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歷史文化

  商丘古城建於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相關資訊,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商丘古城·簡介:

  商丘古城又稱歸德府城,即明、清時期河南省商丘縣城。

  2016年1月,商丘古城被河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給予通報批評並限期整改。

  商丘古城·概況:

  商丘古城又稱歸德府城,即明、清時期河南省商丘縣城。建於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古城由磚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構成。建於明正德六年*** 1511 年 ***。城牆、城廓、城湖三位一體,使古城外圓內方,成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建築十分獨特。有商丘作為華夏之邦商品、商業、商文化發祥地之隱喻。城牆周長 3.6 公里,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地勢為龜背形。城內建築多為四合院建築。根據五行相生相剋之說,為防金木相剋,古城東西兩門相錯一條街,成為中國古城中的唯一。如今商丘古城內街道仍保持著古代的建築風貌。坐落在古城內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侯方域的 “ 壯悔堂 ” 招引著八方的遊客。在城南古宋河邊有名揚中外的、鐫刻著唐朝大書法家顏真卿手跡《八關齋會報德記》的八關齋。明嘉靖以後至清初,商丘古城內出過兩位大學士***宰相***、五位尚書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撫、御史、總兵等。由於幾千年來黃河決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還疊壓著西周宋國和漢唐朝時的睢陽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歸德府城等幾朝古城。商丘古城現為中國儲存完好古城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民間工藝:

  商丘的民間工藝。商丘人心靈手巧,民間工藝美術品種繁多,如剪紙、刺繡、編織、石刻、木刻、泥塑、麵人、焰火等,能工巧匠輩出。

  商丘剪紙 剪紙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各地的剪紙風格迥異。河南的剪紙發展為豫東、豫西兩大流派。豫西剪紙多為傳統剪紙。豫東剪紙多取材於現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反映民風民情,汲取皮影、泥塑、木偶、刺繡、民間印染傳統工藝的營養。商丘市夏邑縣火店鄉馬莊村的剪紙藝人鄒素雲,因剪龍聞名海內外,被譽為 " 中華龍女 " 。她以純樸的感情將心中之龍趣味化、感情化、人格化,她的剪紙構圖新穎,剪法嫻熟、不勾、不描、隨心所欲,一剪而成。 1995 年 5 月,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她的剪龍作為世婦會禮品在北京展出,引起轟動。她剪的龍,長的達 56 米,小的不足一釐米,或臥、或飛、或盤、或戲、或扶搖九天,或騰越大海,千姿百態,活靈活現,在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展出,備受稱讚。

  商丘手鏽 商丘手鏽分刺繡、彩繡、平繡、勒繡、刁平繡等。自古以來,商丘人民就有植桑養蠶、織帛繡花的傳統。因古有宋國、宋州、宋城之稱,故商丘手繡亦稱 “ 宋繡 ” 。北宋時,宋繡曾風靡汴梁。抽紗刺繡產品織工細緻、技術精湛、圖案美觀、色彩素雅,主要產品有生絲檯布、刁平繡、棒錘花邊、歸德花邊、萬絲綢被面、富麗絲檯布、禮拜帽、勾針衣、床罩及各種裝飾品。

  絲織掛毯 絲織掛毯是以彩色絲線為主要原料,用手工拴結編織的工藝品。絲毯織成後,經過片剪,花紋清晰,豐滿秀麗,光澤性好,富有立體感。毯面上的圖案像浮雕一樣鮮明突出,歷經百年不變質。商丘的絲織掛毯,早在 1930 年的舊金山國際博覽會上,就以 “ 做工精細,技藝超群,品質優良、式樣美觀、經久耐用 ” 的特色一舉成名。

  宋州柳編 宋州柳編始於宋代。宋州柳編所用柳條枝均勻細長,堅韌潔白,適於製作各種日常用具和工藝果籃、屏風、壁籃、野餐籃、毛巾籃、航空箱、婚禮箱、座椅、書架等。宋州柳編制品工藝講究,古樸天然,能洗滌,不變形,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更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民間活動:

