演奏感覺模式未被完全掌握之前不要去嘗試新的模式,否則只能是兩種都做不到。總的來說從模仿一個人到廣泛的學習這個經過是必然的,但一定不要為時過早,否則什麼也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