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元宵節作為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有很多風俗習慣,這是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我們有必要認識和了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風俗習慣,希望大家喜歡!

  元宵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這也是人們用來消災祈健康的一種活動。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在元宵節之夜,很多婦女就會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就樣就能祛病延年。元宵節這天單身的朋友利於多走動,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運勢。

  捏生肖

  捏生肖是山東榮城的風俗習慣。一般以黃豆細面作材料,生肖的姿態可以即興發揮,只是都要配上一些蔬菜的種子和葉子,象徵“五穀豐登”。生肖背上都背一個燈碗,碗中盛油,再插上一根纏著棉絮的小棍兒,俗稱為“要捻”。到元宵夜盛在盤子裡一齊點燃,大家圍著觀看,希望爆出燈花,燈花越大越吉利,預示來年大豐收。並且,誰的生肖燈燃得時間最長,就預示著新的一年將鴻運當頭、健康平安。

  元宵節的起源和來歷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充套件開來。

  又有一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 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晒穀場跳舞。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是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陝西元宵節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因為這天的禮俗食品為元宵而得名。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裡裝糖餡的圓形食品,滾粉的叫元宵,包粉的叫“湯圓”,取其團圓和睦之意。這天的主要活動是觀燈,所以也叫做“燈節”。道教稱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分屬天、地、水三官的誕辰。

  上元燃燈的記載很早,遠在漢代,就在這天晚上燃燈,以紀念太乙神***北極星君***。據記載,漢明帝從西域引進“臘月賞燈”的習俗,西域臘月晦日,稱為大神變,該日燒燈表佛。此俗引進中國後,逐漸發展為賞燈。唐代把賞燈的時間正式定為正月十五,據史書記載,睿宗景雲二年***711***正月十五日夜裡,於安福門外,做了一個20丈高的燈輪,用錦繡加以裝飾,掛上5萬盞花燈,就像一株巨大的花樹。成千的宮女和長安少婦在燈下唱歌跳舞。

  到了唐玄宗時,元宵賞燈更為盛行。規定元宵節前後三夜馳禁,開市賞燈。宋代與唐朝相同,曾頒佈詔令,把元宵節賞燈作為一項制度定下來。明太祖建都南京,為了招徠天下富商,放燈十天。清太宗時,仍然規定元宵三夜,開市賞燈。到了近代,全國各地賞燈的日期,雖然參差不齊,但賞燈的風俗已經固定化了。民國以來,元宵節賞燈的時間一般為三天,正月十四日為“試燈”,正月十五日為“鬧燈”,正月十六日為“完燈”。

  鳳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