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的中藥別名與石斛的食用禁忌

  石斛功能養胃陰、生津,臨床研究資料表明,石斛對癌症化療、放療後傷津及陰虛津虧證所致口渴多飲、糖尿病預防,咽乾舌燥、大便祕結等確有效驗。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石斛的中藥別名

  ①石斛:金釵石斛、吊蘭花、扁金釵 ***廣西*** ,扁黃草、大黃草 ***貴州*** 。②粉花石斛:美花石斛、小環草 ***廣西*** ,小黃草 ***貴 州*** 。③束花石斛:大黃草、水打棒、水馬棒 ***貴州*** 。④流蘇石斛:旱馬鞭、馬鞭杆 ***貴州*** 。⑤鐵皮石斛:鐵皮蘭 ***廣西*** 、黑節草 ***貴州、雲南*** 。【 考 證 】石斛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名醫別錄》曰:`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七月、八月採莖陰乾。'陶弘景日:`今用石 斛出始興。生石上,細實,桑灰湯沃之,色如金,形似蚱蜢髀者為佳。'《本草圖經》載:`石斛,今荊、湖、川、廣州郡及溫、台州 亦有之〕以廣南者為佳。多在山谷中,五月生苗,莖似竹節,節節間出碎葉,七月開花,十月結實,其根細長,黃色。'《本草綱目》載:`石斛叢生石上,其根糾結甚繁,幹則自軟。其莖葉生皆青色,幹則黃色。開紅花。節上自生根鬚。人亦折下,以砂石栽之,或以物盛掛屋下,頻澆以水,經年不死,俗稱為千年潤。'《新修本草》、《本草圖經》等還記載了麥斛及雀髀斛,又有形`如竹,節間生 葉'的石斛。再對照《本草圖經》、《植物名實圖考》等所附石斛圖,可見,古代所用石斛已有多種植物來源,但主要指石斛屬植物,與目前藥用情況基本相符。

  石斛的食用禁忌

  1、一些具有瀉下作用的中藥材,千萬不能夠在服用石斛之後吃,常見的具有瀉下作用的中藥材有很多,例如巴豆、大黃、火麻仁以及芒硝都是這型別的中藥材;

  2、蘿蔔也是千萬不要碰的,雖然說石斛和蘿蔔之間並沒有實驗表明具有直接的衝突。但是,蘿蔔的主要作用就是通氣,這種效果會很好的促進體內胃腸道的蠕動,促進排便。這樣就會大大的縮短石斛在人體腸道中所存留的時間,這樣藥效就不能夠完全被小腸所吸收,影響身體恢復;

  3、具有發散作用更多中藥材也要少接觸,常見的就有薄荷、桂枝、辛夷花以及荊芥還有紫蘇葉;

  4、具有清熱解毒效果的中藥材,例如金銀花、蒲公英以及魚腥草等等。

  石斛的藥材來源

  本品為蘭科植物金釵石斛、環草石斛、黃草石斛、馬鞭石斛、或鐵皮石斛的新鮮或乾燥莖。

  石斛的藥材性狀

  1. 環草石斛:莖細長圓柱形,偶有分枝,常彎曲盤繞成團,節間長 0.5-2.5 cm;金黃色,有光澤,具細縱紋,殘留葉鞘鬆抱於莖,易脫 落;質柔韌;味較苦。

  2. 黃草石斛:莖長圓柱形,中上部不規則彎曲,節間長 1-4 cm。表面金黃色至淡黃棕色,具粗細均勻的縱紋,葉鞘有的具紫紅色斑 點;味微苦,嚼之有粘性。

  3. 金釵石斛:莖下部圓柱形,中上部扁圓柱形,稍曲折略呈`之'字形。節明顯,節間長 1.5-6 cm。表面金黃色或綠黃色,有光澤, 具深縱溝及縱紋,節膨大,棕色,節上有互生花序柄痕及殘存膜質葉鞘。質輕脆,斷面較疏鬆,灰白色,有短纖維狀維管束外露。氣微,味苦。

  4. 鐵皮石斛:莖長圓柱形,節間長 1-4 cm,黃色,葉鞘與節間上部留有間隙;經加工成耳環石斛,稱`鐵皮楓鬥',莖扭曲成螺旋狀或彈簧狀,一般為 2-4 個旋紋,長 1-1.5cm,旋環直徑 2-3 mm,一端可見短鬚根;質堅實,易折斷;嚼之有粘性。

  5. 馬鞭石斛:莖長圓錐形,節間長 2-4.5 cm。表面黃色至暗黃色,具深縱槽,質疏鬆,斷面纖維性。味微苦。 飲片性狀: 石斛為圓形小段,直徑 1-3mm,金黃色或黃綠色,多數有節,表面有顯著的縱紋,斷面黃白色。味微苦。鮮石斛形如石斛 段,表面青綠色,有縱紋,質肥嫩多汁,易折斷,斷面青綠色,味苦。

  石斛的吃法

  清燉石斛螺

  材料

  青螺***石螺***1500克,豬脊肉9克,石斛6克。鹽少許。

  做法

  ***1***青螺吐泥、洗淨,用沸水燙熟,撈起。湯汁濾清後留用。

  ***2***挑出螺肉,用淡鹽水洗淨,瀝乾,裝入燉盅。豬脊肉切成連塊,用沸水飛去血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