  火神臺廟會是商丘最為古老和盛大的廟會。簡稱 "臺會 " ,老百姓又稱其為 " 朝臺" 。它是由人們對祖先閼伯***火神***的祭祀演變成盛大的廟會,距今已延續四千多年的時間。每年農曆正月初四至初八,許多參加祭祀和廟會的人們,為閼伯添土圓墳並以敲打木棒、石塊,吟誦悼念之詞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閼伯。隨著時間的推移,朝臺的人越來越多,香火越來越盛,至唐代已發展成相當隆重的廟會。據考證,火神臺廟會至清代乾隆年間最為盛大。朝臺本來從正月初四開始,但路途較遠的外省和本省的香客為表達對火神的虔誠與敬意,從頭年的臘月便往這兒趕,春節未到,火神臺附近方圓幾裡的村莊上已住滿外地的香客。香客們如此虔誠,皆因對火神的崇拜,認為朝拜後,火神會在今後一年裡保佑全家平安。臺會設有總會,各地設有分會,朝臺時由分會會首到總會先行報到,然後由總會安排朝拜時間,按次序進行朝拜。各分會朝拜時,僅隨朝臺進香隊伍奏樂的嗩吶吹奏者就有百餘人。各地的香客朝臺各有程式,五彩紛呈,是一種各地民俗大展示,內容豐富多彩,觀者人山人海。香客遊人熙熙攘攘,算卦看相者不計其數,每天到會人數達十多萬人。臺會上,各地的地方戲、曲藝、雜技、魔術及高蹺、鬼會、竹馬、旱船、肘歌、花棍、獨杆轎、拉秦檜、武術、龍燈等等各種民間藝術的表演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各路能工巧匠製作的泥老虎、布老虎、布娃娃、花槍、花劍、花刀、泥狗、泥雞、麵人、糖人、花燈籠、琉璃蹦蹦、泥響兒、竹響兒等等,琳琅滿目,品種繁多,製作精巧,造型美觀,色彩鮮豔,盡顯民間藝術水平,令人歎為觀止,其叫賣聲也是各色腔調,此聲蓋過彼聲。朝臺的人們大多要買上一兩件給孩子作為過年喜慶之物,讓其盡興玩耍,以增添喜慶和吉利氣氛。廟會之上還有人另闢場地鬥雞、鬥狗、鬥羊、鬥蟋蟀,或進行賽牛和逮豬比賽,非常熱鬧有趣。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是當地百姓晚上表演的 " 火龍舞 " ***亦名滾龍***。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火是火神功績的體現,火龍與青龍相對起舞,二龍戲珠,百般花樣渲染出吉祥如意的氣氛。朝臺的各種儀式為商丘獨有,與別處不同。

  在商丘,除火神臺會以外,還有 “ 白雲寺廟會 ” 、 “芒碭山廟會” 、 “ 玉皇廟會 ” , " 伊尹墓廟會 ” 和 “ 木蘭廟會 ” 等。

  商丘的戲曲文化也是十分獨特的。在商丘戲曲文化方面佔統治地位的是豫劇,如果在商丘城鎮的大街小巷行走,不管走到哪裡,在耳邊迴響的始終是那大腔大調的河南梆子腔。商丘人聽起河南梆子來,是那樣的如醉如痴、物我兩忘。所以,有人說,河南梆子就像 “ *** ” 一樣,已融化在了商丘人的血液中。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了河南梆子,商丘人的日子會怎麼過。

  早在北宋時期,城南五里的汴河邊便出現了河市樂和 " 撂地 " 演出的藝人。宋元佑六年*** 1091 年***,此地重建了大型演出場所 “ 照碧堂 ” ,日夜都有戲曲演出。

  清乾隆年間,梆子戲傳入商丘。由於受民風民俗、語言及鄉土藝術的影響,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 " 河南東路梆子 "—— 豫劇豫東調。豫劇豫東調曲調高亢、激越。女聲唱腔明快、花俏,男聲唱腔粗獷、大氣、豪放,集中體現了商丘人坦蕩、直率的性格。除豫劇外,在商丘這快土地上廣泛流行並大行其道的還有二夾弦、曲劇、四平調曲子戲、大油梆、落子戲、評詞、琴書、墜子、大鼓、大鐃、武老二、京韻大鼓等。

  四平調是在商丘誕生、商丘所獨有也只有在商丘才能聽到的地方戲,是文化和戲曲 “ 特產 ” 。四平調根據花鼓男女藝人多用本嗓演唱,曲調四平八穩的特點及花鼓中原有的 " 平板調式 " ,借四平八穩之意,依 " 平調 " 之稱,各取一字定名為 " 四平調 " ,其代表作有<小包公》和<陳三兩爬堂>等。

  商丘的民間舞蹈。目前仍在商丘民間流傳的一些民間舞蹈,實際上是由遠古時期部落聚會、祭祀儀式沿襲下來的一些 “ 肢體語言 ” 。如今這些民間舞蹈已不僅僅是人們的娛樂形式而更具有 “ 文化活化石 ” 的價值。讓人驚歎的是,四、五千年前這些舞蹈被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來併發揮過它們的作用;四、五千年後,這些民間舞蹈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並仍在表現和豐富著今天人們的生活 —— 四、五千年的時空竟然就在那一舉手、一投足之間。

  商丘從古到今沿襲下來的民間舞蹈有三十多種,如龍燈、高蹺、舞獅、旱船、竹馬、火老虎、二鬼摔跤、老背少、花鼓舞、蹦傘、頂燈、獨杆轎、頂塔、抬花轎、撲蝶舞、肘歌、串果園、鬼會、鋦缸舞、小車舞、拉驢、挑花籃、秧歌舞、霸王鞭、挑經舞、大頭和尚戲翠翠等等,極具地方色彩。高蹺、竹馬、旱船、火老虎、龍燈舞、拉驢等形體動作誇張大氣、妙趣橫生。小車舞、鋦缸舞、挑花藍等優雅風趣,有說有唱,詼諧幽默。鬼會、大頭和尚戲翠翠等寄託人們的強烈愛憎,表演中揉進不少武術和雜技藝術,多人同時作舞又各有獨特造型。挑經舞歷史傳說色彩濃郁,情節誘人。鬼會又叫 " 大班舞 " ,其中人物皆為鬼魂,思想寓意深刻,深受群眾歡迎。小車舞以活報劇的形式鞭撻醜惡,濃厚的民間情趣令人捧腹。鋦缸舞以當地民間生活為題材,有渾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讓人百看不厭。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