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雜文欣賞
中國有著悠久深厚的雜文寫作傳統。在雜文作品繁榮的今天,繼續研究雜文的文體流變、審美特徵以及雜文的幽默、諷刺藝術,對於豐富雜文理論是有意義的。關於遊記的雜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希望大家喜歡。
篇1:讓生命之花綻放
提起人生,我們總會說不易。談起生活,我們總會說艱辛。這好像在古今中外上下幾千年中已達成了共識。好多時候忙碌紛亂的生活似乎掩埋了前行的初衷,以至於我們覺得自己被磨礪的已經面目全非。步履匆匆也似乎並非內心渴望,好多時候我們遺憾奮力前行而遺誤了沿途的風光,在遺憾中滿身疲憊覺得自己很累。我們期盼吉祥如意、幸福安寧、健康無憂、成功奪目……可生命中太多的滄桑悲苦、陰差陽錯、迫不得已、事與願違……沉重著每一個前進的步伐,以至於前進的方向也顯得太迷茫。但不管怎樣困頓,都不可以荒涼!無論生活多麼晦暗,命運多麼不公,那些堅強的存活、頑強的抗爭、不渝的愛戀、誠摯的守候、無私的奉獻、卑微的渴望……無一不讓柔軟著我們的心絃,也啟迪著我們不必怨天尤人,不必奢望太多。也許,我們所擁有的,有些不幸兒終生都無法企及。所以,用心擁抱每一個朝暉夕陰與陰晴圓缺,不必抱怨,不必哀嘆,坦然面對生命裡的一切遇見,在自己的人生檔案裡寫下陽光無憾的華章。
時光的隧道無涯,但於我們只吝一生,正因短暫,才顯得可貴,容不得揮霍與浪費。所以更需認真存活,更需以飽滿昂揚的姿態讓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精彩度過。雖說生前無論怎樣高貴與卑微,終了難免埋於三尺土,化作一堆塵。但這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有生之年時光流轉的過程之間,而並非黃土掩埋後結局一致的陵園青冢。司馬遷早就告訴我們有如鴻毛泰山般輕重不同的生命意義,所以,既然開啟生命的航船,就應該奮力向前搏擊風浪還生命以厚重!只有努力過,才會知道自己的天空有多高。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感謝我們生活在這個各顯其能、張揚個性的時代,把亮點放大到極致將是對自己能力的最高認可和對自己生命的最好負責。嬌花只開一季卻留有芬芳。雄鷹苦苦磨礪終得蛻變舒展雙翅搏擊萬里長空。活著,總該給這寶貴的生命留下點斑斕色彩,總不能兩手空空蒼白的離開這個世界。既然來過,就要綻放!就要奮飛!哪怕沒有鮮花、掌聲、甚至觀眾。這生命的意義將融匯在奮鬥的時光裡。
卑微的生活讓我們覺得遠大的理想與現實是那麼的格格不入,大世界小人物的自己也顯得是那麼的平庸。在千頭萬緒的生活中我們也許碌碌無為,生活在油鹽醬醋中平淡度過,青春在瑣碎無華中日漸蹉跎。也許,我們為流逝的歲月心有不甘,也許為無為的年華痛心嘆惋,這其中自有道不清說不明的理所當然與情非得已。但絕不能丟掉生命背後的高貴,給自己一個有意義的生活去充實每一天:在瑣碎的生活中享受親情的溫馨,白髮雙親、知心伴侶、懷中嬌兒都是我們貼心的溫暖;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自主創業、穩固上班、打工拼搏這些主流的生活都是成就自己的舞臺。也許,這個舞臺並不華麗,但它卻會讓我們的生活在平凡中匆忙而豐盈;給自己一個踮起腳尖來能夠得到的目標,不讓光陰虛度,也不讓生命頹廢,更不許年華悔恨,把生命交給每一個平凡而充實的時光。或許,生命的意義就在這充實的光陰裡。
