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物理學習以及記憶方法

  物理相對於計算來說,記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快速記住各種公式和定理,對於打好基礎很重要,這將影響整個初中物理,甚至是高中物理的學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簡單的物理學習方法,同學們不妨參考一下。

  物理可以怎樣簡單學習

  物理是一門與實際緊密結合的學科,很多的物理問題都是由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申而來,所以首當其衝就是要學會觀察生活,對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產生好奇心,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騎自行車,我們可以從中找出摩擦力、轉軸等等的知識點。

  在高一的時候,我們主要接觸的知識就是運動學與力學,在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更加提倡將知識點模型化,何謂模型化,就是將重要的知識點以具體的模型展現出來,以固定的套路和方法解決相關的問題,仔細分析一下運動學和力學部分,我們可以總結出幾個基本的物理模型來,以“追及問題”模型為例。

  “追及問題”是高中物理中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涉及到速度、加速度等一系列基本的知識,追及問題紛繁複雜,但仔細總結會發現一般高考中只會出現兩種可能的出題思路:初速度大加速度小的物體追初速度小加速度大的物體;初速度小加速度大的物體追初速度大加速度小的物體。我們只要弄清楚了這兩種型別的具體解題套路,遇到此類題目,不管如何變形,我們都能迎刃而解。

  當然在力學部分我們還會碰到“三角形法則”、“小船過河”、“拉船問題”、“平拋運動”、“小球衝杆”、“雙星系統”等一系列的模型問題。將知識點模型化,深刻理解模型化以後的解題思路,強化自己的知識體系,面對新題的時候只要梳理出題目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對應的模型,結合自己對模型的理解,解決問題的難度自然會降低。

  簡單的物理學習方法

  1.及時複習,經常運用

  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速度曲線”,遺忘程序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實驗證明:對剛掌握知識,如果不及時複習一天後可能遺忘20%,一週後遺忘30%,一月後只能保留50%左右,時間越長保留的知識就越少。

  因此,對課堂上需要記憶的重點內容應採取這樣一些措施:一是在下課前認真小結,及時複習鞏固。二是必須抓好新課前的複習提問,促使學生在課下複習。三是學完每章做好分段複習。總之,多次強化複習是鞏固記憶、克服遺忘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激發興趣,明確目的

  強烈的學習興趣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記憶效果,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特別重要。教學中要求學生記住某些知識,就要讓學生明白記住這些知識的意義,只有當知識有用才有記憶的知識的動力。

  3.排除干擾,適應環境

  外界環境干擾和自身情緒干擾都會影響物理記憶的效率,因此,記憶時最好找一個安靜的環境,選擇恰當的記憶時間,如清晨和夜深人靜之時。而情緒的干擾往往產生於情緒低落,或緊急關頭。

  由於情緒低落時做任何事都無所謂;由於情緒緊張時原來記憶的知識一剎那間回憶不起來;遇到這種情況不妨待情緒穩定之後再回過頭來做。要靠自己的意志去排除干擾,積極調整心態,努力適應新的環境,這樣做對增強記憶,克服臨時性遺忘非常有效。

  4.記憶適量,勞逸結合

  由於超負荷記憶遺忘率高,物理知識的記憶不能探多求全。切忌集中一段時間連續重複某一內容,使大腦長時間處於緊張疲倦狀態。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抗情緒。合理安排時間,要勞逸結合,適時調整學習內容和形式。

  增強物理記憶的簡單方法

  1.實驗記憶法

  物理實驗能為學生學習物理提供符合認知規律的表象;能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使學生得到科學方法訓練。

  例如:做一個覆杯實驗,大氣壓存在的事實讓學生久久不能忘懷;用彈簧測力計拉一個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毛刷,摩擦力的方向栩栩如生展現在學生面前。

  通過實驗多種感覺器官將知識資訊傳入神經中樞進行思維加工,同時輸出反饋資訊、控制觀察和操作器官,讓學生獲取更為廣泛和深入的資訊,從而達到加深理解和增強記憶的目的。

  實踐證明:從實驗中得到的知識比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效果好得多,記憶準確、牢固。

  2.直觀記憶法

  通過實物、模型、繪製掛圖、自制教具等手段、或使用電視、多媒體課件等電教媒體,以及形象生動比喻,將抽象的物理理論形象化,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如利用汽油機的活動掛圖,汽油機模型,自制課件能深入淺出地講清其工作原理。這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歸納、總結記憶法

  物理現象的千變萬化是有其規律的,只有找到事物之間的變化規律,抓住事物變化的本質,就可以理解其事物變化的原因。

  而物理記憶以理解是記憶的基礎,以對知識的系統化為捷徑,要善於尋找物理變化規律加以歸納總結,理解越透徹,記憶越牢固。

  例如:產生感生電流的條件可以歸納為:①電路要閉合;②是部分導體;③一定切割磁感應線。又如:光的反射定律可以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