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課翠鳥詞語盤點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課《翠鳥》採用動靜結合,以願襯愛的手法,把一隻色彩明麗、敏捷機靈的翠鳥活脫脫地勾畫了出來,令人憐愛。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課《翠鳥》詞語盤點,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課《翠鳥》詞語盤點

  【銳利】

  尖銳而鋒利。本課指翠鳥感覺敏銳。

  例:儘管毒販偽裝得很好,可還是難以逃脫輯毒警察銳利的眼睛。

  【陡峭】

  形容山的坡度很大,幾乎是筆直的。

  例:這是一座陡峭的山峰。

  【盪漾】

  水波起伏。也可以用來描寫歌聲。

  例:她的歌聲在林間盪漾。

  【翠綠】

  像翡翠那樣的綠。

  例:她有一件翠綠色的外衣。

  【清脆】

  本課指翠鳥的叫聲清楚悅耳。

  例:黃鸝的鳴聲清脆。

  【疾飛】

  本課指翠鳥飛得很快。

  例:老鷹從天空疾飛而過。

  【叼起】

  用嘴夾起。

  狐狸叼起烏鴉掉下來的肉跑進了洞裡。

  【小巧玲瓏】

  小巧:細小而靈巧。玲瓏:精巧細緻。形容東西小而精緻。

  我有一把小巧玲瓏的小刀。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課《翠鳥》教學建議

  教師在課前準備有關翠鳥的掛圖、幻燈片和錄影資料,如果有條件,與學生一起通過網路或其他途徑蒐集有關翠鳥的資料。

  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有13個,“稈、腹、襯、衫、泛、泡、飼、陡”都屬於左右結構,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然後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在指導“翠、翁”和“稈、透”時,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絡,它們分別有“羽”、“禾”的部件,但書寫時是有區別的,要注意到具體筆畫、筆形和結構上的特點,落實到位。

  本文在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同時,表達了人們對它的喜愛之情。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圍繞這兩個方面展開。

  首先在外形上的特點。包括顏色、體態等方面。

  第二,翠鳥動作上的特點。包括以下幾方面:叫聲、飛行速度、反應敏捷。

  作者在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時,除了將其特點分為外形和動作兩方面外,還注意到了描寫的順序,比如,在介紹翠鳥的顏色時,先寫頭,後寫背上,再寫腹部。

  作者在仔細認真觀察的基礎之上,運用生動、形象、活潑的語言描寫翠鳥的特點,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注意體會作者在字裡行間處處流露的對翠鳥的慈愛。比如:“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這反映了“我們”在老漁翁的開導之下,從內心深處懂得了喜愛翠鳥不是將它捉來飼養,而應該是和它們做朋友的道理,從而盼望翠鳥能在葦稈上多停留一會兒。

  在教學中,還要把朗讀和理解結合起來。在正確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表達出作者的感情,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比如“它小巧玲龍、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句子中的“小巧玲龍、透亮靈活和又尖又長”從不同方面展示了翠鳥的外形特點,朗讀時語氣也應該略重,而朗讀老漁翁說的話時,語速可以稍慢一些,這樣比較符合說話人的特點。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課《翠鳥》課文

  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它的顏色非常鮮豔。頭上的羽毛像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雙又尖又長的嘴。

  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儘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起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

  我們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老漁翁跟我們說:“孩子們,你人知道翠鳥的家在哪裡?沿著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裡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我們只好打消了這個想法。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