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控課堂,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教學設計案例,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教學設計

  學習目的

  1?認識“歐”“洲”等11個生字。會寫“歐”“洲”“瑞”等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受到愛護動物的教育,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文插圖的掛圖或投影片。

  3?蒐集有關燕子春來秋去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解題匯入,激發讀書興趣

  1?喜歡小燕子嗎?能背一背描寫燕子的古詩嗎?

  2?板書課題,根據課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專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為燕子開專列?……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3?分組討論。

  三、全班彙報交流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朗讀。

  2?指名認讀生字,注意“殊”不要讀成chū;“驟”不要讀成zòu;“瀕”不要讀成pín。

  3?交流。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人們為燕子做了什麼?通過交流,學生要對課文內容做到全面把握。可從兩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決定、呼籲人們、燕子專列***;二是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竭盡全力尋找、專程送行***。

  ***3***交流自己的體會。重點體會人對燕子的關愛。

  ***4***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怎樣把人們對燕子的關愛寫具體的。

  ①政府的呼籲;

  ②概括地寫居民們是怎麼做的;

  ③具體寫一位小姑娘是怎麼做的。

  四、指導朗讀

  1?人們幫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於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愛!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愛”呢?我們要怎樣讀才能體會這種愛呢?

  2?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

  ***1***第3段,應讀出居民紛紛走出家門,不顧天氣惡劣、路途艱難去尋找燕子的意思。

  ***2***第4段,要讀出小姑娘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險,不怕寒冷尋找燕子的經過。突出險***“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救助燕子多***“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絲毫不想自己***“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3?看圖,引導想象,對課文作思維上的補充,豐富課文內容。小貝蒂在哪兒發現燕子?她怎麼做的?會說什麼?

  ***1***自己練習講一講。

  ***2***指名說一說。

  4?總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多麼感人的一幕啊!在尋找燕子的過程中,這樣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個!人們用愛、用情,編織了多麼美好的故事。讓我們再讀課文,去體會人與動物之間這美好的感情!

  五、抄寫生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學生抄寫生字和生詞。生詞:歐洲瑞士舒適啟程特殊驟然跋涉政府踏雪救護載著***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確定抄寫內容。***

  第二課時

  一、繼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創設情境,指導寫想對貝蒂說的話

  1?列車載著獲救的小燕子,也載著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駛向溫暖的遠方。你讀了這個故事,想對貝蒂說什麼呢?請用幾句話寫下來吧!

  2?學生自主寫。

  3?指名讀,評價,修改。評價應著眼於學生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允許學生內容有所不同,只要發自內心,合乎情理即可。

  三、交流學生蒐集積累的資料

  1?演唱人們愛護動物的歌曲。

  2?你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請講一講。

  3?朗讀人們愛護動物的詩歌。

  4?總結。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樣愛護動物,愛護環境,更希望這樣的故事不再是新聞!

  四、佈置作業

  1?把自己認為易寫錯的生字詞寫幾遍。

  2?繼續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為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和“習作”做準備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瞭解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2.繼續訓練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學會本課15個生字、12個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含著蘊含著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指導學生觀察圖畫,根據圖畫加以想象,說一說這篇課文會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畫出來並小組解決。

  2、讓學生分組,用自己的話把課文所說的故事說一說。

  3、質疑問難

  4、帶者問題再讀課文。

  三、整體感悟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試著讓學生把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畫一畫,感受小村莊原來的美麗。

  ***3***再讀一讀,深入感受。

  2、學習第五自然段

  ***1***學生自由小聲讀第五自然段

  ***2***說說讀懂了什麼?

  ***3***提出不懂的問題,大家共同解疑

  ***4***學習該段生字

  四、設定懸念

  1、把第一和第五個自然段連起來想一想:是什麼原因使得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毀滅的?

  2、小結:惋惜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檢查學生對本課生字掌握的情況

  2、聯絡第一與第五段思考:是誰毀了這個美麗的小村莊?

  二、探究學習

  1、學生瀏覽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討論以上問題

  2、深入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齊讀。

  ***2***說說這段話寫了什麼。

  ***3***談一談你讀懂的,未懂的組織同學共同解決。

  3、深入學習第三自然段

  ***1***反覆讀第三自然段

  ***2***把“一間間、一棟棟、應有盡有的傢俱、工具”說一說,畫一畫。

  ***3***討論理解:“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4***說一說你從這一段指導了什麼。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去掉“還”跟原句比較出問題的實質。

  ***3***找出自己讀不懂的句子或詞語同桌一起想辦法解決。

  5、學習最後一段

  ***1***讀最後一段,想一想該怎樣讀好,試試

  ***2***什麼都沒有了是指“——沒有了——沒有了——沒有了——還有——也沒有了。

  三、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什麼?

  四、鞏固本課生字

  五、課後擴充套件

  以“保護綠色家園”為主題辦一個手抄報。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能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係,樹立環保意識。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讀課題,你想到了什麼?

  二、自由讀課文,思考

  課文裡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語句讀通順。

  2、檢查自讀效果。

  3、交流。你們讀懂了什麼?誰能把這個故事說一說?***整體感知***

  三、練讀、議讀、質疑

  1、誰願意把自己喜歡的、欣賞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提要求:***1***把語句讀流利,***2***讀你自選的這部分,你想到了什麼?

  2、議讀與質疑。其他同學對於別人的朗讀和發言,給與評價,提出不同的見解。如有疑問也可提出。一點要通過讀書、思考、議論去認識。

  ***1***如選讀“築路工人突然停下來”這段課文時,要把你對高大、

  挺拔的橡樹的興趣、愛惜之情讀出來,要拿高大的橡樹引起築路工人的關注和愛惜的心理讀出來。

  議讀時要對築路工人自覺保護橡樹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識到“砍樹容易栽樹難”的道理。

  ***2***“如選讀工程師與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時,要

  從工程師和工人的神態、動作、言語中體會他們的心理。工程師要執行自己設計的工程計劃,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他們在保護橡樹上獲得了一致。

  ***3***如選讀最後幾段課文時,要對公路上彎曲城馬蹄形有所認識、

  有所感悟。重點是讀好人們的讚歎,體會保留橡樹在人們心中的廣泛影響。同時放開讓學生暢談自己的認識——由課文引向學生生活,由他律誘發自律。

  四、練習地方例項,說說你讀後的感想。

  可啟發學生對周圍環境的關注,尋找有關的例項或資料來說說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