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文章
常言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雪中送炭,能讓困苦的人感受到溫暖,有多少人能夠做到?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雪中送炭
那一年春節前夕,父親寄給我一封沉甸甸的家書,滿滿的叮嚀與囑咐,因為一件人命關天的事,我的一位中學校友,剛剛工作在長春,又是大婚不久,卻夫妻雙雙隕落與一氧化碳中毒。父親是觸景生情,或者是怕對號入座,才把這驚人的訊息,在第一時間內告知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我。
儘管我每次給父親寫信,都是以不變應萬變報上平安,只為了釋放父親對我的牽掛,可這次是個例外,我要把真實的情況親口告訴他。
就在幾天前,我無奈地站在寒風中,望著似乎斷了氣得煙囪束手無策時,有位收廢品的老人從我家門前路過,老人停下手中的三輪車走了過來,還與我打招呼:“孩子!煙囪不出煙啊?”
像這樣收廢品的人,在我們這裡是司空見慣的,我只是下意識的答了一聲,不予理睬。 而老人並未因我的怠慢而離去,相反卻走近了我家的房門,他先用厚厚的棉手套子捂住自己的口鼻,再彎下腰,探頭向廚房內望去。我在詫異,老人則轉過身來接著說:“孩子!這屋可咋住人啊!快來到年了,千萬要加小心啊!”
老人的熱心讓我不免有一些尷尬,我立刻糾正了自己的態度,並帶著請求的語氣說:“大爺!你有什麼絕招沒有?”
“孩子!先彆著急,等一會兒屋內的煙霧放乾淨了,我幫你瞅瞅。”說著,老人先來到了陽面的客廳外,隔著窗戶勘察著室內的究竟。
室內的煙霧放完了,老人走進了客廳。他思索了一下吩咐我用煤油爐燒上一鍋開水,再把室外的凍土牆搬倒了,取一塊拿進屋來搗碎了,再用開水和成泥備用。而老人要回家一趟,把車上的廢品送回去,同時再取一些改造煙道必用的工具及物品。
泥和好了,老人也回來了,還帶來了幾節舊爐筒子,一把斧子,一根鐵釺子,外加幾塊磚。我急忙把車上的物品搬進屋去,可老人卻顧不上休息一會兒就開始動工了,只見老人首先把那幾節爐筒子套接起來,足足有兩米多長,然後又把這長長的爐筒子斜置在煙道與煙囪之間,我恍然大悟,暗暗地佩服老人的聰明與高超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看出來了,那橫臥的煙道與垂直煙囪及斜置的爐筒子三者之間圍成了直角三角形。我不禁責怪自己,曾經兩次參加高考,雖兩次都與大學的校門擦肩而過,可也應該懂得勾股之和大於斜邊的道理,也知道煙霧的密度小於冷空氣的密度,所以,煙霧只選擇上升,它不會低著頭捨近求遠。
施工結束了,並獲得了較滿意的效果,我趕緊端來熱水讓老人洗手,又搬來了椅子,請老人坐下來歇一會兒,我要陪坐在老人身邊嘮會家常。
原來老人是國營糧庫的退休職工,住在一公里以外的平房,在市內工作的兒子勸他搬過去,老人不肯,更不願離開住了一輩子的火炕,因為老人是老寒腿,每天躺在炕上烙一烙腿腳會舒服些,另外老人還有一身過硬的砌火炕的本領,誰家的灶坑不好燒找到他,那是藥到病除。特別是像我這樣住在廠區住宅裡的年輕人,對火炕的原理一竅不通,不免讓他時常牽掛,他認為我們離家在外的,父母都不在身邊,若是出了點兒事可了不得。老人為此買來了那輛三輪車,登上它經常在平房區域內走一走,轉一轉,如果見到誰家的爐灶不好燒,他都十分主動的過去幫忙指點,甚至親手給弄弄,順變再收點廢品,一舉兩得,儘管老兩口都有退休金,不缺錢花,他認為收多收少無所謂,權當鍛鍊身體了。
老人起身要走,還無論怎樣也不收我給他的錢,他說並非為了錢才這樣做的,況且那幾節爐筒子是他收廢品時收來的,賣不上幾角錢,放在家裡也得鏽掉,就當廢物利用了。我挽留他吃過晚飯再走,老人稱老伴兒早該把飯菜給做好了,等得時間久了,老伴該著急了。
我只好親親熱熱的送老人出門,途徑平房區僅有的一家小賣店時,我快速鑽了進去,買了一瓶老白乾跑出來追了上去,並把那瓶白酒揣在了老人大衣兜裡,老人這次沒有推辭,笑著說:“這孩子!還跑得滿頭大汗的,快點兒擦擦,別凍著!快回去吧!這酒大爺就收下了,我就得意這一口啊!”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牽掛我的父親早已過世了。那位雪中送炭的老人自那日離別之後,我就再也沒有見過他,一種遺憾從此化作了無盡的牽掛。
作者 孫成功 吉林航空維修有限責任公司員工
