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飼養溫度

  淡水小龍蝦在養殖過程中需要對其生活習性、品種來源、養殖壞境設定、餌料合理搭配。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帶你看看怎麼飼養小龍蝦。不過下面的內容僅供參考!

  

  1.水溫:龍蝦棲息於較低水溫,冬季最低的水溫約為5℃-6℃可以適合龍蝦養殖,如果水溫較低,成熟期會延長至5-7年。龍蝦耐高溫性卻較差,在實驗中將水溫上升到25℃,持續2周沒有出現特別異常現象。根據實驗,適宜成長的溫度為20℃-23℃,龍蝦在水溫20℃-22℃水中生長最快,所以在水溫下降的冬季,利用溫排水飼養是促進生長的方法之一。

  2.鹽度:龍蝦的適鹽範圍為26.90‰-34.40‰,在低鹽度23.50‰的海水中也能生活並變態。

  3.底質:龍蝦變態後的幼體為了逃避天敵的捕食,轉入底棲生活,底質的沙礫作為潛伏和索餌的場所極為重要。變態3-4天后龍蝦能在粒徑為0.4-1.00毫米沙粒中掘穴潛伏。變態8天后,能在粒徑為2.0-3.0毫米的沙粒中潛伏。

  4.生長率:對1齡前的龍蝦群體,只需用牡蠣殼鋪池底,不必投放人工蔽體巢穴,投喂紫貽貝作為餌料進行餵養。從2齡開始,投放四氯乙烯管作為蔽體巢穴,其投放個數是龍蝦飼養數量的2倍。在養殖滿2年的群體中,出現最大體重為300克左右的個體,龍蝦每次蛻殼大約增重50%,龍蝦個體在一齡初蛻殼,性成熟時的體重可達到450克,在3齡群體內,有16%達到性成熟。

  小龍蝦的生活習性

  從第一年秋天***9~10月份***達到性成熟的小龍蝦開始交配、打洞、抱籽,蝦苗幼體的生長、發育和越冬過程是附著在母體的腹部,到第二年春天***2~3月份***蝦苗達到2~3cm以上時脫離母體,進行獨立生活。

  經過2~3個多月的生長即為抱卵成蝦。因此,小龍蝦苗、種的科學投放時間段為春、秋兩個季節下塘,春投可以選擇在3月底4月初蝦苗入塘,秋放應在9月底10月初種蝦入塘,在自行休整和適應後,讓其在塘中自然繁殖,不但可以為自身塘口提供苗種,還可以出售一部分。因為小龍蝦有挖洞、逃跑的習慣,故小龍蝦的養殖池塘要用網片、木樁、厚塑料皮或其他片狀物在池埂邊建好防逃。小龍蝦打洞一般在30~40cm,有的達1米左右,因此塘埂的寬度最好在3米以上,以防小龍蝦打洞逃跑。

  小龍蝦的品種問題

  我們目前所說的淡水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隸屬甲殼綱,十足目,螯蝦科,原螯蝦屬,原產於墨西哥北部和美國南部,20世紀初日本從美國引進後不久又經日本傳入我國南京,現在分佈範圍已經超過20個省、市,變成了我國淡水小蝦類中的重要資源之一。目前在江蘇、安徽、湖北等長江中下游地區養殖的小龍蝦均為一個品種,還有一種“雜交”的小龍蝦品種,它是水產專業部門研究的物件,基本處在實驗階段,技術水平還有待成熟與提高。

  人工馴化過的種苗與自然繁殖苗是有區別的,人工化繁育苗,由於成本太大加上目前溝、塘、河、湖野生種苗產量很大價格便宜從而難以大面積推廣該項技術品種。當然,人工培育的苗種其成活率很高,可達85%左右,而野生苗一般只能達到70%左右,同時也有水體地理位置的侷限性。

  通常來講,塘口養殖小龍蝦苗種選擇與投放只是養殖的一個重要環節之一,更重要的是日常養殖中採取何種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方法,如果管理上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養殖則成功概率較大,反之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