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歷史博物館在哪裡

  寶雞市歷史博物館,設在當地的道教名觀金臺觀內。館內主要陳列周原、雍城、陳倉、平陽、千陽等遺址出土的周秦歷史文物,歷述了寶雞市及所轄地區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變遷和歷史地位,其是館內珍藏的西周早期青銅器,品位頗高。

  基本介紹

  歷史博物館位於寶雞市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

  館區佔地 65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平方米。館藏文物多達 37000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 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

  基本介紹

  館內第一部分為原始社會展,集中了當地發現的20多處原始文化遺址的文物精品。其中以距今7000年前的北首嶺遺址最引人矚目。館內第二部分反映周王朝早期發展的歷史,集中展示了周原遺址出土的青銅器。

  館內第三部分對秦人的早期活動作了生動的介紹。館內珍藏有秦文公時代的石鼓***複製品***和陳倉城遺址出土文物。另外,鳳翔秦都雍城遺址出土的部分文物也在這裡展出。寶雞博物館所處之地還是寶雞八景之一“金間流霞”的觀覽處。每當旭日東昇,或夕陽西下之際,那黃琉璃瓦覆蓋的大屋頂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令人目眩神搖。

  延伸閱讀

  我國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具,不單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時也是宗廟中的禮器。青銅器的數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銅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顯示出權力的等級。青銅器中,最重要的器類就是鼎。遠古的青銅器可以分為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四大類。食器中包括鼎、鬲等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禮器。西周中晚期我國形成了列鼎制度,據《春秋公羊傳》記載,天子用9鼎,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青銅鼎隨著時代的發展,形制也在發生變化。商代早期多為圓腹尖足,也有方鼎。到了中期出現了扁足鼎等等。商代晚期尖足鼎逐漸減少,圓腹柱足鼎開始居多,鬲鼎逐漸多了起來。鬲屬於鼎的一類。《爾雅》記載“鼎之款足者,謂之鬲”。

  甘肅武威市發現一罕見大型早期青銅器

  甘肅省武威市不久前出土的罕見大型青銅器日前經甘肅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鑑定,為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銅鍑,可能是北方遊牧民族鑄造的一種炊具。

  這一青銅鍑是迄今在甘肅境內發現的器型最大的早期青銅器。今年4月27日,武威市張義鎮一農民推地時發現了這一青銅鍑,其外形似一個放大的高腳杯,圈足,弧腹,腹肩部位均勻分佈著3只“虎耳”,腹的下部也分佈有4個環扣。青銅鍑口徑為0.87米,腹圍3.42米,總高度1.18米,其中底部喇叭形圈足的高度為0.17米,直徑為0.38米,重達150多公斤。甘肅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出具的《鑑定意見》說,青銅鍑具有“單純而強烈的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特點,耳的虎形是典型阿爾泰、鄂爾多斯樣式,腹形、環紐也是戰國中晚期特有和多見的形式”。

  結合出土地背景,專家認為這一青銅鍑可能是戰國至西漢初,遊牧於河西和武威一帶的匈奴王公貴族御用之物。史載匈奴右部有休屠、昆邪諸部,其中休屠居武威姑臧,而這一青銅鍑的出土地就在姑臧南不遠處。

  專家介紹,根據器物上的煙炱和腹內壁似脂肪類的垢物來推斷,這一青銅器物可能是用來熬煮牛羊的炊具,操作時可用吊鏈懸系,也可用石塊支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