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雜文欣賞

  雜文是知識分子藉助報刊剖析社會頑疾、言說思想、獨立批判的一種寫作方式。只有敢為民發聲的才是真正的雜文。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希望大家喜歡。

  篇1:無法改變就順其自然

  現在的這個社會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有時候因為一點的失誤就會踉成大錯,亦成為終身的遺憾,也有一些事情讓我們無法接受,總是沉浸在回憶當中。

  人生就是在起起落落當中,讓我們懂得人生的不易,讓我們解讀人生的意義。

  有些事既然是我們不能改變的,那我們何必不順其自然,就像在我們生活中,遇到一些瑣屑的事,你越是在乎,在意,它就越得意,變本加厲。

  生活中免不了勾心鬥角,越是繁華的地帶,越讓人淪陷。

  雖然我們身邊時刻都在發生著以此類推的事情,但有的人卻不敢屈辱,抗拒,越抗拒他本身的抵抗力就越弱,最後遍體鱗傷,有時候,選擇不再在意太多,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無上的止境,也是一種最大的釋懷。

  雖然我們做不到海納百川的胸襟,但我們起碼要做到心靜自然涼,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樣的人生態度。

  舉個例子,在我上學的時候,班長這個職責是最惹人厭也是最惹人喜的角色,有時候會得到大家的好評,則有時會是人人口中的笑者。

  記得在我所在的班級,我們班換了好幾位班長,由於大家都是四方各地來的,群聚在一起,實屬緣分,難得可貴,但有的同學卻不珍惜,總是挑事,就像社會上的小混混一樣,分幫分派,我們班甘肅人佔得比例較大,新疆本地的中比,其他的的都差不多各佔一半,而我們競選班長的時候,好多人都投了甘肅這邊的班長,由於比例懸殊,他們不得不承認。但好景不長,經過一週之後,我們班總是鬧事,三天兩頭鬧到學生科,本來還算和諧的班級,越來越亂,班主任總是被院長批評,院長說要給我們換班主任,換班長。

  他們都說班長偏心甘肅這邊的,但甘肅這邊的卻說班長偏心他們那邊的,搞得班長一個頭兩個大,怎麼解釋都是徒勞的。

  心裡諮詢師***班級所產生的原因的時候,他對我們班長說了一句話,班長沒有說,後來漸漸發現,我們的這個班級的狀況有所好轉。一個好的學習範圍是我們成長學習的主要關鍵,但但發現我們班的同學之間的話題少了好多,臉同學之間最基本的打招呼禮儀都不復存在,即使是客套的話也不曾說,上課上自習的時候,整個班級靜的可怕,下課之後各幹各的事,其他班級的班主任都說我們這個班的同學好乖,我們有個好班長和好班主任,但是,我感覺,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井水不犯河水,可是我們這是一個班級啊,班長整天愁眉苦臉,班主任笑兮兮的,眉開眼笑,班裡的同學臉上沒有過多的表情,儼如雕像一樣,永遠是哪一種表情,同學之間的友誼不就是一起打打鬧鬧的才摩擦出來的友誼嗎?這樣的境況,怎麼產生友誼,只會把同學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篇2:珍惜現在進行時

  每天習慣性的閱覽每天發生的新聞,最關注社會新聞這個欄目,因為這個欄目是我們身邊所發生的新聞,當我在瀏覽的時候,看到一篇親情新聞的時候,眼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在京打工姑娘震後回家尋親,爺爺已不認人》文中的戚忠翠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忽看到雲南老家地震,她當時就怔住了,立刻定了北京到昆明的機票前往老家,本來打算先去找媽媽,但去昭通的大巴停運了,路途遙遠,此時,一個救援隊的人成了她的希望的救星,在他看到眼前人的時候,她的心痛了,看著在眼前消瘦的如枯樹枝一樣的臉頰,臉色變得陰沉下來,眼神黯淡,就像晴朗的天空忽然被烏雲遮住陽光,,她整個人都蒙上了一層憂鬱的面紗,心裡面無限傷痛,便詢問奶奶怎麼不在爺爺身邊。

  這場地震帶走了奶奶,傷了爺爺,爺爺經歷了和老伴的傷痛離別,已變得神志不清,爺爺的眼神已經定格在失去老伴的那一剎那,他已不認得眼前的人是自己的孫女,他的孫女回來看他老人家了。

