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技巧

  學校教育工作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必然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教師的工作,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儘量把微笑留給學生

  小學英語教師工作強度較大,很難經常以笑容面對學生,有時還會因為各種因素而心情暴躁,這樣就會阻礙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事實上,保持良好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的學生,儘量不斷髮掘他們的閃光點,試著每天把微笑留給學生,相信愉快的溝通就由此開始了。每次的交談都面帶微笑,每節課都儘量與學生帶有笑意的平等交流,這樣會讓學生更親近你。俗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

  二、分享學習經驗,拉近師生關係

  在平時,我除了注重英語的知識傳授之外,還注重教會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分享自己和其他人的學習經驗與心得。現在,我的學生們都已慢慢習慣於聽、找關鍵詞、關鍵句幫助理解題意***要會tell why***,提高了解題效率,懂得了學好英語要多讀、巧記,會找規律、記特殊等等。學生能從教師的經驗分享中看到未來成功的希望,更有助於減少學生的挫折感,提供學生成長的機會。師生關係是學校中最基本的一種人際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教學效能產生的關鍵,而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則有賴於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美國教育家季洛特說、“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處理好複雜的人際關係。作為教師,必須要重視與學生的關係,要能奪得每個學生的心。”師生之間的溝通是教學管理的核心,溝通的有效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管理的效果。

  三、賞識加信任,和諧相處

  賞識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楚的認識自己,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激發起不斷追求進步的願望。我國著名當代教育家盧勤曾指出、“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身上都有許多閃光點,只是有的沒被發現,如果能被發現,他們的表現不比誰差。”我非常贊同她的說法。法國的大文豪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有廣闊的心靈,也都具備了輔導各種各樣孩子的能力。經過與學生半學期的和諧相處後,學生們都很樂意完成作業後,在作業本上寫下自己的心裡話與我分享***當然我是來話必復、有時適當寫些有針對性的評語***,這樣一來作業本成了師生間溝通的另一座橋樑,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做作業成了一種期盼,作業不再是一種負擔,這種溝通可以更有效地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更有利於教學相長。的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的是教給學生知識,其實更應該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賞識他們和信任他們的能力,用他們的閃光點照亮他們前行的路。因此恰當地運用賞識和信任,有助於溝通和培養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順利實施教學計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師的愛要一視同仁

  教師要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從而達到有效的溝通效果。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愛簡直是一種奇妙而又崇高的力量。它能給予學生信心與動力,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當教師給學生以真摯的愛,學生才會對老師產生親切與敬仰之情。才能向教師敞開心扉,教師才能“對症下藥”教育好學生,收到預期的效果。身為教師,通常我們能夠很大方的給表現優異的學生很多的愛、支援與鼓勵;而給成績、表現較差的學生的是不滿和批評;對於表現平平的學生則把他們放在放心而無需多加照顧的地域。事實上,被愛與被關懷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對每一個學生來說,他們都希望能得到教師的愛與關懷,表現好的學生是,表現平凡的學生也是,表現差的學生更是。因此,我們必須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多方位,多角度地與學生溝通,特別是表現較差的學生,更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愛去感化他們,多微笑,多讚美,多關心,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真誠的愛,從而自覺學習,奮發向上,發揮自己的潛能。

  在情感上,師生之間能互相接受,將心比心,不曲解對方,教師熱愛學生,滿腔熱情地真誠幫助學生,學生理解教師的一番苦心,願意接受老師的教導,這是一種相互理解的新型師生關係,體現著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因此師生的有效溝通是教師開啟學生心靈窗的鑰匙,是教育成功的祕訣之一。

  五、表揚為主,注意說話的藝術

  教師的激勵是“催化劑”,是學生進步的“加速器”,它突出的表現在如何使用語言去不斷激勵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從而自覺地獲取知識,去不斷地追求和探索。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所以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科學地運用說話藝術,給學生以激勵,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具有極高的威信,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讚許的點頭,一句普通的讚揚,一個肯定的手勢,他們都能從中獲得極大的滿足,從而激起向上的力量,鞭策其繼續奮發向上,可以促使學生以良好的心態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及時認真、恰到好處的表揚,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和鼓舞力量,它對鞭策先進,激勵後進,肯定正確,否定錯誤,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後進生的表揚,更是一種藝術,古代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說、“數生十過,不如獎生一長”。這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教師的說話藝術。對於這一點,我的感觸尤為深刻,就以早讀來說吧***學校要求所有學生一回到學校就要讀英語***,學生一來不夠重視,二來老師不在時讀的積極性不高,一開始我每天雖然一大早就到學校檢查我教那幾個班的早讀,但效果不夠滿意,有時不免會批評幾句,反而效果更差。後來,我每天找機會去表揚他們、“今天我上樓梯就能聽到你們爽朗的讀書聲了,讓我興奮地跑了上來。”“我真開心,一到辦公室門口,值日老師就向我表揚你們讀書認真哦!”“某某同學今天讀得多麼認真、爽快,另miss deng不禁刮目相看,感到無比欣慰***配合一個誇張得讓他們發笑的表情***。”“好極了!我就喜歡你們這種讀書的聲音。”……現在,早讀英語已經成為我和學生們的一件樂事。

  如果說表揚是給幼樹培土澆水,那麼,批評則是給幼樹整枝除蟲。但是批評不如表揚那樣容易被學生接受,弄不好還會激起學生牴觸情緒。教師的說話藝術,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教學藝術。因而,作為教師,應學會說話的藝術,使批評的語句化為表揚的方式,讓學生既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能促進學生及時地否定錯誤,又能接受老師的教育,消除了學生的牴觸情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溝通的藝術,教育因溝通而存在。雖然沒有一把萬能鑰匙可以開啟每扇門,也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可以喚醒所有學生,但如果教師以適當的策略與真誠經常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那麼便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創設一個和諧共贏的教育教學環境,實現溝通無障礙,促進教育教學更有效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