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在哪裡

  國立歷史博物館就位於南海學園,它是一座除臺北故宮博物院之外,國立歷史博物館以收藏、展示中原文物為主的公立博物館。綠瓦白牆紅柱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建築,揉合了明清風格,典雅瑰麗。這裡也和故宮博物館相同,都是收藏中原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要的是接收原河南博物館的文物和日本戰後所歸還的文物。

  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位於臺北市南海學園文教勝區。東接臺灣藝術教育館、臺灣科學教育館及教育資料館,西鄰臺 灣省林業試驗所,館前與建國中學隔街遙望,館後自植物園荷池環繞,終年遊客不絕,而其天成氣韻與如 畫美景,更為他處所不及。 博物館重視學術地位的提升和研究人員的專業培養,加強研究系列專書與推廣普及教育刊物之出版,以充分發揮博物館社教之功能。此外,並積極倡導現代管理,整建庭園館舍,使其益趨精緻,且規劃建立各項制度,加強與歐、亞、非、美各國一流博物館相互合作。

  特色

  國立歷史博物館是個綠瓦紅牆的建築物,標準的清朝風格,沒有瑰麗的裝飾,樸素的風格,國立歷史博物館正顯示了博物館的幽雅。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館藏有五萬多件,上從殷商時期下至民國,可以說是貫了中國大半個歷史,國立歷史博物館中收藏近5萬件,主要來自河南博物館遷臺文物及日本戰後歸還的古物為主。包括安陽出土的銅器;洛陽出土的先秦繩紋陶;六朝的唐三彩等。其中包括有青銅器、銅器、玉器、陶器、書畫、宗教文物和民俗文物等,可以說是非常的難人可貴。

  國立歷史博物館在政府機構和私人收藏家的娟曾下,使得該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展品更為充實。除了這些展示品之外,這裡還有一處吸引人們長駐的地方,那就是四樓後頭的景觀休憩區,這裡不只是個賞景,也是個品茗的好去處,座在窗櫺旁,一大片的荷花就在眼前,一陣陣的茶香,那可真是人間的一大享受,而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舍外頭,還有露天的咖啡座,這一切可以說是風雅極了。想享受一個休閒且又有知性的下午,這裡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現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八萬餘件,以出土文物為主,包括陶器、銅器、玉器、甲骨文、錢幣、袍服等類,均為1956年以來**部門及社會各界捐贈。

  以歷史文物儲存、展示與介紹,儘量發揮現代的藝術文物,將歷史文物宣揚到海外,吸收世界各國古今的文化藝術並加以介紹為宗旨。

  設有固定性館藏展覽、特展、一般性書畫及其它展覽,國內外巡迴展覽,並設有機場畫廊。

  曾任館長有包遵彭、何浩天等。 現任館長為黃光男。

  交通指南

  搭聯營公車1、204、268路等,在建國中學、植物園等站下車即抵。

  1.公交車:1、204、630於「建國中學」站下車;5、38、227、241、243、235、295於「南昌路」站下車;羅斯福路各線路公車於「南門市場」站下車亦可。

  2.捷運1.捷運至「中正紀念堂」站下車,由1、2號出口後,往回走至南海路口,沿南海路步行約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