生活裡的一切美好將是我們奮力向前的不竭源泉。無論何時何地,心底純粹總會擁抱一切美好,在心海里會泛起希望的漣漪。讓我們浮一抹微笑經百年滄桑,守一份純真喚世態溫情,留一瞬清眸看世界間永珍。心中有風景,歲月不荒涼。讓我們用心去發現生活裡的一切美好:歲月靜好惜太平,湖月相映唱和諧,大漠孤煙抒寥闊,捨身奉獻啟大愛,舐犢深情喚感恩,生死相依念痴絕,高山流水覓知音……再沉重的紅塵牽絆也敵不過這諸多的厚意眷戀。相信這份美好會讓時光繾綣成畫,把歲月揮灑成歌!這個世界總有人需要救助,總有人需要鼓勵,總有人需要安慰……讓我們用純潔的心靈去感受一切的美好,用愛心去溫暖身邊的一切孤單與無助,讓平凡的生活絕不喪失雨霽雲開的希望,讓生命的意義在這充滿溫情的河流裡徜徉。即使前途未知,也會在旅途中把自己演繹成無可替代的溫暖風景。
篇2:四季中徑自盛放凋零
對看過的一幅漫畫念念不忘,白衣黑裙的少女面對著色彩奇異而陰暗的未知力量閉上眼睛,在靜謐的異世界裡溫柔地完成這個奇妙的親吻。
下面有對它的評價“偏偏是黑暗可怕的存在,卻能讓整個畫面充滿無法言說的溫柔,就像在暗色籠罩下,總有一脈清流如同銀河閃爍而過。”
多像《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雖然之前看到豆瓣上的評分很高,但剛開始看覺得畫風實在是有些奇怪,過分的飽和度,太濃郁的色彩,表演形式誇張……推動劇情的大量歌曲更是讓它被劃分到歌舞劇的類別。
難免有些失望,覺得沒有達到期望值。想還是繼續看下去吧,起碼找到哪怕小小的一處閃光點,證明它為什麼會有高評分。
結果到了最後,螢幕前握著紙巾的我,心中暗暗反覆著“再看一遍”這個念頭。
因為就在這兩個多小時裡,表演誇張已經變成了富有戲劇性,歌舞類別是完美詮釋劇情的表現形式……
總覺得,電影真的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存在。它把影象、語言、音樂、文字等等結合在一起。再加上多少擁有“不瘋魔不成活”信仰,與藝術執著共舞的人來為之傾盡心血。然後才會有順著契機迸發的靈感洪流,在不眠不休的傾訴慾望中,放棄瞭解讀,執著地渴求懂得。
所以很多電影是可以看很多遍的,在每個年齡段,在各種際遇後,得到不同側重的解讀。
影片的一開始,松子就已經死去了。與之關係並不融洽的弟弟在取回骨灰後,將打掃松子生前居住房屋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而這個被自己弟弟毫不留情面地形容為“總之是個沒用的人呢”的女子的形象,也在不停的倒敘、插敘裡變得飽滿起來。
我們就好像真的陪著她走過了一生。年幼的時候,梳著短髮,穿紅色的裙子和小皮鞋。當老師的時候,留著捲髮,穿得體的正裝。做洗浴女郎時,有膨脹的捲髮,打扮得豔麗俗氣……但是在我看來她有最美的兩個時刻,一個是在出獄的時候,自己剪了短髮,唱著《What is a Life》,在櫻花盛放中步履輕快,心中盛滿對未來美好可能性的期盼,那也是支撐她在監獄裡保持鬥志昂揚的唯一信念。另一個場景是她去接阿龍出獄,穿著白色的大衣,手持一束鮮花,眼睛裡是亮晶晶的期盼。她就站在一片白雪皚皚裡,笑容甜美。
花瓣和雪花都能作為最高的恩賜,漂滿世界上一切乾淨與不乾淨的地方。而在這時,卑微渺小與偉大壯闊的界限已經不那麼分明。只剩下飽含原始力量的、對愛的渴望燃燒出火焰,灼傷雙目,燃盡無常,將在夾縫中,在灰敗中游蕩過的人生照亮。
下一頁更多遊記雜文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