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如閱讀練習及答案

  吳小如,著名書法家、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吳小如在中國文學史、古文獻學、俗文學、戲曲學、書法藝術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詣,被認為是“多面統一的大家”。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吳小如》閱讀練習及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吳小如》閱讀材料

  吳小如

  舒晉瑜

  吳小如有三個嗜好,一是作詩,二是看京戲,三是寫字。這三個嗜好都受家庭影響。他從小喜歡讀書,最大的夢想是當作家。

  吳小如年輕時曾經被父親認為“不是寫詩的材料”,年輕氣盛的吳小如吳小如不服氣,當時就下決心:我非做好不可!父親晚年的時候,再看吳小如作的詩,問他:“你看你的詩像誰?”吳小如說:“誰也不像。”父親說:“不對,你的詩像我。”由此可見,吳小如先生受父親的影響很大,而並不自覺。 從“不夠材料”,到得到父親的認可,吳小如是下了功夫的。在他的印象中, “有興趣就愛鑽研,什麼事都有成功的那一天。”這是吳小如的經驗。

  因為父母喜歡看戲,吳小如三四歲開始聽唱片,五六歲便隨家人外出看戲,十歲左右就常常偕弟弟同賓跑戲園子,十三四歲亦摹仿小報文風老氣橫秋寫劇評。有一次中學作文,老師給吳小如的批語是:“文章頗像林語堂的‘論語’體,油腔滑調。”吳小如大吃一驚,從此大加收斂,力求橫平豎直,再不敢故弄玄虛。

  他一生鍾愛講壇。“儘管下了課疲乏得抬不起腿,吃不下飯,但只要走上講壇,面對著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把自己一得之愚貢獻給他們,感活力頓增,渾不覺老之已至。”吳小如說,梅蘭芳、程硯秋、馬連良、楊寶森,都是在停止呼吸前不久才離開舞臺的。他一生愛看戲,為這些藝術大師十分傾倒。從本心來說,只要自己幹得動,決不輕易離開講壇。

  對於學生,吳小如從來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時候沒有把握,也會老老實實告訴提問者:“待我查查書再答覆。”為了一個極細小的問題,他可以專門騎車上圖書館泡上半天,一旦有了結果,又會興沖沖跑到提問者的宿舍詳細作答。有一次一位女同學提了一個問題,吳先生在《後漢書》裡找到了答案,剛吃過午飯就跑到學生宿舍裡去找那位學生。由於正值午休,他只好把材料寫下來貼在那位女生的房門上,才心安理得地回家休息。

  吳小如的學生陳丹晨曾稱吳先生是“乾嘉學術最後的守望者”。在古典文學領域,吳小如先生的研究通達廣博,可以從《詩經》講到梁啟超;研究詩文,從先秦貫通於明清與近代。他的學術根基俟實於20世紀,在詩文考證、字義訓詁方面,亦有大量為學界矚目的成果,《讀書叢札》即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吳小如擅長書法,遍臨名帖,已出版《吳小如手錄宋詞》《吳小如書法選》等,更多人稱他為書法家。父親在教吳小如學習書法時,就聲明瞭兩大前提,即“要學寫字應先學做人”;“寫字必先讀書”。人,“寧可不會寫字,也不要做一個俗不可耐的寫字匠!”吳小如一生都奉此為準則。“書法最關鍵的是,功夫在書外。意思就是說,有兩條,一是多唸書;一是做人要好。這是最基本的。我父親有一條,做學問首先是做人,人品要好。這是中國傳統的美德。到書法本身,只有一條,就是路子正,別學邪門歪道。古人講橫平豎直,寫字,字得規範,寫出來的字得規矩。”

  吳小如先生被稱為“學術警察”,是有原因的。他對學界不良現象毫不留情:校點古籍書謬誤百出,某些編輯師心自用地亂改文稿,知名學者缺乏常識信口胡說,學界抄襲成風……更關鍵的是,他的批評方式也並非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沈玉成就曾說吳先生批評不留情面:“連我這老學生都受不了,所以吳先生到處受擠兌碰釘子,一生坎坷。”

