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維的例子

  解決問題時,思維方式影響著問題解決的成敗.我們應該打破思維定勢,靈活地解決各類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一

  “醜陋”招財

  美國艾士隆公司董事長布希耐一次在郊外散步,偶然看到幾個小孩在玩一隻骯髒且異常醜陋的昆蟲,愛不釋手。布希耐頓時聯想到:市面上銷售的玩具一般都是形象優美的,假若生產一些醜陋玩具,又將如何?於是,他佈置自己的公司研製一套“醜陋玩具”,迅速向市場推出。

  這一炮果然打響,“醜陋玩具”給艾士隆公司帶來了收益,使同行羨慕不已。於是“醜陋玩具”接踵而來,如“瘋球”就是在一串小球上面,印上許多醜陋不堪的面孔;橡皮做的“粗魯陋夫”,長著枯黃的頭髮、綠色的面板和一雙鼓脹而帶血絲的眼睛,眨眼時又會發出非常難聽的聲音。這些醜陋玩具的售價超過正常玩具,但一直暢銷不衰,而且在美國掀起了行銷“醜陋玩具 ”的熱潮。

  這“醜陋”的靈感獲得商業成功,為艾士隆公司廣開財源,其根本原因就是抓住了兩種消費心理:追求新鮮和逆反心理。

  二

  乘虛而入

  如今在中東的家用電器市場上,日本人獨佔鰲頭。但在20年前,只有在雜貨攤上才能找到一些日本產的電晶體收音機。

  1973年,佐藤泰雄受日本富士通公司指派,到中東地區推銷空調器。當時中東的空調器市場由美國貨獨領風騷。

  經過一番仔細的考察,佐藤發現,中東地區的酷熱氣溫、含鹽分極高的潮溼海風以及從沙漠吹來的塵土,很容易使空調器露在室外的部分生鏽、堵塞,因此,一般可用十幾年的空調器在這裡不過幾年就報廢了。而美國廣商對此熟視無睹。

  佐藤認為,這正是富士通空調器打入中東市場的契機。

  於是,他從日本請來公司的技術人員,對原有產品反覆改進,使之適合中東的特殊氣候環境,並讓公司設計出富麗堂皇的商標和產品說明書,以招徠顧客。依靠優質的產品和售後服務,富士通空調器逐步在當地建立了良好的聲譽。

  1973年石油危機以後,中東產油國一夜之間成了腰纏萬貫的鉅富,對國外的高檔消費品需求急劇膨脹,富士通的空調器便一舉佔領了中東市場。

  三

  評頭品足

  在廣東東莞市一家規模巨集大、“兩頭在外”的鄉鎮企業,我們看到車間裡千百個全神貫注的女工無一例外地頭上繫著方角布巾,只是顏色各有不同,有大紅,有粉紅,有米黃。何故?陪同參觀的廠長說:“大紅是質檢員,粉紅是班組長,米黃是一般工人,頭巾顏色在這裡標誌著崗位與職務,管理者一目瞭然,被管理者井井有條。”

  奇怪的是,黃頭巾中又有極少數不同,同是米黃底色,有的卻在額前縫上一條紅道。這又是何故?廠長解釋說:“這是新工人的標誌,它暗示:我是一個新手,請多幫助指導。大家看見這種頭巾,就會特別留心關注了。”

  如此“評頭”,真是“頭頭是道”。

  走下生產大樓,大廳裡懸掛著一幅大字標語:“請把胸脯挺高一些,腳步加快一些!”誰見了都會不由自主地精神抖擻起來,足下自然加快了節奏。

  如果說“評頭”是為了加強管理,那麼“品足”則是為了鼓舞士氣。

  四

  出售“原始”

  日本的兵庫縣有一個丹波村,交通很不方便,村子很窮,沒什麼特產。為使村子富起來,村人請了很有經驗的井阪弘毅先生來做顧問。井阪先生考慮:要使這個村子富起來,就得想辦法使之“商品化”,可是這裡有什麼東西可賣呢?井阪先生絞盡腦汁,突然靈機一動:如今在物質文明中生活的現代人,厭倦了城市的繁囂,對“原始”生活自有嘗試的興趣,因而說服村裡人在樹上築屋而居。

  很快,新聞傳開了。不少城市人爭相湧入這個小村,為的是體會另一種生活方式。

  隨著觀光人數的增加,丹波村的收入大大增加。他們蓋起了漂亮的餐廳、旅館,公路也鋪好了,汽車可以直達村前。然而,來旅遊的人反而日漸減少。因為這裡曾經吸引人的是極不方便的原始生活方式,而現在卻什麼都有了,與城市沒什麼兩樣,城市人還來這裡幹什麼呢?