二:雪中送炭
人的一生好比是一條曲曲折折的路。當你在這條道路上邁步行走的時候,也許會遇到許多的坎坷,也許會一帆風順地走到底。無論如何,在這條人生道路上,總會有一個或許兩個人讓你刻骨銘心的感動。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我閱讀過許許多多的故事,唯獨有一則故事催人淚下。直到現在,那個故事中的一位人士還歷歷在目,還深深地感染著我、吸引著我。
在一個月明人靜、大雪紛飛的夜晚裡,大街上人來人往,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一輛公共汽車上擠滿了下班回家的乘客。在這輛人滿為患的公共汽車上,有一位年紀輕輕、精神飽滿的解放軍叔叔。這位解放軍叔叔還真有點“特別”。公共汽車上雖然十分擁擠,但可以站在車身裡,暖和一下。可這位解放軍叔叔不僅像其他人一樣站著,而且還是站在那雪花飛舞的車窗前。解放軍叔叔站在那,像是在保護自己的主人一樣。寒風颳著、雪花飄著,可解放軍叔叔依然站在寒風來襲的車窗前,一個人飽受寒冷。
一位好奇的大嫂跨步走上前去,問候了一聲解放軍叔叔說:“你好啊,年輕人!過來坐吧!別站在那!小心被風吹感冒了!”這位解放軍叔叔應了一句說:“不!你坐吧!我就站在這!”這位大嫂有問:“小夥子,你為什麼要站在那呢?”這位解放軍叔叔意志堅定的說:“我不能坐,我不能讓你們感受到一絲絲寒意,這是我們所有解放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位大嫂聽了解放軍叔叔說得話以後,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
這位解放軍叔叔的言行讓我想起了一句格言“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同時,也讓我看見了一個新世紀的“雷鋒”。這位解放軍叔叔那種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雪中送炭
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輕的時候曾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深知江山來之不易。因此,他特別愛護老百姓。
淳化四年的冬天,東京***今開封***滴水成冰,房簷垂下的冰掛有一尺多長,在清冷的冬天,在不足以給人任何溫暖的陽光照射下,像一把把垂下來的刀,令人望之即瑟瑟發抖。宋太宗在皇宮裡面,穿著龍袍,烤著炭火,還覺得寒氣逼人。這時,宋太宗想起乾德二年的冬天,哥哥宋太祖上朝時,身穿貂皮大衣,戴著皮帽全副武裝,所有的大臣都縮著手不勝寒瑟站在講武殿臨時鋪的地毯上,上奏章說話哆哆嗦嗦,冷得舌頭打結的情景。
於是,他更感冰寒,便命人拿來美酒,借酒來驅趕寒冷。他一杯酒還沒有喝完突然想到了弱勢群體:“我住在皇宮中,穿著狐狸皮做的龍袍,烤著炭火,喝著酒,還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的貧苦農民,他們又沒有炭火烤,不知會凍成什麼樣兒。我必須想點兒辦法,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實際問題。”
想到這裡,他馬上召來開封府尹,對府尹說:“現在天寒地凍,我們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的人就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沒火烤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你現在馬上替我去慰問他們,幫助他們迅速解決這個燃眉之急。”這位皇帝的意旨內容是——給京城所有高壽人瑞發獎金,超過100歲者賞賜金腰帶。再賞京城鰥寡孤獨以及貧窮者一千錢、米炭若干。
開封府尹一接到聖旨,馬上帶領他的所有隨從,準備好衣服、錢財、糧食和木炭,挨家挨戶地送到老百姓手中。於是人們看見很多窮苦的百姓都拎著木炭你來我往的身影。宋太宗首開雪中送炭的愛心先河,著實感動了許許多多的百姓。“雪中送炭”的故事便這樣不脛而走,一個勁地稱讚宋太宗是“雪中送炭”。
——《大雪送炭與芥隱》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