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腹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腹脹,病症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症狀。可以是一種主觀上的感覺,為什麼會經常腹脹,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經常腹脹的原因,希望對你有用。

  經常腹脹的原因

  一、食物發酵正常情況下,迴腸下端和升結腸有大量細菌存在。如果食糜在這段腸子裡,因某種原因停留時間過長,在細菌的作用下,可以引起食糜發酵,產生大量的氣體,引起腹脹。

  二、吸入空氣吃東西時因講話或飲食習慣不良吸入大量空氣,而引起腸脹氣。

  三、胃腸道中氣體吸收障礙正常情況下,腹腔內大部分氣體,經腸壁血管吸收後,由肺部呼吸排出體外。有些疾病,腸壁血液迴圈發生障礙,影響腸腔內氣體吸收,從而引起腹脹。

  四、胃腸道內氣體排出障礙因某些原因,腸蠕動功能減弱或消失,所以腸腔內的氣體排不出體外,因而引起腹脹。

  腹脹的分類

  一、氣滯作脹:患者自覺上腹部脹滿堵塞,連及肝區和後背,甚則因脹致痛,每因生氣或情志刺激誘發或加重,伴有煩躁易怒,噁心嘔吐,食少噯氣,甚至吞酸等。治以疏達肝氣、和胃降逆。

  二、脾虛腹脹:肝炎日久,長期食慾不振,食少腹脹,食後加重,伴有四肢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大便幹稀不調、小腹重墜、四肢不溫或有輕度水腫。治以健脾消脹、升清降濁。

  三、血瘀腹脹: 病人小腹部持續性脹滿,晝輕夜重,形體消瘦,面色蒼白,指甲青紫、微血管怒張,舌絳脈澀。查體可見肝脾腫大,腹壁靜脈曲張等。

  四、溼熱腹脹: 胃脘少腹脹滿,甚至滿腹脹,持續不能緩解,多吃油膩則更甚,伴有煩躁,口渴不想喝水,頭暈不清、噁心、厭油膩,大便粘滯不爽,放屁惡臭、小便黃赤等。治以利溼為主,兼以清熱、調腸理氣。

  另外還有脾胃虛寒腹脹、食積腹脹,臨床辯證應分清氣血虛實寒熱,不能一見腹脹就理氣,才能收到好的療效。

  腹脹的飲食禁忌

  番薯:又稱山芋、紅薯,雖有補中益氣的作用,但食之過多會引起腹脹或加重腹脹。正如《綱目拾遺》中指出:“中滿者不宜多食,能壅氣。”古人這一經驗得到今人認同,據研究,番薯中含有氣化酶,所以,吃多了會引起腹脹,故患有腹脹者應當忌之。

  糯米:能補中益氣,若製作成糯米糕則難以消化,凡腹脹之人應當忌之。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就指出:“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脘腹作脹的病人尤忌。

  蠶豆:性平,味甘,雖有補中益氣,健脾快胃的作用,但多食難以消化,在消化道中容易產生大量氣體,所以,《本經逢原》中早有告誡:“性滯,中氣虛者食之,令人腹脹。”現代研究證實:蠶豆中含有棉子糖和水蘇糖,腸道中不能產生分解這兩種糖的酶,這些糖通過腸道到結腸後,在結腸內受到梭狀芽孢桿菌屬的厭氧細菌使之發酵而導致腹脹多屁。

  菱角:生食能消暑解熱,除煩止渴,熟食則能益氣健脾,但腹脹之人皆當忌食。唐代食醫孟詵早就告誡:“菱實多食令人腹脹滿。”《本草衍義》認為這是由於“食生菱多則難化,是亦性冷。”

  栗子:能健脾養胃,但多食則難以消化,尤其是腹脹之人,當暫緩食之。唐。孟詵曾說:“栗子蒸炒食之令氣擁。”《本草衍義》也認為“生者難化,熟者滯氣隔食”。清。王孟英告誡“痞滿忌之”,凡腹脹之人,無論生慄或熟慄,均應忌食。

  牛奶:平時有腹脹不宜喝牛奶,腹脹雖不是牛奶引起,但飲用牛奶後會使這些症狀加劇。因此平時腹脹、多屁、腹痛與腹瀉的人不要喝牛奶。

  黃豆:凡腹脹之人,皆當忌食炒黃豆或煮黃豆。《本草綱目》中說:“多食壅氣”。《本草求真》亦云:“……若使多服不節,則必見有生痰壅氣動嗽之弊。”據研究,這是由於黃豆中含有棉子糖、鼠李糖等物質。即使是熟的豆製品也當忌食少食,否則不易消化,更加脘腹脹滿。

  芋頭:腹脹之人,暫不宜食。這是因為多食容易在腸內產生氣體,加劇腹脹。正如《本草衍義》所說:“多食滯氣困脾。”清。王孟英也告誡:“消渴宜餐,脹滿勿食。”

  蓮子:性平,味甘澀,蓮子生吃宜選擇鮮嫩者。《隨息居飲食譜》說:“鮮者甘平,幹者甘溫。”但多食傷脾胃,如《本草拾遺》中指出:“生則脹人腹。”凡中滿痞脹者忌食之,正如清。王孟英所言:“氣鬱痞脹,食不運化皆忌之。”

  龍眼:肉果肉甘甜,滋膩黏糯,食之不易消化,故腹脹之人應忌之。對此,《本草匯言》中就說:“甘溫而潤,恐有滯氣。”《藥品化義》也告誡:“甘甜助火,亦能作痛,中滿嘔吐及氣膈鬱結者,皆宜忌用。”

  砂糖:有赤砂糖與白砂糖之分,均屬甘甜之物,腹脹之人皆忌食之。正如《本草求真》所言:“味甘主緩、主壅,有戀膈脹滿之弊,此又不可不深思而熟察耳。”《本草從新》中又明確告誡:“中滿者勿服。”正因如此,凡腹脹患者對大棗、飴糖、蜂蜜、甘草等,也皆當忌食。

  黃芪:功在補氣,故氣虛者宜之,氣實者當忌。凡體質壯實的食積氣滯腹脹者,切忌服食。正如《醫學入門》所言“氣盛者禁用”。《本草經疏》也說:“胸膈氣悶,腸胃有積滯者勿用。”