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藥物使用原則

  精神病患者一旦確診,就需要長期服藥控制病情,由於用藥量大,用藥時間長,引起藥物副反應的機會也較多,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①藥物的選擇,主要根據病情特點採用療效高、安全、經濟、簡便易行的最優治療方案。

  ②根據病人的症狀、性別、年齡、體重、機體情況等個別化的原則,採用小劑量逐漸增藥,直至出現最好療效為止。一般劑量無效時,加大藥量可能有效。

  ③使用某一種藥物時,既要達到足夠的劑量,又要維持一定時間,通常認為需要維持6~8周。確認無效時可考慮更換另一種藥物。

  ④出現副反應如流涎、肌張力增高、動作遲緩、靜坐不能等症狀,可口服安坦2~4mg,每日1~3次,連用1~2周即可試行減藥,儘量不長期連續服用。

  ⑤若由於某種原因突然停藥可引起戒斷反應,患者全身多汗、震顫、焦慮、緊張,有的噁心、嘔吐,嚴重時生活不能自理等,應迅速恢復應用原藥原劑量,使戒斷症候群快速消失。

  ⑥抗精神病藥中,有的僅有口服劑,有的有注射劑,兩者需要換用時,其針劑與口服藥物劑量的比例為1:3。

  抗精神病藥物的常用藥物

  臨床上已使用的抗精神病藥有9大類、40餘種,其中常用的有吩噻嗪類、硫雜蒽類、丁醯苯類、苯甲醯胺類和二苯氧氮平類。雙盲對照研究證明:只要劑量合適、療程足,各種抗精神病藥的治療效果大致相仿。在同一類別中的藥物特點,如吩噻嗪類作用和副作用也基本相仿,臨床醫師在每一類中應熟練掌握1~2種藥物的特點,如吩噻嗪類的氯丙嗪具有較強鎮靜作用、中等錐體外系副作用;三氟拉嗪的鎮靜作用較弱、對淡漠退縮的作用較強,但較易發生錐體外系副作用;硫雜蒽類的泰爾登有較強鎮靜作用和較弱的錐體外系副作用;丁醯苯類的氟哌啶醇的鎮靜作用極弱,卻易致錐體外系反應,治療劑量低;二苯氧氮平類的氯氮平和苯甲醯胺類的舒必利均少有錐體外系副反應,前者的鎮靜作用強,後者則弱,已成為僅次於氯丙嗪的常用藥物。

  有人根據常用治療劑量又將抗精神病藥分為兩類:治療劑量一般在100mg/d以上的藥物、如氯丙嗪、泰爾登等列為高劑量***低效價***類;治療劑量一般在幾十毫克以內的,如氟哌醇、氟奮乃靜等列為低劑量***高效價***類。

  氟奮乃靜 抗精神病作用強於氯丙嗪,錐體外系的副作用也很顯著,鎮靜作用較弱。

  硫利達嗪 抗精神病療效弱於氯丙嗪,但錐體外系反應少,鎮靜作用強。

  哌泊噻嗪 強效抗精神病藥,作用維持時間長,主要用於慢性精神分裂症。

  氯普噻噸 鎮靜作用強,其他作用均較弱。另有較弱的抗抑鬱作用,適用於伴有焦慮或焦慮性抑鬱的精神分裂症,更年期抑鬱症等。

  氟哌啶醇***haloperidol*** 抗精神病及錐體外系反應均很強,鎮吐作用強,鎮靜、降壓作用弱,常用於精神分裂症及嘔吐。

  五氟利多 為長效抗精神病藥,每週口服一次,尤適用於慢性精神分裂症維持與鞏固療效。

  舒必利 對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療效好,也可治療抑鬱症。對植物神經系統幾無影響,錐體外系反應輕。

  抗精神病藥物的臨床應用

  1.適應症:主要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和預防精神分裂症的復發,還用於治療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礙。尤其適用於興奮躁動、幻覺、妄想等陽性症狀明顯的患者,對抑鬱、木僵、淡漠、退縮等陰性症狀的療效不明顯。

  2。禁忌症: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病、嚴重感染、重症肌無力及藥物過敏者禁用。妊娠早期、年老體弱、白細胞減少症、青光眼易發生低血壓反應者慎用。

  3.選藥:各種抗精神病藥的治療效果相仿。根據患者臨床珍現,參考藥物對精神症狀的作用譜***見表3***,選擇自己熟悉的藥物,既往治療效應與家庭中同病者的治療效應均可作為選藥的參考。

  4.用藥方法:合作者以口服為主,採取遞增法逐漸加大劑量至治療量,以氯丙嗪為例,一般多從每日口服氯丙嗪50~75mg開始,以後每隔2~3天增加一次藥時,如無嚴重副作用,可在1~2周內加至300~400mg/d,多者達600~800mg/d,持續治療數週,待病情穩定後再逐漸減少藥量至維持治療量***相當於治療劑量的1/4~1/2***。維持治療時要長一些,一般為2年。部分患者可能須終生服藥。

  對於興奮、衝動、敵對的患者,應儘快讓患者安靜下來。一般選用鎮靜作用較強的藥物,開始劑量要高一些。如症狀嚴重,有合作者常予以肌肉注射氯丙嗪100~200mg/d,分2~4次注射,或將氯丙嗪100~200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但要特別小心低血壓反應。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