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技巧

  高效的課堂可以讓孩子迅速吸收課堂知識,會對數學產生興趣,所謂“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課堂也是老師教育的主陣地,老師是老師該如何通過課堂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小編整理了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技巧,學生、家長、老師都適用。

  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一、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之一,有了興趣就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創設情境就是眾多方法中的一條有效途徑.數學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其實很多害怕數學、厭學數學的學生都是因為數學枯燥無味,認為數學就是機械的記憶公式、定理、解題規律等,要搞題海戰術.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在數學課堂中融入學生熟悉的生活知識,使數學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具體,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作用與意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入高一學習的第一節內容集合部分,集合作為一個抽象概念,如何讓學生去認知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了,可以這樣引入.我們常說的“玉米”“涼粉”“鋼絲”“果粉”是怎樣的一些人的群體?

  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一些話題,馬上就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在回答中很自然地體會了“集合”這樣一個抽象概念.課堂教學中藉助激情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推理與證明”時,可以問學生:想當偵探嗎?學生開始會感到疑惑不解,但很快就會興奮起來說想.教師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激情的語言引入教學內容:從現在開始,我教大家一個快速成為偵探的方法,要成為優秀的偵探,就要先學會推理.這節課很是枯燥,加入了偵探的例子,內容就會變得靈活起來,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二、優化課堂提問

  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是重要教學手段,又是教學藝術,它是聯絡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的紐帶,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是檢驗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數學課堂提問運用得當能優化課堂結構,開啟學生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數學課堂提問要有明確的目標.設計課堂提問時要抓住教學重難點,弄清楚提問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如教學“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時,教師設計問題: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有什麼意義?

  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能應用這個定理?我們應用這個定理時需要注意什麼?這些問題主要是檢查教學效果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的.其次,數學課堂提問要注重梯度.教師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學生思維發展規律,問題要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加深學生的認識.如教學“函式的概念”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三個例子設計問題:這些例子是否確定了函式關係?能說說理由嗎?如何用集合的觀點表述函式的概念?你認為對一個函式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富有啟發性與層次性,能使學生理解函式概念,發展學生的思維.再次,數學課堂提問要注重藝術性.如把握提問的時機,一般來說在學生新舊知識發生衝突、受原有知識影響無法實現知識遷移、教材的重難點處、思維僵化時提問;確定提問物件時應遵循普遍性原則,讓全體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同時注意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維空間和時間,等學生都思考後再指名回答,這樣才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

  問題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靈魂

  “問題”是數學的靈魂。教師課前應當充分預設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引領性問題,並根據學生在課堂上不斷生成的新問題調整、重組,靈活機動地組織教學。其中教師的課堂提問尤顯重要,它能開啟學生求知的天窗。但是在數學課堂上問什麼?如何問?我個人的看法是:問題需要在關鍵處發問點撥。

  也就是說問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說出他們的思維過程,換句話說是看學生思維背後的東西。切忌華而不實的提問,如“是不是”、“有沒有”,聽起來熱鬧,實際上學生並沒怎麼思維,達不到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

  如函式概念的學習,我們的複習回顧一般有兩種提問方式:一種是提問學生“我們學過的函式有哪些”,另一種是提問學生“生活中的函式有哪些?舉例說明”。顯然,第一種比較膚淺,學生不需怎麼思維;要想回答第二種,學生得進行大量思維,考慮舉的例子是否是函式,進而達到理解函式實質的目的。

  數學課堂提問還有許多具體的方式、方法,有待於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探討、運用。好的提問,能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啟用學生的思維;好的提問,需要我們教師要做有心人,問題要設在重點處、關鍵處、疑難處。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每一根神經,就能極大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優化數學課堂結構

  1教師從思想深處切實轉變教學觀念,轉換課堂角色。教師要深入研究課程標準,熟知教學要點難點,圍繞課堂學習目標組織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探究、總結、遷移、拓展,整個課堂交給學生,把教師教變成學生學,看似形散而神聚。學生討論不到位的問題,教師一定要講深講透,不要丟掉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和指導學生應考的寶貴經驗傳授。這樣把開放課堂後,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擔心學生學不會的問題通過教師的周密準備轉化為如何設計、啟發、引導學生學會上動腦子。由原來的“主演”轉化為“主導”,放手發動學生,發展學生。

  2找準切入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分組合作探究式的數學課堂,怎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讓課堂真正活起來,學生動起來,是我們一直探索的問題。經過實踐與研究,我們發現數學課的最佳突破口就是學案設計,讓學生有一定的知識準備,先實踐體會,做預習學案,做題,有了感知才有處交流,因此必須用好導學案,用雙色筆標記、整理、質疑,再小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展示。

  3課堂基本結構。①分組排位:六人一組,由班主任協同各科教師根據成績分期統一安排,合理搭配,每小組安排每科都有優秀同學和相對弱科同學,組成互幫對子,互相檢查,互相幫助。選好小組長,培養好小組長,使本組形成一個強大的合作團體,監督和管理本小組,組織討論、發言、展示等。②展示平臺及方式:以前後黑板和每班的兩塊黑板為展示平臺,還可使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方式可口頭、可書面,要求語言簡潔、邏輯性強、見解深刻,能分析、講解、點評和總結。③做預習學案,寫好預習筆記:每位同學集中精力用雙色筆緊扣學習目標,做好預習。教師板書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學什麼,把握哪些知識點,達到什麼目標。④小組分擔展示內容剖例探法,組內討論交流,準備好展示的要點方法、思維難點、易錯點、一題多解,指定中心發言人,學生講析。⑤分組展示講析,點評質疑,此環節要限時高效,爭問搶答,聲音洪亮,記錄規範。⑥師生總結、清理、提升、系統,形成規律、能力。⑦練習、鞏固,達標反思特別注意當堂檢測多用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