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的造園手法有哪些

  園林造景有如撰文畫畫,有法而無定式。那麼你知道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園林造景特點大體歸類:

  借景、對景、框景、漏景、障景等

  二、分別細述個個特點:

  1.借景是將園外景象引入並與園內景象相疊合的造園手法,也是中國古典園林最重要的造園手法之一,這種手法可彌補空間尺度小且耗費財力的不足。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頤和園昆明湖遠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園遠借北寺塔,滄浪蒼鄰借葑溪水等等。

  2.對景是主客體之間通過軸線確定視線關係的造園手法,由於視線的固定,視覺觀賞遠不如

  借景來得自由。對景有很強的制約性,易於產生秩序、嚴肅和崇高的感覺,因此常用於紀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築,並與夾景、框景相結合,形成肅穆、莊嚴的景觀。

  3.框景是有意識的設定框洞式結構,並引導觀者在特定位置通過框洞賞景的造景手法。框景對遊人有極大的吸引力,易於產生繪畫般賞心悅目的藝術效果。杜甫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則是框景效應的最佳寫照。

  4.漏景又稱洩景,一般指透過虛隔物而看到的景象。虛隔物包括花窗、柵欄和隔扇等。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於勾起遊人尋幽探景的興致與願望,別一方面透漏的景緻本身又有一種迷濛虛幻之美。利用漏景來促成空間的空靈與滲透是中國造園的重要手法之一。

  5.障景是在遊路或觀賞景點上設定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擋住視線,從而引導遊人改變遊覽方向的造景手法。障景使園林增添“藏”的韻味,也是造成抑揚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為歷代園林所廣泛應用。

  6.園林造景有如撰文畫畫,有法而無定式。同一景色畫家可用不同筆法表現之,攝影師可從不同角度拍攝之,同一園林也可用不同構思設計。幾百座江南庭園千變萬化,各有所妙。故園林造景有獨特的立意,做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就可稱為佳作。每個庭園造景時,不可忽視動觀和靜觀的景色,通常狹小的庭園應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遵循"小中見大"的原理,創造出"有限中見無限"的美景,更重視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應用。在相對較大的園林中,應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更應注重空間的分割,通過對景,夾景、添景等各種形式,造成或開郎,或收斂,或幽深,或明暢的空間,使景色更為豐富。 在現代的園林造景中,研究植物高低、色彩、質感、動勢等的配置,組成優美的焦點景觀,將會是更為重要的課題。

  三、古典園林植物造景特點

  1、 自然

  “師法自然”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立足之本,也是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則之一。首先從植物選用及景觀佈局方面看,中國古典園林師以植物的自然生長習性、季相變化為基礎,模擬自然景緻,創造人工自熱。宋代文人歐陽修在守牧滁陽期間,築醒心、醉翁兩亭與琅邪幽谷,他命齊幕客“雜植花卉其間”,使園能夠“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後仍須次第栽;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不花開!”可見當時的植物景觀已經充分考慮了植物的季相變化。

  另外在景觀組織方面古人也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利用借景將自然山川納入園中,或者利用欲揚先抑,一小見大等手法,造成視覺錯覺,即使是在很小的空間中,也可以利用“三五成林”,創造“咫尺山林”的效果。

  2、 含蓄

  對於園林景觀,古人最忌開門見山,一覽無餘,講究的是藏而不露、峰迴路轉,運用植物進行藏景、障景是古典園林中最為常用的手法。如滄浪亭前就利用了層層植物構成屏障,遠觀僅見飛揚的角翼,景觀的神祕感、層次感、縱深感一下子就增強了。

  中國古代植物景觀的含蓄不僅限於視覺上的含蓄,更體現在內容表達上的含蓄。古人賦予植物擬人的品格,在造景時,“借植物言志”也就比較常見了。比如揚州的個園的主人就借竹表達了自己“挺直不彎,虛心向上”的處世態度。在古人眼中,植物不僅僅是為了創造優美的景緻,在其中還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深刻的內涵,這也是中國古典園林與眾不同之處——意境的創造,正所謂“景有盡而意無盡”。

  植物景觀的意境源自於植物的外形、色彩,加之古人的想象,如楊柳依依表示對故土的眷戀,常常種在水邊橋頭,供人折柳相贈以示惜別之情,等等。

  3、 精巧

  無論是氣勢巨集大的皇家園林,還是精緻小巧的私家園林,在造園這縝密的構思下,每一處景緻都做到了精緻和巧妙。

  “精”體現在用材選料和景觀的組織上——精在體宜。中國古典園林中多選用觀賞價值高的鄉土植物、較少終止引種植物,一方面保證了植物的生長,可以獲得最佳的景觀效果;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地方特色。植物選才還需要講究“意境”,如故宮御花園的軒前海棠,頤和園樂壽堂前後的玉蘭,諧趣園的一池荷花等。