  戚忠翠呼喊著爺爺,久久得不到迴應,但看到老人家的眼淚順著臉頰淌下來,她默默著擦去爺爺眼角臉頰的淚滴,爺爺的雙眼朦朧。

  看著爺爺一個人,反覆的啃著已經被他吃完的玉米棒,抓著爺爺乾瘦如柴的手,想通過奶奶刺激爺爺醒過來,但爺爺卻無動於衷,最裡面默默地嘟囔著什麼,老人家的眼來卻順著臉頰流了下來。戚忠翠看這個眼前的爺爺,想起了小時候奶奶對她的呵護和關心,每逢自己回家,奶奶總是拉著給她做好吃的,但此時只有傷痛的回憶。

  沒過多久,爺爺撐著柺杖,一步一步蹣跚的走向已是廢墟的家中,在經過廢墟的家中,爺爺突然攤到,戚忠翠趕緊攙扶住。爺爺爬上倒塌的房子,似乎在尋找著什麼。看著眼前的廢墟,過去的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奶奶慈祥的笑容也不再現。

  看著文中的戚忠翠,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想起了遠方的家人,記得爺爺在世的時候,對我們姐弟幾個特別照顧,奶奶去世的早,沒有見過奶奶,小時候一直在爺爺的照顧下成長。記得爺爺老是說我是爸爸從外面抱回來得,我總是和爺爺鬧著玩,但現在,想和爺爺一起鬧著玩的時候,時光的無情讓我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爺爺逝世的時候是大年過後的初五,記得爺爺逝世的前一天,他把我們所有子孫叫到土坑前,給我們一人給了十元的壓歲錢,讓我們以後要好好地孝順爸爸媽媽,不能和他們置氣。初五的晚上,我在家裡寫作業,就聽到外面的哭聲,爺爺逝世了,聽五叔叔說,爺爺走的時候很安詳,靜靜的躺在土炕上,穿著整齊,面目安詳。

  大人們都說,這是爺爺留給我們最後的禮物,他老人家去了一個很安靜的世界。

  小時候,不懂得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愫,長大了才明白,生離死別是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

  地震無情,人間有情,天災難免,但真情在。雖然人們都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只有經歷了生離死別和人生中的逆境,才能使一個人成長,懂得珍惜。但是我想說的是,不管你經歷什麼,如果一個人不懂得珍惜,不管經歷什麼樣的狀況,都不會懂得“情。”我們都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樂,雖然只是短暫的邂逅,但我們懂得珍惜,便是幸福。

  篇3:只有努力才會有收穫

  在現實社會中,可能有些生活上比較艱難不如意的人,他們的世界成天被抱怨、痛恨、敵視等不良念頭佔據著。他們認為這個社會對自己不公平,或者是所在公司老闆對自己不器重,或者是自己的父母無權又無勢,沒有辦法給他們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他們卻沒有想過主觀上的原因。其實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原因,只是,人們總是難以意識到這一點。沒有也不願意去仔細想想自己生活得這樣糟糕,和自己主觀上有什麼關係,也不去想想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辦。

  事實上,那些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命運的,都是積極奮勇努力的人。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出生,但我們卻能決定自己將來的一生。奮勇努力的人,手上都握著通往好運的金鑰匙。面對挫折、不幸,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反思,然後積極努力。 當你走在一條陌生的道路上,你要走你認為對的路。因為路是由自己選擇的的。只有走下去才知道他正確不正確。誰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但只有行動才能決定下一秒你的未來。勇敢地去設想自己的目標,才能夠勇敢地去實現!

  不幸終究會過去,沒有任何人能說不幸會一直停留而不離去。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心存樂觀,預見到前面的光明前途,千萬不可輕易灰心和放棄”一句話:“幸運之人必有過人之處,可憐之人必然有他本身的問題。”

  有一天,當我們驀然回首的時候,往事已成雲煙。但我相信,曾經的那份堅持一定會讓我們瞬間感到滌淨心靈。心中會有一個聲音在默默地告訴自己:我曾來過這個世界,青春沒有虛度,人生路上印有我的足跡。持續不斷,堅定向前,只有不斷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個真正聰明人。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稟性和天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實現人生價值的切入點。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稟賦發展自己,不斷地超越心靈的絆馬索,你就不會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太陽,而湮沒在他人的光輝裡。

  

1.雜文免費閱讀

2.寫得好的雜文和隨筆

3.雜文經典欣賞

4.閱讀雜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