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小兒便祕的推拿手法

  小兒便祕需要及時治療,而推拿是一種最簡單且無副作用的方法。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兒便祕推拿手法

  1、清大腸

  食指橈側***近拇指一側***,自指尖至虎口***食指與拇指在手掌部銜接處***成一直線。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從虎口直推向食指尖為清,稱清大腸;反之為補,稱補大腸。補大腸和清大腸統稱推大腸。推100~300次。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此處一定要注意推的方向是從虎口直推向食指尖,這與補瀉有關,方向弄錯了治療效果就不一樣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細哦!

  2、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線。捏法--常用於脊背部,又稱捏脊法。拇指在後,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時用力拿捏面板,雙手交替,緩緩前移。

  3、退六腑

  六腑位於前臂尺側緣,神門穴至抖肘成一直線。操作時,以中食指指腹,自肘關節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瀉熱,滑腸瀉下,用於陽明腑實之痞滿燥實堅。

  4、補腎水

  位於小指螺紋面。操作時,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100次。有補腎固本,清熱利尿之功效。

  5、摩腹

  用掌或四指輕貼腹部,緩緩順時針移行。有調和脾胃,降逆消導,補脾健胃之功效,能直接順應腸道走向,促進腸蠕動。

  6、下推七節骨

  位於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線。操作時,由上往下,擦至皮膚髮紅為度。具有升降脾胃,調理二便之功效。適用於一切熱證、實證如煩躁不眠、便祕等。

  7、下推七節骨

  位於寶寶背部正中線,由腰部的最低點的凹陷處,到尾脊骨。讓寶寶俯臥,媽媽用拇指或中間三指,自上向下,從寶寶腰部最低點的凹陷處推至尾脊骨,約一秒鐘推一下,共推2分鐘,100-300次。

  8、揉魚尾

  尾椎骨最末端,寶寶小屁股的凹槽內。讓寶寶俯臥,媽媽用手頂住寶寶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適中,一次約按揉1秒,共揉2分鐘,100-300次。

  小兒便祕的原因

  1、食物成分不當,或進食過少

  大便乾結後,食慾減退,進食量少,每天形成的糞質也少。糞質在大腸中停留的時間越久,水分被吸收的時間越長,大使也越幹,越不容易排出。

  2、缺乏定時排便的習慣

  腸蠕動受神經機制支配,如每日定時排便形成習慣,到時候就想排便,這樣糞質在結腸內停留不會太久,大便也不會太乾,就容易排出。

  3、腸功能失常

  有的兒童由於營養不良,或患佝僂病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致使腸壁及腹壁肌肉鬆弛,大便不易排出。

  緩解小兒便祕的食品

  1、潤腸食品

  吃奶的嬰兒便祕時,可加滑腸食品,如橘子汁、紅棗汁、白菜汁等。

  2、輔食

  正在斷奶期內的嬰兒便祕時,可增加輔食,除了高營養的蛋類、瘦肉、肝和魚類外,還要增加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及粥類,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以及香蕉、梨等。

  3、蜂蜜

  民間也有使用蜂蜜通便。其實蜂蜜必須用涼水衝兌才有效,溫熱水無效。

  但是,不宜過早給嬰幼兒喝蜂蜜。這是因為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家長往往不確定孩子是否是過敏體質。

  4、五穀雜糧

  用五穀類如紅豆、黑豆、綠豆等等熬粥喝,當然也可以打豆漿給孩子喝,也可以預防和治療便祕。

  5、食用油

  儘量選擇一些橄欖油或者葵花籽油等等富含油酸的食物,因為這種油酸可以起到乳化的作用,從而來軟化我們積存在腸道內部的糞便。

  緩解小兒便祕的食療方法

  1、牛奶紅薯泥

  紅薯含有的大量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新增適量的奶粉剛好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而且有牛奶的濃香,能刺激寶寶食慾,讓寶寶更容易接受輔食。適合六個月以上的寶寶。

  製作方法:將紅薯***馬鈴薯***洗淨去皮蒸熟,用篩碗或勺子碾成泥。奶粉衝調好後倒入紅薯***馬鈴薯***泥中,調勻即可。

  2、蔗汁蜂蜜粥

  材料:甘蔗汁100毫升,蜂蜜50毫升,大米50克。

  做法:將大米煮粥,待熟調入蜂蜜、甘蔗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

  營養:可清熱生津,潤腸通便。適用於熱病後津液不足、肺燥咳嗽、大便乾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