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口才實戰技巧例子

  無海外求學經歷,地地道道的土鱉一個;三無實際工作經驗。作為一個“三無”人員,諸葛亮的競爭劣勢顯而易見。但是,諸葛亮正是在“三無”的資源配置下,通過一系列的營銷運作,成功地使自己這款新產品一飛沖天。

  本文總結了諸葛亮的新產品營銷五法:

  一、資源聯姻,借船出海

  每一個成功的產品和品牌,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故事。如LV背後的法國皇室的故事,讓LV散發著高貴的色彩。作為新產品的諸葛亮,其第一步就是為自己貼金,尋找一個大平臺為自己做背書。

  當時的諸葛亮是一個十足的單身帥哥,在講究先成家後立業的大環境下,諸葛亮出山前必須得先解決婚姻問題。當時有一個叫黃承彥的河南名士,家有一醜女,叫黃碩,字月英,正愁嫁不出去,黃承彥就找到諸葛亮說,我想把女兒嫁給你,她長得不好看,身體壯碩、黃頭髮、黑面板。但是很有才學,很賢德,娶她定有助於你的事業。諸葛亮心想,黃承彥是一方名士,女兒又有助於我的事業,遂答應。而諸葛亮娶了黃月英,邁出了他走向上流社會的第一步。後經老丈人黃承彥推薦,諸葛亮成功地搭上了水鏡先生——這可是當時最大的高階獵頭公司的老闆。

  由此,諸葛亮成功地站上了一個有足夠市場影響力的大平臺。這讓新產品一出生就不同,就像含著一塊玉出生的賈寶玉一般。

  二、找準目標市場,事半功倍

  有了水鏡獵頭公司的推薦,諸葛亮第二步要做的是進入哪一家公司。諸葛亮經過一番市場分析,明確了目標市場,決定讓水鏡先生把自己推薦給劉備。

  諸葛亮分析:以自己的條件,去曹操那裡肯定混不好,因為那裡謀士如雲,他這個“三無”人員在那必定只能幹端茶倒水的活,出頭之日遙遙無期。而孫權那裡是周瑜當道,他若去,必被小心眼的周瑜所排擠。唯有劉備那裡,雖是剛創業的小公司,但發展勢頭迅猛,而且劉備是皇叔,好歹也是個國企背景。自己去劉備那,肯定能做雞頭,而不是曹操、孫權那的鳳尾。事實證明,將目標瞄準劉備,成就了諸葛亮的萬世流芳。

  三、事件營銷,神祕提升價值

  劉備為何三顧茅廬?這其實是諸葛亮的營銷手段,是其故意為之。因為他深知作為一個新產品如何才能吸引消費者,越有故事性、越不容易得到的產品,才更能讓消費者趨之若鶩。正如iPhone新品的限量銷售一樣。

  於是,諸葛亮就玩了這樣一個事件營銷,來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玩神祕,讓劉備跑了三趟才得以見到他。不過,諸葛亮也深知玩神祕、玩限量不能過,所謂事不過三,如果讓劉備四顧、五顧,估計劉備就會覺得此人太過擺譜和矯情,不跟他玩了。

 四、廣告加消費者證言,建立市場期待

  確立了投靠劉備,諸葛亮第三步做的是建立劉備對自己的期待力。通過品牌期待力的打造,實現從推銷拉客到消費者的主動追求。諸葛運用了廣告加消費者證言的方式來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首先是打廣告。在哪打呢?諸葛亮找到了耕地的農民,讓他們全天候、無限頻次地播放自己的廣告語: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

  此外,諸葛亮還運用名人和消費者證言來證實自己的廣告宣傳所言非虛,如讓水鏡先生為其做證言,水鏡先生曾兩次將諸葛亮推薦給劉備,說當今世上,你只要把臥龍、鳳雛這兩個人弄到一個,天下就是你的了。於是,就有了劉備主動三顧茅廬之舉。

   五、找準需求,超越客戶期待

  所有營銷手法的根本,離不開產品的硬品質,並且將產品特點很好的與客戶需求相繫結,這離不開對自我和對市場的調研和分析。諸葛亮認為:市場競爭激烈,曹操是最大的對手,以躲為妙。孫權勢力也不小,可以拉攏他一起打曹操。至於劉備,那就先佔荊州再去西川。諸葛亮就靠著這份給劉備做的商業計劃書——隆中對,成功地滿足了劉備的需求,並超越了劉備的期望,立即走馬上任,成為劉氏集團的第四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