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腸脹氣什麼原因

         腸脹氣,屬於胃腸脹氣,或胃腸道脹氣,這是人們對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系列症狀的總稱,消化不良多表現為飯後腹部疼痛或不適,常伴有噁心、噯氣、打嗝、肚子脹等。其中,噯氣、腹脹、腹痛、排氣過多、打嗝等多被認為是胃腸道脹氣。胃腸道的氣體經口排出為噯氣,經肛門排出為排氣,還有一部分可被腸壁吸收。正常成人每天胃腸道瀦留氣體量增多時,就會有脹氣感。長期的消化不良還會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消化不良只是臨床上的表現,需與早期胃癌、胰、膽、肝臟疾病相鑑別,所以消化不良患者應及早就醫。

胃腸脹氣的原因

        導致胃腸脹氣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病理性原因之外,生活習慣等原因也非常關鍵。英國《每日郵報》8月16日最新刊登專家文章,總結出令人吃驚的胃腸突發脹氣的5大另類理由。

        1. 反覆加熱食物:倫敦註冊營養師露西·丹尼爾斯表示,反覆加熱麵食、米飯和土豆等食物,容易破壞其中的分子結構,形成難以消化的抗性澱粉,導致胃腸脹氣。

        2. 激素水平波動:倫敦婦產科專家蕾拉·哈娜表示,很多女性經期胃腸脹氣,其原因是孕酮激素水平升高,導致腹部及腸道肌肉鬆弛,建議多攝入膳食纖維。

        3. 嚼口香糖:曼徹斯特大學的胃腸病學專家彼得·霍韋爾教授表示,與吃飯過快一樣,嚼口香糖也會吞下更多空氣,增加胃腸脹氣的風險。含有山梨醇或木糖醇的口香糖會導致脹氣危險翻倍。

        4. 抗生素:過敏與腸易激綜合徵專家瑪麗安·威廉姆斯表示,服用抗生素可能會擾亂腸道菌群平衡,導致壞細菌過量繁殖。腸道缺少好細菌,就更容易發生脹氣。補充雙歧桿菌具有緩解作用。

        5. 壓力大:霍韋爾教授表示,焦慮和壓力會加重脹氣。

胃腸脹氣的緩解方法與治療方法

***一***  緩解方法

        多餐少食,定時定量:不論生活有多麼的忙碌,在飲食上所花費的時間都是不可以改變的,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定時定量的吃飯,不要出現暴飲暴食的情況,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可以在上午以及下午的時候進行一次加餐,但是每餐吃的食物都不要過多,在吃的食物方面也要注意食物的營養,少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保持舒暢的心情:每天都要有一個好心情,才能有一個好身體,不論自己有多忙,每天保持微笑,有一個良好的心情,舒暢的心理是實現一個健康的身體的前提條件。

***二***  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適當用藥:

        ①出現腹瀉、腹脹,最簡單的辦法是立即吞服0。3克或0。5克的藥用炭片3~5片,因為活性炭既能止瀉,又能有效地吸收過多氣體,迅速消除脹氣。但必須注意,切勿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因為炭片也會吸附藥物成分而使藥效降低。此外,炭片不宜經常使用,因為它還會吸收有用的營養 素。

        ②在消化不良脹氣時,可常服些嗜酸菌製劑如酵母片等。

        ③脹氣難受時,可在中藥房買十香丸,每次服3~9克,日服1或2次,連服3~7天。溼重苔膩、食積不化的腹中脹氣,可口服白蔻調中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連服3~7天。

以下幾類藥物對減輕胃腸道脹氣有較好效果:

        一、促胃腸動力藥,如嗎丁啉,能加強食物從胃內排空,減輕胃脹。

        二、微生態製劑,如培菲康、腸樂、整腸生等,可改善腸道菌群狀態而減輕腹脹***但勿與抗生素、吸附藥同時服用,以免影響療效***。

        三、餐前服用吸附氣體的藥物,如活性炭、西甲矽油等。

        四、複方消化酶製劑,如泌特***複方阿嗪米特腸溶片***,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藥物。它能補充酶,促進消化吸收,又能快速緩解腹脹症狀,是一種新型複方製劑。該藥含有的胰酶、纖維素酶可以幫助機體消化三大營養物質和含纖維素較多的粗糙食物,促進消化吸收,減少食物在腸內的腐敗產氣,改善消化不良症狀,緩解腹脹。

中醫辯治

        胃腸道脹氣不可小視,辨證施治才能確保有效治療。首先應注意排查甲狀腺功能低下、肝臟與胰腺疾病、糖尿病、小腸吸收不良甚至胃腸道腫瘤或梗阻等,也可能是大量吞氣造成的。如屬於上述疾病引起的腹脹,必須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其次應避免焦慮、煩躁等情緒,進食時應注意細嚼慢嚥,以減少噯氣的發生。避免或少食用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白菜、包菜、黑麥、椰子、無花果、桑葚、核桃、甘蔗等。少喝產氣飲料,不嚼口香糖、檳榔,戒菸。

        1. 寒熱錯雜型:在臨床上遇見的胃腸道脹氣患者最多的就是這一型。症狀:胃脘飽脹或腹部脹滿,午後、晚上較重,稍進食即覺脹滿;伴有口苦或口臭,或有噁心、噯氣,胃腹怕寒,欲進冷飲食而又不敢,大便不暢或便祕或便稀,或矢氣***放屁***較多;舌苔白膩或黃膩。治療:可用半夏瀉心湯加減,可以用舒肝理氣、和胃的中藥,治療這一型別的胃腸脹氣效果很好。

        2. 食積停滯型:症狀:腹滿脹痛,噯腐吞酸***打嗝酸腐臭味,吐酸水***,或厭聞食臭,或矢氣、大便臭如敗卵;舌苔厚膩,脈沉滑。治療:保和丸,是用扶正調胃散。

        3. 脾胃虛寒型:症狀:胃腹滿脹,時作時止,時輕時重,喜暖喜按,進熱飲、熱食則舒,神疲乏力,食慾不振;舌胖淡或有齒痕,苔薄白,脈遲。治療:理中湯或厚姜半甘蔘湯。

        4. 溼熱蘊結型:症狀:胃腹脹滿,噁心欲嘔,心中煩悶,口渴不欲多飲,時時汗出,大便溏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治療:扶正調胃散十號方。

        5. 實熱內結:腹滿持續,或腹部硬痛,或繞臍痛,大便祕結,手足汗出,潮熱譫語;脈沉實,或遲而有力,舌苔黃燥或焦裂起刺。治療:大承氣湯、扶正調胃散四號方。注意:有些急腹症***如腸梗阻***可見到本型症狀,需要迅速看急診或住院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