  吳小如幾十年的處境的確如此。他曾在文章中評價自己:“惟我平生情性褊急易怒,且每以直言嫉惡賈禍,不能認真做到動心忍性、以仁厚之心對待橫逆之來侵。”在一份給北大百年校慶的題詞中,他又重申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座右銘。他說:“我這人,一向就是主張表裡如一,而且我做的事情都是光明磊落的,我對名利看得很淡。名利對我來說根本是身外之物。”“言寡尤,行寡悔”,是說做人說話要問心無愧,做出來的事情不至於做完後悔。但是吳先生也知道,人不可能一輩子不說錯話不做錯事。所以,他的主張是,不管別人滿意不滿意,首先自己不說違背良心的話,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吳小如的一生,坦蕩磊落,他說過的一次假話,是對他的父親。吳玉如先生壯年時,雙臂有力,可將幼時的同寶***小如***、同賓***少如***兄弟抱在手中同時拋向空中後再穩穩接住,小兄弟倆對此不以為懼,反而特別高興,因而吳小如與其父掰手腕一輩子沒有贏過。吳玉老臨終時,年過花甲的吳小如為了博老人一笑,再次提出掰腕子,其時老先生手腕早已無力,吳小如裝作再次輸給老先生,意思是:您還是那麼有勁。吳小如後來說:那是我平生說過的一次假話。

  《吳小如》閱讀題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吳小如剛寫詩時下功夫不夠,意氣用事,曾經被父親認為“不是寫詩的材料”,後來他下了功夫,得到了父親的認可。

  B、吳小如十三四歲摹仿小報老氣橫秋文風寫劇評被老師批評,是因為他油腔滑調,模仿不到家,徒有形式,缺乏內涵深度。

  C.吳小如把父親說的“學寫字應先學做人和讀書”、“寧可不會寫字,也不要做一個俗不可耐的寫字匠!’’奉為準則,這告訴我們只要人品好了,書法慢慢就提高了.

  D.吳小如先生愛做“學術普察”,對不良文風、學風猛烈抨擊,表現出一位學術守望者對找國文化的熱愛和關切‘

  E.吳小如深受家庭影響,做人真誠正直、淡泊名利,學向通達廣博、刻苦鑽研,雖然飽受委屈,卻一生坦蕩、光明磊落。

  ***2***吳小如的書法得到認可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3***吳小如有哪些品質值得學習,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4***吳小如認為“不管別人滿意不滿意,首先自己不說違背良心的話,不做讓自己後侮的事情”,請結合材料並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8分***

  《吳小如》閱讀題答案

  ***2******6分***①謹遵父親的教誨,準確定位自己的目標***2分***②博覽群書***2分***3人品好,砥礪人格。***2分***

  ***3******6分***①不服輸,愛鑽研:他曾經被父親認為“不是寫詩的材料”,後來下了功夫得到了父親的認可;②虛心接受批評,勇於改正錯誤:吳小如從中學作文老師的批語中學到了文風要橫平豎直、實事求是。③奉獻精神:一生鍾愛講壇,只要自己幹得動,決不輕易離開;④實事求是: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沒有把握不輕易答覆別人。⑤正直坦蕩:毫不留情的批評學界不良現象;⑥孝順:說假話安慰父親。***每點1分***

  ***4******8分***觀點:我們做事要對待起自己的良心。***2分***理由:①吳小如毫不留情地的批評學界不良現象,敢於說真話,正直坦蕩,淡泊名利,是學術的守望者,體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良心。***2分***②吳小如在父親晚年掰手腕時假意輸給父親,博老人一笑讓老人覺得自己還是那麼有勁,平生第一次說假話,體現了他對父親的孝心。***2分***③當今,由於市場經濟的影響,人們為了金錢而道德淪喪,做有違自己本心的事情,因此,我們要堅持正義,堅守本心,注重精神家園的維護和建設,做一個大寫的規矩的無悔的人。***2分******若答其他,言之有據,可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