  然而,出售“原始”已經使丹波人走向現代,改變了落後面貌。

  五

  “吞水音圖描記儀”的誕生

  以前醫生診斷病人是否得了賁門癌,主要是藉助聽診器聽病人吞水在食道下部的賁門處發出的聲音,根據其是否正常來判斷食道有無癌變。這種診斷方法,不同的醫生往往由於聽覺和分辨能力的差異而作出不同的判斷,嚴重的會造成誤診。為了能夠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山東醫學院的兩位醫生向山東大學電子系求助,希望能研製出一種能將病人吞水的聲訊號圖形化的儀器。山東大學幾位科研人員接受這一任務後,將實現的目標分解成錄音、聲音轉換和熱筆描圖三個功能組塊。錄音有現成的磁記錄技術可以採用,聲音轉換和熱筆描圖也有現成技術可以借鑑。他們通過想象,採用磁記錄技術,利用快錄慢放的方法,將1000赫音訊變為100赫,通過聲電轉換裝置,將吞水聲音訊號變為電訊號,再用心圖儀上的熱筆描繪出音圖。就這樣,根據既定的目標,將磁記錄,聲電轉換,熱筆描記等己有技術加以重新組合配裝,便發明了“吞水音圖描記儀”。它不僅獲得了國家的新型發明專利,還在第14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博覽會一舉捧回金獎。所以,愛因斯坦說:“找出已知裝備的新組合的人,就是發明家。”

  六

  牙膏口徑的故事

  美國有一間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營業額蒸蒸日上。

  記錄顯示,前十年每年的營業增長率為10—20%,令董事部雀躍萬分。

  不過,業績進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二年時,則停滯下來,每個月維持同樣的數字。

  董事部對此三年業績表現感到不滿,便召開全國經理級高層會議,以商討對策。

  會議中,有名年輕經理站起來,對董事部說:“我手中有張紙,紙裡有個建議,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5萬元!”

  總裁聽了很生氣說:“我每個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要紅、獎勵。現在叫你來開會討論,你還要另外要求5萬元。是否過分?”

  “總裁先生,請別誤會。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一毫錢也不必付。“年輕的經理解釋說。

  “好!”總裁接過那張紙後,閱畢,馬上籤了一張5萬元支票給那年輕經理。

  那張紙上只寫了一句話:將現有的牙膏開口擴大1m

  總裁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

  試想,每天早上,每個消費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倍呢?

  這個決定,使該公司第十四年的營業額增加了32%。

  七

  靈機一動

  有人說,美國實業界鼎鼎大名的愛克爾先生創辦著名的山毛櫸食品公司是出於他的“靈機一動”。

  一天,他在紐約街上散步,看見一家小店將鹹肉切成薄片,裝在兩磅裝的紙盒裡出售,生意十分興隆。愛克爾想:“這確是個好主意,只可惜兩磅裝的鹹肉片還是太多了些,如果把它改成1磅裝出售,生意一定會更好。

  他依計行事,把肉片切得更薄更均勻,以1磅裝送到市場,購買者果然踴躍。山毛櫸食品公司加工的食品不久就聞名全美,甚至全世界。實際上,愛克爾先生的“靈機一動”,來自他對小事情的觀察與思索。

  許多人們不屑一顧的小事情中往往隱藏著成功的因素,這全靠多一個心眼去發掘。美國著名鐵路工程師海立門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

  一次,海立門偶然發現,鐵軌上的每個螺絲釘都有一截露在外面,便問同事。同事回答:“因為螺絲釘就這麼長。”

  “可為什麼非要這樣長呢?白白露了一截在外面。”

  “這些螺絲釘一向都是這樣製造的。”

  海立門沉默了一會兒,再問:

  “1英里鐵軌要用多少個螺絲釘?”

  “約3000個。”

  海立門吃驚地說:太平洋鐵路公司和南太平洋鐵路公司共有路軌1.8萬英里,所需螺絲釘約5000萬個。就算每個多用鐵50克,豈非浪費了2500噸鐵?

  後來海立門改造了螺絲釘,果然節省了不少費用。

  八

  誰刻的老鼠最像

  某國有兩個非常傑出的木匠,技藝難分高下,國王突發奇想,要他們三天內雕刻出一隻老鼠,誰的更逼真,就重獎誰,並宣佈他是技術最好的木匠。

  三天後,兩個木匠都交活兒了,國王請大臣們幫助一起評判。

  第一位木匠刻的老鼠栩栩如生,連老鼠的鬍鬚都會動,第二位木匠刻的老鼠只有老鼠的神態,粗燥得很,遠沒有第一位木匠雕刻得精細。大家一致認為是第一位木匠的作品獲勝。

  但第二位木匠表示異議,他說:“貓對老鼠最有感覺,要決定我們雕刻的是否像老鼠,應該由貓來決定。”國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人帶幾隻貓上來。沒想到的是:貓見了雕刻的老鼠,不約而同地向那隻看起來並不像老鼠的“老鼠”撲過去,又是啃,又是咬,對旁邊的那隻栩栩如生的“老鼠”卻視而不見。

  事實勝於雄辯,國王只好宣佈第二位木匠獲勝。但國王很納悶,就問第二位木匠:“你是如何讓貓以為你刻的是真老鼠的呢?”

  “其實很簡單,我只不過是用混有魚骨頭的材料雕刻老鼠吧了,貓在乎的不是像與不像老鼠,而是有沒有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