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歷史文化與公共裝飾藝術

  裝飾設計的任務要達到建築物本身的使用功能,合理提高室內環境的物質水準,使人從精神上得以滿足,提高室內空間的生理和心理環境質量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與城市歷史文化

  1.城市孕育多元、豐富的歷史文化城市的歷史文化是城市形象中鮮明、突出的部分,是城市的靈魂,它植根於城市的地理環境和城市自身的歷史發展程序中,反映了城市的區域特色。看城市的歷史發展過程即可找到這座城市歷史文化特色的成因。

  過去自然地理環境的明顯地域分化導致的地域文化差異性一直在影響城市形象,同樣,遍佈城市地下空間的地鐵軌道交通也基於共同的區域性歷史文化因子,受其影響,城市一般依託典型的地域文化塑造差異性和個性。此外,城市歷史文化內涵是城市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這種底蘊所形成的地方精神有利於當地居民素質的提高,對後代乃至城市的未來影響深遠。根據受眾的感官和精神層面,可以把城市豐富、多元的歷史文化涵蓋領域區分為有形和無形兩種形態呈現型別。

  有形文化形態呈現型別真實、具體,有較高的觀賞性,包括城市的自然地理環境、歷史格局、傳統風貌、歷史文物、古建築遺址、古文化遺址、園林名勝、特色植物、零星分佈的特色風物等。無形文化形態呈現型別更多的是精神文化在物質上的間接呈現,具有潛移默化的精神指導作用,包括宗教信仰、歷史文獻、價值觀念、思想體系、語言文字、城市傳統民風民俗、傳統曲藝民謠、城市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城市現代都市文化精神風貌等。

  2.歷史文化展示與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的互動機制

  ***1***地域歷史文化是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的基石文化是在歷史發展中建構和積累下來的,文化可以區別民族,同樣可以區別城市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筆者調研那些能夠被人們記住和稱道的城市公共裝飾藝術時發現,它們大都是城市現代化和歷史文化的產物,凸顯了一座城市藝術景觀形象的文化建設工程。同樣,很多一、二線城市在迅速發展地鐵軌道交通的同時,正致力於依託地域文化,擇優打造能夠彰顯城市特定歷史文化形象的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這些裝飾藝術形式主要是壁畫和牆畫。但這些公共符號如果只停留於表現悠久歷史、人文風景、物產豐富的一般表象描述上,便會趨於雷同,流於表面。***

  2***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是對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李建盛在《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一書中指出,公共藝術總是一種歷史性地傳承、表現和建構城市文化的藝術。他指出,北京城市雕塑60年的建設基於北京城市文化的目標定位,社會成員的歸宿感、共同體驗的積澱都和城市的文化形式相聯絡。如果在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構建中拋開城市的歷史文化遺存,孤立在現代城市空間中,人們只能遠觀不能近察,難以觸碰,就談不上凸顯特色。因此,在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構建中,要深入認識城市文化特色的內涵,清晰定位城市歷史文化形象設計主題,這樣才能讓受眾從單純的視覺刺激轉為與包含城市歷史文化內涵的時代精神產生共鳴。這是公共裝飾藝術從業者肩負的歷史責任,他們有這樣的機會將地域文化盤活,使其重新煥發生機。

  二、基於城市歷史文化的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構建特點

  1.歷史文化主題引導下的裝飾風格的多樣性歷史文化主題引導下的裝飾風格的多樣性,指的是城市歷史文化主題豐富而深厚,使城市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構建通過多層文化疊加、古今文化連貫、主導文化凸顯的方式,秉承諸如巴蜀、荊楚、嶺南、吳越、秦漢文化所形成的城市文化張力,貫通現代經濟、社會、人文、建築等領域,體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和諧發展。內容豐滿的地鐵空間主題文化引導下的公共裝飾藝術風格多樣性呈現出具象、抽象、創意、寓意表現,可以輕易地使人們融入城市文化,根據不同主題應用不同的材質構成不同的藝術風格,塑造深刻的文化印象。在加工裝飾藝術中,所用的材料非常多,而且材質的形狀、紋理、質感等都有所區別,不同的材質可以渲染不同的氛圍。

  2.城市文化與藝術創新並重以文化為基礎的公共裝飾藝術的創新應該注重審美創新、美感設計和內涵表達。藝術是城市文化的核心表現,體現人的心靈世界和價值追求。《考工記》雲:“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藝術永遠是求新的,創造藝術的源泉就是創新精神。文化創新就是以踐行藝術創新為內在動力,推動城市特色、風格和價值增值與內涵提升,是對城市形象的重建。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創作首先要滿足大眾的審美和文化需求,其次要提升全民的審美水平。多元、包容、綜合、創新是地鐵空間公共裝飾藝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三、寓城市歷史文化於地鐵空間的公共裝飾藝術樣本分析

  物質形態歷史文化展示類主題的裝飾樣本以寫實具象再現、敘事性重現居多,刻畫真實,注重渲染氛圍、感召受眾。相對於物,非物質形態歷史文化精神氣質的表達具有隱蔽性,注重以寓意和創意激發人們思考。南京是四大古都之一,“天下財富出於東南”讓南京的歷史文化底蘊名揚天下,奠定了南京豐富、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色。南京地鐵中華門站的《明朝遺韻》、南京站的《金陵攬勝》、中勝站的《雲彩地錦》是讓人流連忘返、讚不絕口的物質形態觀賞型公共裝飾藝術。

  《金陵攬勝》在公共裝飾藝術的構建中通過散點式構圖、青花青釉瓷板畫工藝展現了南京的自然景色、名勝古蹟;“月圓月缺”“漣漪波紋”“窗花殘荷”是優美的玄武湖自然之景的典型特徵,堆漆技法表現出色。中勝站牆畫上飛舞的蛟龍圖案,襯托出通透繁冗、華麗富貴的氣韻,將雲錦歷史文化形象植入人心。

  東莞地鐵空間的公共裝飾藝術美融入了嶺南的歷史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從東莞美食和老字號招牌的綜合材料拼貼壁畫,到千角燈打散重構的壁畫,水鄉賽龍舟的鑲嵌壁畫,“僧人沿山種茶”壁畫,引入自然的東莞市花白蘭花的壁畫,虎門銷煙和現代社會發展相結合的鍛銅壁畫,諸如此類的歷史人文和現代社會交相輝映的例子數不勝數,它們共同構成了昨日光輝和今日繁華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