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學加減法

  如何教孩子學加減法,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主要是沒有了解孩子的自身情況和如何教孩子加減法的好方法。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學加減法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學加減法方法1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係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

  孩子知道“+”、“-”的方式,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唸到“加”時,就是把數往後數。唸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2、個、十位相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教育孩子學加減法方法2

  1、學數數

  學計算之前先學數數,這誰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種數數形式來為計算打基礎,卻被相當多的父母所忽視。不少父母在孩子會唱讀1~100之後就認為孩子已學會了數數,而可以教計算了,但實際上孩子並沒有真正建立數的概念,也沒有真正掌握計數的技巧。

  數數的內容其實很多,除了要建立數的一對一的概念以外,還要包括多種數數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遞增1的順序正著數,這是學N加1計算的基礎;

  ②N減1,即按遞減1的順序倒著數,這是學N減1計算的基礎;

  ③數單數,建立奇數概念;

  ④數雙數,建立偶數概念;

  ⑤逢10數,建立進位概念;

  ⑥逢5數,將5作為一個基本單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數技能,因為在提高數數和計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僅次於10。

  2、計算N加1,凡是能正著依次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1個的幼兒,都能輕而易舉地學會計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計算N減1,凡是能倒著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減1個的幼兒都能學會計算N減1的題,包括11減1,21減1、100減1乃至101減1。

  4、整10相加或相減,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會逢10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或遞減10個的幼兒都能很容易地學會。

  5、整5相加或相減,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會逢5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遞增或遞減5個的幼兒,掌握起來並不難。

  6、計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兒一旦理解10加幾就等於十幾,不僅能快速運算10加N,還能推廣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兩個相同數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對於會數雙數的幼兒,當發現兩個相同的數相加後的結果都是雙數時,便會很容易地學會運算這類題。教學實踐發現,幼兒普遍對兩個相同數相加的題有自發的關注與興趣,因而幼兒對這組題的掌握往往要先於10以內非N加1的題。

  8、計算兩數之和等於10的題,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這組題的熟練與否對於進行10以上的運算是至關重要的。

  9、口算***20以內***,當幼兒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後,就可以做20以內的口算題了。父母應注意提醒幼兒學會運用已掌握的計算技能來推算其它題,如由2加2等於4而推知2加3等於5,由3加7等於10而推知3加6等於9,9加9等於18而推知9加8等於17,等等。

  10、豎式筆算***100以內***,口算100以內的數即使是對學齡兒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豎式之後,凡具備上述技能的學齡前幼兒稍加指點即可完成運算,因為一道兩位數相加的題列成豎式後實際上就變成了兩道一位數相加的題。目前,5歲左右的幼兒都在幼兒園裡學會了書寫阿拉伯數字,因而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進行獨立的豎式運算是完全可能的。

  教育孩子學加減法方法3

  一、教孩子學加減法學習興趣

  孩子的特性各不相同,有人喜歡古文古詩,有人熱愛書法繪畫,對於數學的教育,家長重在培養興趣,因材施教。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學,就應該施教,若孩子有困難、有反感,就不要強加於孩子。

  二、教孩子學加減法學習年齡

  對於學前兒童,很多家長希望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唐詩宋詞,加減乘除,樣樣成竹在胸,追求學習難度,希望在起跑時就贏過他人,你可知學的過多,學的過深,並沒有太大好處,在學前階段,對孩子進行運算的啟蒙更加關鍵。讓孩子對計算有興趣,活化頭腦,發展思維對日後的數學學習都能打下基礎。

  三、教孩子學加減法學習具體方法

  練習10以內的運算,是數學的基礎。數學的學習重在總結歸納,只需熟練掌握一部分知識,就可以以此類推,10以內的運算足夠讓孩子瞭解進位退位的運演算法則,家長應該給予重視。

  在孩子完全掌握10以內運算後,深入至兩位數運算,不可操之過急,首先讓孩子認識兩位數數字的結構,分辨“十位”和“個位”,例如“14”,包含一個“10”,一個“4”,特別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會搞混。

  在弄清個十位關係後,適合將“橫式”與“豎式”結合起來運算,豎式的十位與個位的關係更明顯一些,不是給孩子講這些“術語”,而是讓孩子通過感性理解。家長給孩子做出示範,讓孩子尋找規律。若成效不大,可以通過一些實物做出輔助運算,學前兒童的思維是很具體的,要讓孩子在需要的時候,運用“實物”這個“柺棍”,有助於提高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