  “巧”則體現在佈局方式和細部刻畫上——巧奪天工。中國古典園林的植物景觀有的突出楓樹,溫彩流丹;有的突出梨樹,輕紗素裹;有的突出古鬆,峰巒滴翠;有的突出垂柳,婀娜多姿。植物花色、葉色的變化以及花形、葉形差異被巧妙地加以利用,達到“四時有景”的效果。同時造園這對園林景觀的每一細節都作了細緻的推敲。如蘇州留園的石林小院,透過漏窗可以看到“湖石倚牆,芭蕉映窗”的景象,令人驚歎造園者是如何構思的,能夠刻畫出如此絕妙的景緻。

  中國古典園林植物配置的特點及其深層次的文化內涵,都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設計方法,做到古為今用。

  中國古代園林構景,十分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諧,運用多種構景手法表現自然之美,以求達到最佳境界。中國古代園林構景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對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園林性質、規模,因地而宜、因時而宜。

  一、借景

  借景是將園外之景巧妙地組合於園內,使景深增加、層次豐富,形成有限的空間、無限的景色,使園內、園外景觀融為一體。借景有遠借***如遠山***、鄰借***如大樹***、仰借***如樓閣***、俯借***如池魚***、應時而借***如花草***。借景能使園林空間範圍擴大、畫面生動,景觀層次豐富,因此在我國造園藝術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明代著名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中稱“巧於因借,精在體宜”。承德避暑山莊借天然山色和外八廟來映託山莊的氣氛,構成園外有園、景外有景的效果。

  二、添景

  添景是在空間較空曠、景觀較單調、景深層次缺乏之地,添置某景以改變此狀況的構景手法。山和塔在遠處,如沒有中景作過渡,就顯得虛空沒有層次,若添置樹木、花卉等補充點綴,畫面會更加完美。昆明湖是前景,萬壽山是後景,它們之間由於添置了長廊,畫面頓時顯得生動活潑、完美和諧。

  三、框景

  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間框架,採收外部空間畫面的一種構景方法。可採用門框、窗框、洞框、廊柱框、喬木枝幹抱合框等,框景可將散漫的景色集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可步移景換達到畫境,實屬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集合。揚州瘦西湖的月亮門亭是框景最典型的佳作,透過一門可觀揚州標誌性景觀五亭橋,“一門留景五亭橋”,凡到此的遊客均要攝影留念,同時還可盡收白塔於另一門之中。

  四、漏景

  漏景是通過花牆、廊壁各種造型的花窗、漏屏風、樹枝葉隙、林木間隙等,將院內外、廊壁內外、林隙內外的美景組合,構建一種若隱若現、雅緻迷離景緻的手法。

  五、對景

  對景是指兩個彼此相對的景緻,能夠相互觀賞的構景方法。我國園林中應用甚多,因我國是自然山水式園林,習慣於將水面佈於全園主要部位,這樣平坦的水面就構成一個較好的對視空間。環水的景緻自然就形成彼此的對景,山、樹、竹、石、亭橋、樓閣、廳堂、廊榭等均可成為對景。

  六、抑景

  抑景是把園林中最好的景緻暫時隱藏起來,然後再展現出來的構景方法。“先藏後露”、“欲揚先抑”是抑景手法的主導思想,可產生豁然開朗的藝術效果。我國古代園林多用假山、樹木、建築物等作抑景,把主景和最美的景緻遮擋起來,不使其一覽無餘,在遊人漸達佳境時突然展現,提高藝術感染力,獲得最美的享受。如遊人由頤和園東宮門進入,出仁壽殿沿玉瀾堂四合院東南側小路南行,此時一座土山樹***、仰借***如樓閣***、俯借***如池魚***、應時而借***如花草***。借景能使園林空間範圍擴大、畫面生動,景觀層次豐富,因此在我國造園藝術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明代著名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中稱“巧於因借,精在體宜”。承德避暑山莊借天然山色和外八廟來映託山莊的氣氛,構成園外有園、景外有景的效果。

  七、障景

  障景是用假山、樹木、建築物等設定屏障,既遮擋不利於表現園林景觀美的景物,同時又為園林增加景緻的設計性屏障景觀。前方如有不雅場地、建築、器物等影響園林景緻,多建造富有韻味的遮擋性景物,用來遮擋視線,同時增加園景。如園路前方的照壁、園路兩側栽種的密閉鬆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