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的主要種植栽培技術

  絲瓜種植最好是種前先測土,根據土壤養分狀況配方對絲瓜施肥。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品種選擇夏絲瓜要選耐熱、早熟、豐產的品種。

  選地夏絲瓜對土地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只要前作不是瓜類的就可以種植。

  整地播種由於夏季雨水多,夏絲瓜整地要深溝高畦;畦溝寬1.6米,畦面寬1.2米。夏季溫度高,出苗快,一般直播就可以,播種前浸種3~4個小時或浸種後催芽24小時再播。單行雙株,穴距30~40公分,每穴放3~4粒種子,蓋土1.5公分,蓋上紗網,淋水。出苗後,每穴留苗2株。

  肥水管理夏絲瓜苗期淋糞水2~3次,初花期重施追肥,每畝施50公斤複合肥或50公斤花生麩,每採收2~3次,再追肥一次,每次用複合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鉀肥5公斤。夏絲瓜苗期水分不能太多,太多了不利於根系生長。抽蔓開花期需水較多,晴天要早晚淋水,採收期除淋水外,溝內要保留10~20公分的水層,雨天要及時排水。

  田間管理插竹引蔓。當蔓長30公分時可插竹,插人字架。插架後,不要馬上引蔓,要適當窩藤、壓蔓,有雌花出現時再向上引蔓,並使蔓均勻分佈。吊瓜。絲瓜彎曲時,要吊瓜,用小包裝繩一頭綁瓜蒂,一頭綁一小石塊,把瓜拉直,一般摘瓜後2~3天進行。搞除老葉。夏絲瓜採收後期,下面的病葉、老葉影響通風,又易傳播病害,要及時摘除。

  及時採收夏絲瓜從種到初收35~45天,採收期50~60天,自花開放到採收商品瓜約10~12天,採收要及時。

  絲瓜的食用功效

  絲瓜味甘、性涼,入肝、胃經;

  具有消熱化痰,涼血解毒,解暑除煩,通經活絡、祛風的功效;

  用於治療熱病身熱煩渴、痰喘咳嗽、腸風痔漏、崩漏、帶下、血淋、療瘡癰腫、婦女乳汁不下等病症。

  絲瓜絡味甘、性平,通行十二經,可通絡活絡,清熱化痰。

  貼士

  將新鮮絲瓜去皮後壓出瓜汁,與等量蜂蜜混勻。取少量塗在臉上10-15分鐘,用溫水洗淨,常敷有潔膚去皺之功效。

  絲瓜的簡介

  別名:天絲瓜、天羅、蜜瓜、布瓜、天吊瓜、純陽瓜、倒陽菜、水瓜、絮瓜、縑瓜、蠻瓜、綿瓜

  禁忌人群:孕婦、體虛內寒、腹瀉者慎食。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月經不調者,身體疲乏、痰喘咳嗽、產後乳汁不通的婦女。

  基本介紹:絲瓜為葫蘆科攀援草本植物,以成熟果實、果絡、葉、藤、根及種子入藥。它起源於熱帶亞洲,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另有一說,原產印度***。大約在宋朝時傳入中國,成為人們常吃。的蔬菜。目前,供蔬菜用的絲瓜主要有兩種,即普通絲瓜和有稜絲瓜。前者大江南北均有栽培,後者主要在華南栽培。絲瓜的藥用價值很高,全身都可入。絲瓜所含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所含皁甙類物質、絲瓜苦味質、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擾素等特殊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成熟時裡面的網狀纖維稱絲瓜絡,可代替海綿用作洗刷灶具及傢俱;還可供藥用,有清涼、利尿、活血、通經、解毒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